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卷B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胃腺 B.甲状腺 C.肠腺 D.肝脏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 B.湿度 C.空气 D.单侧光
3.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老虎表演钻火圈 B.海事表演顶球
C.小鸡觅食 D.狗能听懂人的呼唤
4.有些同学撒谎被揭穿后往往表现为脸红心跳,这主要是由于人体中什么激素瞬间分泌量大增引起的( )
A. 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激素 D. 性激素
5.寒冷情况下,人会发抖,全身起“鸡皮疙瘩”,此时产热和散热的部位分别是( )
A.内脏、皮肤 B.内脏、骨骼、皮肤
C.骨骼肌、皮肤 D.神经、肌肉、皮肤
6.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大脑、小脑、脑干 B.小脑、大脑、脑干
C.大脑、脑干、小脑 D.脑干、小脑、大脑
7.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各种生命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起调节作用的是
A.运动系统 B.循环系统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8.13岁的张超智力尚好,但身高只有0.8米。他的妈妈带他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诊断为侏儒症。张超的妈妈询问该病的成因,你认为医生的合理解释应该是( )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胰岛素分泌不足 D.饮食中长期缺碘
9.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 )
A.人受强光刺激而眨眼 B.向日葵花盘有向光性
C.小狗看到石块飞来慌忙躲避 D.小狗看到肉块流唾液
10.下列现象中,容易发生中暑的是( )
A.体内产生的热量散发太快,导致体温下降
B.体内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C.汗液分泌太多,导致水分代谢紊乱
D.体内骨骼肌“颤抖”,产生大量热量
11.医生命令就诊患者做用手指指自己鼻尖的动作,该患者的手指所指部位方向偏移,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准确指向鼻尖。这通常是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 )
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大脑
12.下面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要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视觉最终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D. 不论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有反射活动
13.如图是“人体运动时各器官产热量”的柱状图。由图可知,人体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A.脑 B.内脏 C.骨骼肌 D.其他
第13题 第14题
14.下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内某种激素的含量在一昼夜内的变化情况,该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15.果树开花或形成果实过多时,会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农业上常用喷洒生长素的类似物进行疏花疏果,其原理是( )
A.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传粉受精
B.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果实发育
C.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D.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
16.下列有关恒温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
B.身体各部位的温度并不都是一样的,且温度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
C.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恒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恒定的能力
D.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17.为了进一步了解血糖调节机能,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一正常人在不同时期的血糖浓度(在测定期间被测人只在实验室内轻度活动)。下表中最有可能表示此测定记录的选项是( )
血糖浓度测定时间选项 空腹 食用100g葡糖糖后半小时 食用100g葡糖糖后2小时
A 0.1% 0.08% 0.14%
B 0.14% 0.1% 0.08%
C 0.08% 0.1% 0.14%
D 0.1% 0.14% 0.1%
18.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 ①② D.②⑤
19.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也常常不能引起猫的反应,这说明( )
A.猫的行为刺激来自身体内部
B.鼠叫不是猫行为的刺激因素
C.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变得迟钝
D.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20.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膝跳反射的传导路线是1→2→3→4→5
B.只要此结构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因为它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C.人在睡着时,一旦蚊子叮咬也会拍打,这是简单的反射,这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
D.情绪激动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肾上腺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了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2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触性、向热性、 、 等类型。如猪笼草捕捉小虫属于 ;倒放在地面的种子会把根长到土里去, 这是植物根的 。平时没有指南针时,我们可利用周边的物体确定南北的方位,开阔地上的树冠向 (填“南”或“北”)的方向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作出的反应,其原因是:单侧光照使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 ,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生长快,从而产生弯曲现象。
22. 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它主要分为 、 和 三部分。①主要负责人体动作协调性的是 ;②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 ;③人的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在 ;④控制呼吸、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 。
23.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于 ,而在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于 ,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而在炎夏、气温超过体表温度时, 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24.2014“冰桶挑战”风靡网络,“冰桶挑战”是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或捐出100美元,该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关注“渐冻人”。“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逐渐丧失。
(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结构如图所示,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内含遗传物质;
(2)“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细胞受损,不能完成正常的反射活动,而反射活动要通过____来实现。
25.某健康学生对自己的体温及其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结果如图8 5所示。
(1)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____℃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图中____表示该学生体温变化曲线。
(2)人的正常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____的精细调节。
26.有体重相同、发育正常的4只小雄狗。A狗不做任何处理;B.C.D 3只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几个月后,得到的有关结果如下表(单位:mg/100mL血液)。请回答:
A狗 B狗 C狗 D狗
雄性激素 4 3 3.6 0.8
甲状腺激素 3 0.0 2.8 3
生长激素 6 5.8 0.1 5.6
(1)A狗在此实验中起的作用是____。
(2)B狗被切除了____。
(3)C狗被切除了____。
(4)D狗被切除了____。
三、实验设计题(每空2分,共22分)
27.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糖效果,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起始血糖浓度;②丙组小白鼠灌桑叶提取液2毫升/天,甲组和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蒸馏水;③其他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灌喂4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级别 小白鼠 状况 数量/只 起始血糖浓度/ 毫摩·升-1 4周后血糖浓度/ 毫摩·升-1
甲 健 康 10 3.85 3.94
乙 患糖尿病 10 19.46 19.00
丙 患糖尿病 10 18.62 10.12
请回答:
(1)在实验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____;
(2)该试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
28.测试者甲同学手拿一长尺,被测试者乙同学伸出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两指间的距离约2cm左右),尺子正好置于乙同学的拇指和食指之间,位置对住0刻度.当甲同学突然放开手,尺子下落,乙同学迅速夹住尺子,记录刻度数.如果刻度数值越小,说明反应速度越快.请回答:
(1)甲同学说“测一次就能反映出谁的反应速度快”.他说得对吗?为什么?____。
(2)接受测试的同学用手指夹尺子,是一种____活动.过程如下:
尺子松开→眼→____神经→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大脑中的运动中枢→脊髓与大脑相通的神经→____神经→与手指活动相关的肌肉。
(3)该反射弧中:感受器在____中,效应器是____
29.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____。
