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滚动双测卷(基础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滚动双测卷(基础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1 23: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滚动双测卷
一、单选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合成新材料 B.编写电脑程序
C.研发氢能源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大米发生霉变 B.冰雪融化 C.木材转变成木炭 D.葡萄酿成酒
3.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4.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许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D.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6.给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7.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添加酒精 D.熄灭酒精灯
8.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食醋除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擦酒精的办法给发热病人降温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纯碱发面蒸馒头
9.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 项 A B C D
方 案
结 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而焰心温度最高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A.A B.B C.C D.D
10.下列能说明镁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剧烈燃烧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二、填空题
11.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用________量出体积.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________,而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12.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被称物品放在________盘上,砝码放在________盘,先加________的砝码,后加________的砝码.它能准确称到________.易潮解的药品可放入________里称量.
13.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仪器和装置.
将下列操作还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种仪器(如图甲所示)用短线连接起来.
实验室制取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具有________的性质.图乙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端进人,该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 ..
14.请你指出如图实验操作的错误:
的错误是________;
的错误是________;
的错误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5.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个考题:①过滤;②氧气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明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的实验台前:
据上述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取液体并对其加热,一般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名称)、和.
以下是小明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分,实验完毕后小明得了分.请按要求完成下表:
失分操作的编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失分的原因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6.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品.让我们通过实验共同来探究它的组成及有关性质.
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蜡烛,把它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查阅资料后得知石蜡中含有碳等元素.为了验证石蜡中含有碳元素,你将进行怎样的实验操作?试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石蜡中有碳元素
我还能提出一个与蜡烛有关,需要再探究的新问题: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A、合成新材料,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错误。
B、编写电脑程序,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正确。
C、研发氢能源,属于开发新能源,可缓解化石能源的危机,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错误。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错误。故选B。
2.B
【解析】A、大米发生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木材转变成木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
3.C
【解析】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属于实验阶段所以该过程是设计实验过程,答案选C。
4.B
【解析】A、发展低碳经济,是研究一些含碳少的一些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A错误;
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是地理研究的内容,与化学无关,故B正确;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也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C错误;
D、药物保健品的研制也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D错误.
5.B
【解析】A、物质都是由许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B错误;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故C正确;D、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故D正确。故选B。
6.D
【解析】加热液体,应用较大容积的仪器,可选用烧杯。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除此之外还要用到酒精灯和铁架台。故选D。
7.D
【解析】A、酒精灯的外焰最高, 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错误,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错误,
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错误,
D、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正确,
故选D。
8.B
【解析】A、食醋与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因此食醋能除水垢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吸收热量,使病人体温降低,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纯碱显碱性,能中和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
9.D
【解析】A、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能检验氧气含量的多少;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B、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和蜡烛均具有可燃性,本实验无法证明白烟的成分,不能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C、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D、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故选D。
10.D
【解析】A、剧烈燃烧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B、发出耀眼的白光,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C、放出大量的热,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故错误;
D、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故正确。故选D。
11.量筒 在水平的桌面上 凹液面的最低处
【解析】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出体积,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要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
12.左 右 质量大 质量小 玻璃器皿
【解析】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g;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添加砝码时先用镊子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取下砝码时先取质量大的砝码后取质量小的砝码;注意:在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等大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片上称量;如果是易潮解的药品,则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13. 极难溶于水
【解析】(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烧杯在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以使其均匀受热;移动高温的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进行夹持。
(2)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求气体不易溶于水,所以可说明甲烷难溶于水;当图中装置内为空气时,从b端通入该气体,要将空气从a端排出。说明该气体进入瓶中会在上部聚集,将空气从下端排出,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该气体应为氢气,所以应选B。
14.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不能直接让鼻子靠近试剂瓶口 不能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B、不能直接让鼻子靠近试剂瓶口,否则易中毒;C、不能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否则会导致酒精流出着火。
15.胶头滴管 试管夹 取下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 收集气体验满时,木条要平放在集气瓶口. 瓶塞未倒立放在桌上 木条未放在瓶口
【解析】(1)在给液体加热时首先要有热源仪器,在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酒精灯,加热3mL液体,要选择容积小的容器,一般用试管,以及试管夹,量取需要用量筒,最后用胶头滴管添加;
(2)取下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收集气体验满时,木条要平放在集气瓶口。
16.蜡烛不溶于水 蜡烛的密度小于空气 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的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解析】(1)把蜡烛放入水中,漂浮于水面可以知道蜡烛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
(2)含有碳元素的可燃性物质在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将蜡烛点燃,然后将内壁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来观察现象即可;
(3)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可以做出判断,例如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为三层,哪层温度最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