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长恨歌》课件(55张PPT)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长恨歌》课件(55张PPT)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2 08:1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自己的切身体会
推测
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即在解说、欣赏诗歌时,应该注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地理解诗歌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理解词义、挖掘词句内涵、融入生活和体验。
以意逆志
1
理解词义
即理解古典诗歌中文辞的意义,以此作为
把握作品主旨及作者情感的突破口。既要理解
字义、词义,更要注意对其中常用词语的特
定含义的理解。
2
挖掘词句内涵
即理解古典诗歌时,从诗歌字面意义出发,
理解诗歌的“意象”和关键词(如诗眼、生动传
神的字、句子等),进一步探究和发掘诗句内
涵,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不望文生义。
3
融入生活和体验
即在理解古典诗歌时,把我们的主观感受、
生活体验融入其中,推测作者本意,从而理解
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有时甚至能生发新的旨
趣。
知人论世
1
探究作者的生平
鉴赏古典诗歌时,我们应尽量利用现存的
各类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了解作者的心
灵历程和精神世界。还要把握作者的具体创
作时间,因为同一作者不同时期、地点的
作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
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
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经历以及创作的时代
背景密切相关。许多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
思想、宗教、社会风俗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生活、创作,因而,他们的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鉴赏诗歌只有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作品的社会意义。
长恨歌
白居易
知人: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
主要作品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知人:作者简介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2.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3.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论世:写作背景
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成,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
论世:写作背景
1.历史上的李、杨爱情故事。
2.横向比较: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的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等。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初读课文,辨识字词
回眸(móu) 粉黛(dài) 骊宫(lí)
霓裳(nícháng) 临邛(qióng)鼙鼓(pí)
仙袂(mèi) 衣钿(diàn) 千盛(shèng)
钗擘(bò) 马嵬(wéi) 阑干(lán)
绰约(chuò) 萦纡(yū) 衾寒(qīn)
玉扃(jiōng) 珠箔(bó) 凝睇(dì)
迤逦(y l ) 人寰(huán)重寄语(chóng)
解题:
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
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
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
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
久的遗憾。
理解课文,合作探究
谁恨?
恨什么?
为什么恨?
怎样表现恨?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汉朝的皇帝看重美色,希望得到一位倾国倾色的绝代佳人,他统治邦国已经多年,却总也找不到中意的人。杨家有一位姑娘刚刚长大,养在深深的闺阁还没有被人赏识。天生美丽的姿色,她不甘心埋没自弃,终于有一天被选在君王的近侧。她回过头来微微一笑,便生出百般妩媚,同她相比,后宫所有的嫔妃,全都暗淡得没有光彩。春寒时君王赐予恩典,让她到华清池里去沐浴,
温泉的水湿润又滑爽,洗理她那柔嫩细腻的身躯。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宫女将她慢慢地扶起,她是多么娇柔乏力,那是她生平
第一次受到君王的恩宠。她有乌云一样的头发,鲜花一
样的容貌,鬓边戴着金的首饰一步一摇,在温暖的芙蓉
帐底,她和君王共度欢娱的春宵。苦恨春宵太短,不作
美的太阳已挂在中天,从今后君王再不曾去上早朝。她
陪同君王去郊游,夜夜只有她一人伴驾。后宫的美女足
有三千人,宠爱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在那豪华的皇宫内院,她悉心装饰,夜夜对君王刻意奉
承,玉楼上酒宴之后,她的醉态更加妖艳动人。姊妹兄
弟全都分封了官爵,无限光彩辉耀着她家的门楣。使得
