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2 16: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知识梳理】
知识点 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革命背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      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他认识到,只有推翻    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革命活动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     ,提出“     ”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      ”。
(2)1895年,孙中山准备在    发动武装起义,消息泄露,    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海外。
知识点 2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背景:《      》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章炳麟的《          》、邹容的《革命军》、
    的《猛回头》和《警世钟》。
(3)成立团体: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有    和光复会。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     。
(2)时间、地点:    年、日本东京。
(3)领导人: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
(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
(5)机关报:《    》。
(6)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        政党。
(7)作用: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       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      的发展。
3.指导思想: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达标练习】
1.“惨淡经营,已过半载,筹备甚周,声势颇众,本可一击而生绝大之影响。乃因运械不慎,致海关搜获手枪六百余杆,事机乃泄,而吾党健将陆皓东殉焉。此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也。”以下信息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①这是孙中山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发表的感言 ②此次起义失败的原因是起义消息泄露 ③陆皓东被孙中山称为“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 ④起义是在同盟会的领导下进行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革命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学习西方科技
C.实行君主立宪 D.盲目排外
3.“知清政府积弊重重,无可救药,非彻底改造决不足以救亡”,遂于1894年秋,“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决计革命行动”。上述内容强调的是 (  )
A.兴中会成立的背景 B.兴中会成立的地点
C.兴中会成立的宗旨 D.兴中会的奋斗目标
4.中山陵的平面是“警钟型”,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的核心是 (  )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5.1905年《民报》创刊号刊登了黄帝像(如右图)。其主要目的是 (  )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反清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6.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  )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④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7.孙中山主张“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这段话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8.“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了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 ”最确切的回答是 (  )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9.[保定十七中模拟] 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后来清政府发现有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于是在1906年,于驻日使馆内设游学监督处,加强对留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管理。这说明 (  )
A.留学教育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
C.留学生缺乏对日本的正确认识
D.清政府仍没有改良自强的意识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又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我们要立宪,也是要从人家手里夺来。与其能夺来成立宪国,又何必不夺来成共和国呢 ……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什么理想目标 (2分)为了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孙中山采取了什么行动 (2分)材料二说明孙中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分)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2)结合材料三的内容,指出孙中山认为实现三民主义的先后顺序。(4分)
材料四 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孙中山
(3)结合材料四,你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2分)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同盟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
B.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孙中山担任总理,《民报》是它的机关报
D.同盟会的纲领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2.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中山的形象由原来的“犯上作乱者”变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
A.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B.革命思想不断传播
C.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D.孙中山各种声望提高
答案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1.变法自强 清政府 2.兴中会 振兴中华 合众政府 广州 陆皓东
知识点2 1.辛丑条约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陈天华 华兴会 2.革命组织 1905 平均地权 民报 资产阶级革命 统一的领导 革命运动 3.民族 民权 民生
【达标练习】
1.A
2.A [解析]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都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A。
3.A [解析] 背景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某一历史事件发生时(前)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阶级关系等方面的状况。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兴中会成立前的历史情况,是兴中会成立的背景,故A选项符合题意。
4.C 5.B 6.A
7.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的中心内容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赋予国民平等的权利,这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故B选项符合题意。
8.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了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可以看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更加符合历史潮流,故选B。A不符合史实;C说法错误,舆论宣传不是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D与题意不符。
9.B [解析] 根据关键信息“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可知,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不认可清政府的统治,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故选B。
10.(1)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确立民主共和制)。组建中国同盟会。为了集中革命力量。
(2)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3)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
【能力提升】
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并不包括民主主义,故D选项错误。
2.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再结合题干中的“1900年后”可知,这一时期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对内镇压百姓,对外俯首称臣。正是清廷日益腐朽反动,才出现材料中“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的现象,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