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珍珠鸟 课件+教案(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珍珠鸟 课件+教案(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2 14:44:17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四课 珍珠鸟
内容分析
《珍珠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冯骥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与人和谐相处的经过,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蔓、幽”等12个生字,读准“待”这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清作者与珍珠鸟逐渐熟悉、亲近的变化过程。
3.明白作者赢得珍珠鸟信赖的原因,感受作者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感受人与鸟之间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1)会认12个生字,读准“待”这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思考“我”对珍珠鸟的关切与喜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3)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1.导语:(课件出示珍珠鸟的图片)同学们,作家冯骥才先生曾饲养过三只珍珠鸟,在与小鸟相伴的日子里,他感触颇深,写下了《珍珠鸟》这篇文章。(教师板书,并带领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2.同学们,从大作家与珍珠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呢? (同桌间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出示珍珠鸟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然后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二、整体感知,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引导学生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升。
3.小结:文章写了“我”与珍珠鸟相识、相知、亲近、信赖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和珍珠鸟的美好情感。
4.是啊,多么惹人喜爱的珍珠鸟啊!所以,当朋友送“我”这对珍珠鸟时,“我”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即可。学生在读文、交流的过程中,既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梳理,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又由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出人与鸟之间相互信赖的话题。
三、理解品味,体会鸟对人的信赖。
1.这种怕人的鸟,怎么会变得不怕人?“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信赖的?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仔细体会。
2.学生交流,教师梳理归纳为三件事。
第一件事:为鸟安排舒适、温暖、幽静的巢。
(1)“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只有在这像深幽的丛林一样的地方,珍珠鸟才会感到安全。所以,它们那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第二件事:决不去惊扰它们。
(2)三个月后,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这个小家伙长什么样?找出相关的语句,读出你的感受。
(3)知道它们竟然有了雏儿,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情!此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4)“我”是怎么做的呢?读读文中的相关描写。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决不去惊扰它们,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第三件事: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我”不管它,不伤害它。
(5)多么可爱的小家伙啊!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这只小珍珠鸟刚开始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却还是心有余悸的。 指名读第7自然段。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鸟的叫声,就是它们交流的语言。你觉得此时它们在交流什么呢?
(6)这小家伙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呢?学生交流讨论。 无论小家伙在“我”的面前做什么,“我”都不管它,不伤害它。小鸟不仅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而且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次,它竟然落到“我”的肩上。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有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请一位同学在音乐声中朗读第12自然段。
(7)多么感人的一幅画啊!“我”默默地享受着这小家伙对“我”亲近的情意,“我”依然没有惊扰它,因为“我”知道它仍然是一种怕人的鸟。
(8)“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再读这一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这种怕人的鸟现在与“我”这样地亲近。 因为“我”知道珍珠鸟怕人,所以,“我”尊重、理解它们,给它们自由,决不惊扰它们,“我”和珍珠鸟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所以,文章在开头部分,单独把这一句话作为一个自然段,强调“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使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通过读来感悟的。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得,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并通过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环节中,以“‘我’是怎样逐渐获得珍珠鸟信赖的”为对话主题,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明确“我”为珍珠鸟所做的一切,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引导学生体会信赖源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宽容和爱,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巧妙。
四、总结升华,体会信赖的含义。
1.望着这和谐的画面,感受着鸟儿亲近的情意,作家不由得从心底流出这样的感慨。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你的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学生交流。
3.总结升华: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宽容。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世界万物共生长,应以诚相待,和谐共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珍珠鸟在“我”细心的照料下,由怕人到与人亲近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并由此拓展到生活,感悟到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课外拓展。
1.搜集整理有关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感人故事,与同学分享。
2.推荐阅读《我的野生朋友》。
3.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记录下相处的过程。
【设计意图】课后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阅读有关书籍,让学生观察小动物,进行小练笔,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关注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读写迁移。
板书设计
4.珍珠鸟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的特点,以关爱为主线,切入文本,展开教学,抓住语言文字,深入文本,理解“信赖”是建立在“我”对鸟的关爱之上的。品味作者丰富的人文情感,领悟文章中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并通过学习作者对珍珠类文链接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感悟人与动物彼此信赖、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从而培养学生建设美好生态家园的现代意识。(共24张PPT)
珍珠鸟
第一单元 第四课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鸟的名字吗?
珍珠鸟
语文要素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边读边理解重点语句,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
学习目标
1.会认“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待”这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与珍珠鸟逐渐熟悉、亲近的变化过程。(重点)
3.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难点)
4.在朗读中感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情感。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原籍浙江慈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民间艺术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等职。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主要作品:《雕花烟斗》《啊!》《神鞭》《铺花的歧路》等。
走近作者
蔓延 幽美 熟悉 雏鸟
哎哟 柜子 享受 陪护
待一会儿 趴下 眼睑 眸子
màn yōu xī chú
yō guì xiǎng péi
dāi pā jiǎn móu
我会认
蔓延 幽美 熟悉 雏鸟
哎哟 柜子 享受 陪护
待一会儿 趴下 眼睑 眸子
多音字

待一会儿
等 待
dāi
dài
(1)他每次外出都会顺道去那家书店待(dāi)一会儿。
(2)小站上有很多人正在等待(dài)火车的到来。
·
·
读准加点字的读音。
词语释义
舒适:
隐约:
蓬松:
神气十足:
不动声色:
索性:
细腻:
信赖:
形容态度镇静。也形容轻而易举,不费气力。
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细致光滑。
信任并依靠。
舒服安逸。
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开的样子。
形容十分得意和傲慢的神志。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边读课文边纠正读音。交流: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写了“我”与珍珠鸟相识、相知、亲近、信赖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和珍珠鸟的美好情感。
品读课文
这种怕人的鸟,怎么会变得不怕人?“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的信赖的?
第一件事:为鸟安排舒适、温暖、幽静的巢。
第二件事:决不去惊扰它们。
第三件事: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
越大。“我”不管它。不伤害它。
·默读课文
“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信赖的?画出相关的语句仔细体会。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
“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只有在这像深幽的丛林一样的地方,珍珠鸟才会感到安全。所以,它们那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思考:初识珍珠鸟,我是如何看待它的?
第一件事
品读课文
“我”决不去惊扰它们,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思考:知道它们竟然有了雏儿,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情!此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第二件事
品读课文
无论小家伙在“我”的面前做什么,“我”都不管它,不伤害它。小鸟的活动范围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次,它竟然落到“我”的肩上。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有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思考:这小家伙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呢?
第三件事
思考交流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再读这一句话,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这种怕人的鸟现在与“我”这样地亲近。因为“我”知道珍珠鸟怕人,所以,“我”尊重、理解它们,给它们自由,决不惊扰它们,“我”和珍珠鸟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
思考交流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信赖,就是尊重、理解、宽容。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感受到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和谐美好的境界。世界万物共生长,应以诚相待,和谐共生。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拓展延伸
1.搜集整理有关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感人故事,与同学分享。
2.推荐阅读《我的野生朋友》。
3.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记录下相处的过程。
赏读课文
请同学们伴着音乐,朗读全文,尽情享受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课文总结
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中,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其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结构梳理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熟悉过程
珍珠鸟
内心感受
在笼子四周飞
在屋里飞来飞去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布置鸟巢
舒适、温暖
落在桌上
落在肩上睡着了
课文主旨
本文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从相识、熟悉、亲近到信赖的关系变化过程。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爱的颂歌,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随堂练习
下列图片中最能体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一项是( )。
C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