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1.1我们身边的数据-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1.1我们身边的数据-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0-22 11: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1.1我们身边的数据
数据:
是指对客观事件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
信息:
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信息的特点:
1.载体依附性:
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
2.价值性
3.时效性
4.共享性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1.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
2.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信息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对数据作具有含义的解释。
3.数据和信息是不可分离的,信息依赖数据来表达,数据则生动具体表达出信息。
4.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和观念性的
5.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6.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7.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数据来源:(所得到数据的来源)
直接数据:
也称为一手数据,由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得到
间接数据:
也称为二手数据,由查阅资料或他人对原始数据进行过处理的数据
数据的收集方法:
直接数据的收集方法有很多,如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题:
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收集数据的手段日益丰富。例如,在农田中使习
传感器可以实时收集农田土壤含水率,用以指导精确灌溉;利用车载具
气检测技术可以获取实时的动态尾气数据,用以协助调整交通策略及城市规划:利用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收集月球表面成分的第一手资料:
间接数据一般都已经过加工处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间接数据的收集方法也有很多,如查阅文献资料、关注媒体资源、浏览权威网站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中进行检索、从相关数据公司购买等。在收集这类数据时要综合考虑数据的时效性、可信度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因素。
数据分析
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在实用中,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
数据分析的数学基础在20世纪早期就已确立,但直到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实际操作成为可能,并使得数据分析得以推广。数据分析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Excel作为常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基本的分析工作
数据分析有极广泛的应用范围。典型的数据分析可能包含以下三个步:
1、探索性数据分析:当数据刚取得时,可能杂乱无章,看不出规律,通过作图、造表、用各种形式的方程拟合,计算某些特征量等手段探索规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么方向和用何种方式去寻找和揭示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
2、模型选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类或几类可能的模型,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从中挑选一定的模型。
3、推断分析:通常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定模型或估计的可靠程度和精确程度作
数据分析过程的主要活动:
由识别信息需求、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评价并改进数据分析的有效性组成。
数据分析方法
1、列表法
将实验数据按一定规律用列表方式表达出来是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最常用的方法。
2、作图法
作图法可以最醒目地表达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
习题练习
1.下面例子分别属于知识、信息、还是数据?
(1)成年人清晨状态下的口腔温度在36.3~37.2℃ 知识
(2)38 数据
(3)叶达的口腔温度是38℃ 信息
习题练习
2.某同学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得到了大量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属于以下哪种数据?( B )
A.直接数据 B.间接数据
C.一手数据 D.以上均是
习题练习
3.一个公司得到了一个发明的专利使用权以后,使自己的公司年盈利上涨了百分之二十,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性( A )
A.价值性 B.载体依附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习题练习
4.以下不属于信息的是( C )
A.一则体育新闻 B.一部宣传电影内容
C.一盒磁带 D.一条广告内容
习题练习
5、下列关于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B、信息可以不依赖于载体而独立存在
C、不同的载体可以表达相同的信息
D、相同的载体能表达出不同的信息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