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课后培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课后培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1 23: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
一、单选题
1.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葡萄糖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硝酸铵
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30℃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含甲物质60g
C.P点可以表示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升高温度(溶剂不蒸发)后,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4.向蒸馏水中加入NaOH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变小
B.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
C.b点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
D.c点时溶液的质量小于d点时溶液的质量
5.溶液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液中
B.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C.植物油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
D.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它有乳化功能
6.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a高于b,该物质是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氯化钠晶体 D.硝酸铵晶体
7.t°C时,欲使一接近饱和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②蒸发溶剂,③加水,④加入足量的溶质,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②
B.只有④
C.①②④
D.②④
8.将下列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与足量的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面酱 D.五香粉
9.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果酱
B.可口可乐
C.蒸馏水
D.牛奶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酒精 B.牛奶 C.糖水 D.稀饭
1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汽油 C.泥土 D.奶粉
12.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伊利纯牛奶 B.美汁源果粒橙
C.屈臣氏蒸馏水 D.百事可乐
13.如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
B.t1℃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降低温度可使 a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
14.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生理盐水的溶剂是______;
(2)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气体体积为5mL,则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约为______mL;
(3)下列关于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B.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就是硬水
C.消毒、杀菌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
15.一定温度下,一木块漂浮于盛有KNO3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一所示,当向水槽里的水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后(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二所以。由此判断:
(1)此时烧杯中的溶液时KNO3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在图二所示的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有______(填字母)。
a.溶液密度 b.溶剂质量 c.溶液温度
(3)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晶体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4)所加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
16.吃饭时,不小心新衣服上沾上了油污,你有什么办法清除掉油污,使衣服依旧亮丽如新?_________。
17.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_____。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加入_______g碳酸钠;升温至60 ℃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4)20 ℃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
18.我市园林博览苑中天沐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90℃以上,为天然海水温泉,泉水色带黄、味带咸,同时含有氡、锂、重碳酸盐及硅酸盐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1)海水温泉中含量最多阳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2)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
(3)温泉水中的“氡”、“锂”等指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4)t℃时,配制该温泉中的某重碳酸盐饱和溶液,所用该重碳酸盐和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t℃时该重碳酸盐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②b、c两点所表示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_____c(填“>”“=”或“<”)。
③将b点溶液变成c点溶液的方法是______。
三、简答题
19.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通过图一实验中的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写一点)
(2)图二实验中加入红墨水的作用是什么?
(3)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具有什么用途?(答一条)
20.某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对吗?说出理由。
21.请回忆“溶液”这个单元的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①______;②______。
(2)有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上部、下部的溶液密度相同,这是因为______
(3)将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通过加热和不断加入晶体,使其成为时的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冷却到原温度,此时溶液为_____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22.小辰探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她取一只烧杯倒入一定量的水,用药匙将食盐一点点撒入水中,仔细观察食盐的变化直到食盐在水中消失,用手摸摸烧杯的温度。
(1)对于食盐在水中不见了,小辰从微观角度进行了解释:______。
(2)如果把上述食盐水倒入瓶子里封存起来、放置1个月,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小辰的猜想:______(填“会”或“不会”),由此小辰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成?小辰的猜想:______(填“是”或“否”),由此小辰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4)通过触摸烧杯壁,小辰发现食盐溶于水之后的温度______。
(5)小辰若要用大粒盐制盐水,为使大粒盐尽快溶解,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方法一:______;方法二:______。
23.医院用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下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
[注意]使用前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破裂等均不可用。
[贮藏]密封保存。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____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______,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D
6.D
7.B
8.B
9.B
10.C
11.A
12.D
13.C
14.
(1)水
(2)10
(3)AD
15.
(1)饱和
(2)ac
(3)增多
(4)NH4NO3
16.使用少量汽油清洗油污(或把沾上油污的衣服放入溶有洗涤剂的水中清洗)
17.
(1)易溶
(2)先增大后减少
(3) 1.8; 有晶体析出
(4)A
18.
(1)Na+
(2)肥皂水
(3)元素
(4) 6 < 加入溶质
19.
(1)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合理即可)
(2)显色,利于观察现象
(3)医疗上用的注射液(或化学实验室用的溶液等)
20.错误,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均不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合理即可) 溶液具有均一性 饱和
22.食盐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不会 溶液具有稳定性 是 溶液具有均一性 没有明显变化 加热 搅拌
23.氯化钠(或) 不会 在常温、密封放置情况下,该氯化钠溶液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