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9 19:31:45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情境导入
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如软件服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设计等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
教学过程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陆家嘴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东岸。1990年国家提出开发开放浦东政策,在陆家嘴设立了金融贸易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这里汇聚了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投资和信息服务机构,以及上百家中外金融机构,是我国重要的金融贸易区。
案例分析1:
教学过程
思考: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发展过程中,哪些区位因素发生了明显变化?
市场扩大
政策扶持
交通发展
集聚凸显
技术创新等等
教学过程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许多城市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引进各种类型的创意产业,如摄影、动漫创作、教育培训、艺术等行业,以及具有创意特色的概念餐厅、主题咖啡馆、书吧等,改造成为文化创意设计园区。
案例分析2:
教学过程
思考:说明利用位于老城区的废弃厂房改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好处?
对政府:促进就业;提高了废弃的土地的利用价值;繁荣了老城区的经济等。
对企业:减少了建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老城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大,利于经营活动;可以利用老工厂遗留的企业文化进行再设计和创新等。
教学过程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升级,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渗透,与各行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服务业不断涌现,出现了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如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共享单车、现代物流、个性定制服务等。这些新兴的服务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主要依赖网络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因此网络技术是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思考:说明分拣机器人大规模使用对传统物流业的有利影响。
案例分析3:
大大提高了物流仓储配送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减轻企业员工的工作负担,提升顾客网上购物的体验(缩短收货时间),促进企业发展。
教学过程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的空间限制在逐渐减弱,人们日常购物,交易甚至金融贸易都能在虚拟的空间进行。例如,近年来,依托网络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的网店迅速发展。
教学过程
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总结:
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余地,更多地考虑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
教学过程
活动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融入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就更容易处理物流配送中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各个环节,有助于物流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下图是食品外卖配送的简单流程示意图。客户可以通过手机即使了解快递员的位置和抵达时间。
1、说明在食品外卖配送的各个环节分别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2、尝试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一次网络订餐活动,体验地理信息技术在物流配送业中的作用。
3、除了食品外卖,请你再举出实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食品外卖平台收到订单信息后,通知商家备餐同时通知快递员取餐
快递员前往商家取餐
快递员前往客户处送餐
快递员送餐到指定地点,客户确认收货



观(共29张PPT)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了解服务业的概念、分类;
2、结合案例,学会分析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点;
3、结合本地服务业布局的特点,分析其区位因素。
情境导入
以前人们都是在实体店购物。如今,人们还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网上购物、支付,并可以在家里坐着等世界各地的产品送上门。你有过网上购物的经历吗?除了购物外,利用互联网还能获得哪些服务?
网上教育、远程医疗、就业信息咨询、办理身份证、户口业务等等。说明服务业与时俱进,与新技术结合,更好的为民众服务。
教学过程
一、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一)服务业的概况
1.概念: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
教学过程
一、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服务业的分类
服务业分为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
商业性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
非商业性服务业,如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教学过程
商业性服务业,如零售、餐饮、住宿、金融、娱乐等,主要以营利为目的。
教学过程
非商业性服务业,如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服务业,不以营利为目的。
教学过程
思考:影响北京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市场
交通
历史
集聚
……
教学过程
一、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大部分服务业受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1.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思考:除了这些区位因素外,还有哪些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呢?
还有:科技、信息、环境、地价等等
教学过程
(1)市场因素
思考:从市场角度说明大型商场和便利店在选择布局位置时有何差异?
教学过程
(1)市场因素
思考:从市场角度说明便利店和大型商场在选择布局位置时有何差异?
市场因素
人口规模
便利店,盈利所需的客数量较少
大型商场,盈利所需的顾客数量较多
一般分散在居民区
选择在服务范围较广的城市中心
教学过程
(1)市场因素
活动:除了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也是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市场因素,请举例说明。
上海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选址上海的原因:上海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
教学过程
(1)市场因素
活动:除了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也是商业性服务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市场因素,请举例说明。
北京市花鸟鱼虫市场众多的原因:北京人爱鸟(居民消费偏好)
教学过程
(2)交通因素
思考:为什么商业性服务业大都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布局?
交通便利的地方,客流量大,可以扩大消费市场,同时也便于商品运输。
教学过程
(2)交通因素
思考:P72图3.28和图3.29中的商业性服务业在布局上有何差异?
教学过程
(2)交通因素
P72图3.28中的商业性服务业在兼顾交通便利的基础上,以市场最优为原则,以零售为主。
P72图3.29中的商业性服务业在兼顾市场条件的基础上,以交通最优为原则,以批发为主。
教学过程
(3)劳动力因素
思考:金融业和餐饮业在劳动力需求方面有何差异?
教学过程
(3)劳动力因素
思考:金融业和餐饮业在劳动力需求方面有何差异?
在劳动力素质方面,金融业比餐饮业的要求高;在劳动力成本(工资水平)方面,金融业也比餐饮业的高。
总结: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对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素质要求不一样。例如餐饮、零售、住宿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
教学过程
(4)集聚因素
现在许多城市都有美食街、服装城、电器城等。还有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购物商场。诸如便利店、理发店等小型商业网点,虽然分散在城市中,但是在具体街区也有集聚的特点。
教学过程
(4)集聚因素
思考1:集聚在美食街和大型购物商场的服务业种类有什么区别?
美食街以餐饮业为主,大型购物商场集零售、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业为一体。说明服务业的集聚可以是单一种类的服务业集聚,也可以是多种服务业的集聚。
教学过程
(4)集聚因素
思考2:集聚效应给商场带来哪些利弊?
利:通过集聚,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
弊:商家彼此间的竞争压力加大,可能出现租金高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集中等问题。
教学过程
(5)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
例如: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
德化陶瓷街,位于瓷都德化,各种产品琳琅满目,涉及日用陶瓷、传统雕塑工艺瓷、西洋工艺瓷、红壤陶等四大类近万个品种,是德化陶瓷产品“大观园”。
教学过程
(5)历史文化、政策法规等
例如:为了缓解目前城市中各居住小区停车困难的现象,政府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相应规模的停车场。
教学过程
2.公共服务业
思考: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业的布局与商场、银行等商业性服务业的布局有何不同?
泉州市区小学分布图
教学过程
2.公共服务业
思考:公立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业的布局与商场、银行等商业性服务业的布局有何不同?
公共服务业着眼于社会福利分配公平,以均衡化为区位选择原则,主要考虑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与人口分布。
课外活动:调查所在城镇的主要商业中心
1.选择你所在城镇的主要商业中心,实地调查,了解该商业中心主要店铺的数量、类型、规模等概况,填入P74表3.1
课外活动:调查所在城镇的主要商业中心
1.选择你所在城镇的主要商业中心,实地调查,了解该商业中心主要店铺的数量、类型、规模等概况,填入P74表3.1
2.通过观察、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各商铺的服务范围、服务人群和客流量等情况。
3.结合调查情况及城镇相关地图,分析该商业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