(2)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全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应该是____(填序号)。
①适宜的温度 ②低温 ③玻璃缸密闭 ④玻璃缸敞口 ⑤未被污染的河水 ⑥自来水
(3)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症的可能性较大。
四、分析说理题(共10分)
30.(4分)下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分钟,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l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
第30题
(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皮肤血管的血液流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有什(2)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其他什么变化____。
31.(6分)“2013;第九届北大糖尿病论坛”,于5月3 ---5;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肥胖与2;型糖尿病”。肥胖与2;型糖尿病被称为“姊妹病”,肥胖程度越严重,2;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越高。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通常采用____方式补充胰岛素,进行治疗。
(2)“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有关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① 粗粮细粮,合理搭配 ② 适量食用鱼、核桃等健脑食品 ③ 少吃蔬菜多吃肉④ 饮食要定量 ⑤ 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3)上海农科院科学家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食用者的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假如你是该院的一位研究员,请利用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水平的功能。你的探究方案为:____。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解析: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激素,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2.D 解析:单侧光引起植物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C 解析:觅食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4.C 解析:肾上腺激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表现为表现为脸红心跳。
5.C 解析:人体内的产热以肝脏和骨骼肌为主,散热主要靠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和汗腺分泌汗液
6.A 解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的主要功能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是大脑、走路不稳小脑、呼吸急促是脑干。
7.D 解析: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
8.A解析: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侏儒症。
9.B 解析:反射需要神经系统参与,向日葵花盘有向光性,是植物激素分布不均匀引起。
10.B 解析:汗的挥发是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热不能散出,体温升高,易中暑。
11.C解析: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12.D解析: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
13.C 解析:骨骼肌产热最多。
14.A 解析:胰岛素在饭前和饭后会出现明显变化。
15.D 解析: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从而进行疏花疏果。
16.A 解析: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
17.D 解析:当进食后糖类物质消化为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这时人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相对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血糖分解或合成糖元,使血糖浓度降低,恢复原有水平。
18.D 解析: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因此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没有损伤,但右侧下肢运动障碍,说明损伤的部位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19.D 解析:动物行为的发生是受体内环境和体外环境共同影响的
20.B 解析:反射弧结构完整,也未必形成反射,因为要有外界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方可进行传导,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21.向地性 向热性 向化性 向触性 向地性 南 光照 不均匀 较高;
解析:植物的感应性,单侧光引起植物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测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背光测生长素多,生长快。
22.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①小脑 ②脑干 ③大脑 ④脑干。
解析:脑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的主要功能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23.内脏 骨骼肌 皮肤 蒸发散热
解析:人在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于内脏产热多,而在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于骨骼肌;人体90%以上的热量皮肤散发出去,夏、气温超过体表温度时蒸发散热
是主要的散热方式,寒冷时以直接散热为主。
24.细胞核;反射弧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①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
25.37;甲;神经系统和激素
解析:人体是恒温动物,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37℃,人体体温恒定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
26.(1)对照 (2)甲状腺 (3)垂体 (4)睾丸
解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雄性激素是由睾丸分泌的,A狗不做任何处理其目的是作为对照。
三、实验设计题(每空2分,共22分)
27.(1)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在四周内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解析:(1)在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误差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2)要充分利用和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获得实验结论。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在四周内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28.(1)不对,只测一次实验误差太大,应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2)反射;视觉;脊髓;(3)眼;与手指活动相关的肌肉。
解析:只测一次实验误差太大,应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因此:“测一次就能反映出谁的反应速度最快.”的说法不对。
(2)接受测试的同学用手指夹住尺子,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即反射.反射的过程如下:尺子松开→眼→视觉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脊髓与大脑相通的神经→脊神经→与手指活动相关的肌肉。
(3)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该反射弧中:感受器在眼中;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因此该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与手指活动相关的肌肉;参与的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
29.(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对照;(2)另选择10只生长发育状态与A、B两组相似的蝌蚪,切除甲状腺,观察其发育现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1)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需要增加一个以甲状腺为实验变量的对照实验即:另选择10只生长发育状态与A、B两组相似的蝌蚪,切除甲状腺,观察其发育现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甲状腺激素作用是促进生物的发育.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如果人体缺乏碘就会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幼年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成年过少,导致大脖子病.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
四、分析说理题(共10分)
30.(1)皮肤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2)血管舒张,汗液蒸发
解析:环境温度升高,为了增加散热,血管舒张、汗液蒸发
31.(1)注射;(2)①②④;(3)一组(实验组)饲喂“优糖米”,另一组(对照组)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其它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③ 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大鼠的血糖含量。(可重复进行多次实验)。
解析:胰岛素是蛋白质,需要通过直射到体内,饮食要粗粮细粮,合理搭配、适量食用鱼、核桃等健脑食品、饮食要定量、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含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食物;设计实验要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组,因此该实验设计方案为一组(实验组)饲喂“优糖米”,另一组(对照组)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其它环境和饲养条件相同)③ 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大鼠的血糖含量。(可重复进行多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