天下父母的心里,不重视生儿反重视生女。骊山上头的
华清宫,宏伟高耸插入云霄,宫中音乐像来自仙境,随
风飘散,四处都能够听到。舒缓的歌唱柔慢的舞蹈,配
合着细细的管弦,君王整天地观赏,总也没有一点儿厌
烦。
忽然间叛军从渔阳进发,战鼓声动地惊天,美妙的《霓
裳羽衣曲》,被惊得散碎如云烟。京城里到处弥漫着战
尘,千军万马向西南投奔。君王的车驾忽然被迫停住,
那时才出了都门百余里路程。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肯向前,君王也无可奈何,只好让美人在马前缢
死。她头上戴的钿翠翘、金雀、玉搔头,统统遗落在尘
埃,没人去收拾。既然无法救她活命,又怎么忍心看着
她死去,君王只好用衣袖遮住自己的面庞,回头怅望,
血和泪交相流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资治通鉴》:天宝14年,安禄山起兵范阳,次年长安失守。玄宗率1300人和24名宫女出逃,大将陈元礼护驾。西行至马嵬驿,将士们怨恨杨氏兄妹不肯前进,诬说杨国忠通敌谋反而杀之。陈元礼又对皇帝说“既然杨国忠通敌,杨贵妃也不宜留下。”李隆基无可奈何,用白绫让其自缢。当时贵妃38岁,已追随皇帝17年。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黄尘漫天飞舞,秋风萧瑟凄凉,走过回环曲折高入云端
的栈道,君王登上了剑阁。峨嵋山下边行人稀少,旌旗
无光,日色黯淡寒薄。蜀江的水是多么青绿,蜀地的山
是多么苍碧。每一个早晨,每一个夜晚,君王都怀着
对她深深的眷恋和思念。在行宫望见月亮,惨淡的
光华只令人伤心,夜雨中听到风摇檐铃,声声
都像是催人肠断的哀音。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天旋日转,时局改变,君王的车驾要返回京华,途径马
嵬坡下,他不忍离去,久久地缓步徘徊。这一片泥土之
中,美人已无处寻觅,空自留有她惨死的场地。君臣们
彼此默默对视,全都伤痛得泪下沾衣,再没有心思快
马加鞭,任随车马慢慢地朝东,向皇都走去。回来
后宫中池沼和花园依然如旧,太液池中灼灼的
芙蓉,未央宫里依依的杨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芙蓉就像她娇艳的面容,柳叶就像她那弯弯的峨眉,对
着这样的景物,如何能不伤心落泪?每当春风和煦,桃
李花开的夜晚,每当秋雨凄清,梧桐叶落的时候。(对
她的一片思情,更是萦绕心头。)太极宫和兴庆宫里
秋草萋萋,红叶落满了石阶无人打扫。梨园的艺人
们白了头发,后宫的女官容颜已衰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黄昏时流萤环绕着宫殿飞舞,伴着他静静地思念,夜晚
独自守着孤灯,直到天明也不能成眠。钟鼓声听来分外
迟缓,黑夜是何等寂寥而又漫长,终于捱过长夜到了拂
晓,银河已渐渐发亮。鸳鸯瓦上覆盖着浓重的秋霜,
冷得像冰块一样,独自拥着翡翠锦被无人相共,
只觉得越睡越冷。生离死别一年又一年,她的
魂魄并不曾来到君王的梦境。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有一位客居京城的临邛道士,能以精诚招致死去者的魂
灵。被君王绵绵的思念所感动,那道士殷勤地多方去寻
觅。他驾驭着清气在空中闪电般飞驰,上天入地到处都
搜遍。向上找到高高的青天,向下走遍了深深的地底,
两处茫茫然找不见她的踪迹。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忽然听说海上有一座仙山,山在缥缈虚无的云端。玲珑精
巧的楼阁缭绕着五色彩云,里面住着许多美丽的神仙。其
中有一位仙女,名号叫做太真,白雪般的肌肤,鲜花般的
容貌,仿佛就是君王想念的那个人。道士来到金碧辉煌的
仙宫,去叩打西厢殿堂的玉门,辗转地请求侍女小玉和双
成,再去禀告她们的主人。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听说汉家派来了使者,她从华美的帷帐中惊醒。披上衣
服推开枕衾她起身徘徊,一重重珠帘和银屏先后打开。
她刚刚睡醒,鬓发松松地偏垂,来不及整理花冠就走下
堂来。清风吹动她的衣袖飘摇轻举,好像她还在跳着优
美的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她秀艳的容颜显示出孤寂,脸上泪水纵横流布,犹如春
雨中开放的一枝梨花,沾带着点点的水珠。她含情脉脉
地凝视着来使,请她向君王转达心中的感情,自从那一
次和君王分别,生和死两下茫茫,不能见面也难通音讯。
从前在宫中与君王的种种恩爱,到如今早已一一断绝,
我独自在蓬莱宫中,度着悠长的岁月。回头向人间下望,
望不到长安只看见迷蒙的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唯有拿出旧物来表达我的深情,请把这钿合金钗带着回
去。我已将钿合金钗用手擘开,我和他各留下金钗一股、
钿合半边。只要爱心像金钿一样牢固,天上人间总有一天
能够再见。临别时她殷勤地叮嘱再三,说是有几句誓言她
与君王都能够会意。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七月七日一同在长生殿上,夜半无人时我俩曾窃窃私
语:“在天上愿意化作比翼双飞的鸟雀,在地下愿意变
成连根并蒂的花枝。”天长地久总会有完结的时候,这
样的生离死别啊,那幽恨永无尽期。
在理解的诗歌的基础上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李、杨认识经过
及李对杨的眷念宠幸。
第二部分(自“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叙述
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第三部分(自“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
返回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部分(自“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文末):写已身登仙界的杨贵
妃仍心系尘寰,对李思念不已。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诗歌写的是“恨”,但为什么要从“汉皇重色”写起?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主要是为了明讽刺之旨:悲剧的制造者最终成为了悲剧的主人公;同时揭示故事的悲剧根源:“思倾国,果倾国矣!”
这是全篇的纲领,确定全诗情节发展方向,揭示故事的悲剧因素。
(“长恨”内因)
突出杨氏之美和玄宗对她的迷恋,对玄宗因贪恋女色,荒淫逸乐而误国事有所讥讽。
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对比,正衬的手法
表现杨玉环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为后文受独宠铺垫。
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华清赐浴 、不理朝政 、专宠贵妃 、
兄弟列土、 骊宫歌舞。
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唐玄宗迷色误国(重色轻国) 、乐极生悲。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安史之乱、 马嵬兵变、 逃难蜀中也造成了李杨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
杨贵妃死后,诗中是如何表现玄宗的刻骨思念的,用到了哪些手法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以景写情、借景托情
——作者用萧索、孤凄、黯淡的景物色彩,烘托渲染了避难途中悲凉的气氛。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旧地重过,但玉颜不见,不由得伤心泪下。
——叙事见情
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回肠荡气的相思之情
——以乐景衬哀情
一见一闻,一声一色,表现出人物内
心的愁苦凄情。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重返长安后睹物思人,物是人非,触目皆愁,春朝秋夕,伤感不已。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 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天上人间情未了!于是诗人就这样从现实写到了虚幻,神话般的传奇故事就这样演绎出来了:唐玄宗对杨妃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对爱情的执著感动了一位法力无边的道士,这位道士能排空驭气、奔走如电、上天入地,但他天上地下四处寻觅却没有找到杨贵妃的踪迹,那么杨贵妃去了哪儿呢?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优美清丽的文字营造出多么缥缈、虚幻、空灵的境界,那自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了。“雪肤花貌”和前文中的“云鬓花颜”“芙蓉如面柳如眉”以及下文中的“梨花一枝春带雨”等词句均是比喻句,这些新颖独特的比喻句富于形象和感性色彩,对于塑造杨妃的花容月貌和倾城倾国之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这两句通过视觉形象来描写杨贵妃的痛苦心情。玉容寂寞,泪水纵横,都是从脸上表现出来的内心苦楚。但仅有这一句形象不够鲜明,现在她处在十分痛苦的境地,白居易以带雨的梨花来比喻她。经过这一比喻,尽管她泪流满面,神情凄然,但给读者看到的仍是很美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贵妃凄美寂寞哀怨的情态。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表现了杨玉环什么样的心情?
以“揽衣推枕起徘徊”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
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
用此句结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
原来这就是作者为这首长篇叙事诗起名《长恨歌》的由来。这一结尾富于抒彩,忠贞美丽的爱情被生死阻隔,使人怅恨无穷。
全篇一个“恨”字,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情”字,写一对情侣相爱之诚,相爱之专,生生死死,此志不移。白居易是借助明皇杨妃事,歌颂人间真挚诚笃,生死不渝的爱情。                
 一曲美丽哀婉的恋歌结束了,但余音袅袅,绕梁三日,
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
1、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别创新调,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音韵和谐,婉转动人。
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现实+想象——使长诗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①李隆基:荒淫重色+ 对爱情真诚执着
②杨玉环: 美貌和忠贞
4.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透过人物形象,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1)讽谕说
认为白居易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对他们的荒淫生活作了讽刺和暴露。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耻,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
(2)爱情说
认为这首诗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
(3)双重主题说
认为这首诗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倾。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笃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
再见经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