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课件+教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1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课件+教案(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2 14:46:58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我的心爱之物
第一单元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玩具、新衣服等,想一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晒晒自己心爱的东西。
语文要素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边读边理解重点语句,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学习目标
1.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多角度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重点)
2.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写出物品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难点)
3.写出心爱之物的来历,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4.在写作中培养有目的、多角度地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合作观察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自己观察或和小组内的同学合作观察,小组内交流,得出观察结果。
选择观察对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一种自己喜欢而且便于观察的东西,我的选择是_________。
观察角度指导:可以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的特点,再想想“我”是怎么得到这个东西的。
活动内容: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
合作观察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自己观察或和小组内的同学合作观察,小组内交流,得出观察结果。
记录观察所得:可以以表格、作文片段等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
观察方法:学习运用《白鹭》《珍珠鸟》等课文中的观察方法,要注意反复观察,根据物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时注意展开想象和联想,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观察所得更丰富。
活动内容: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
交流思考
交流观察活动,感受心爱之物的可爱。
展示学生观察的结果,紧扣观察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评价观察目标的设定、观察活动的安排、观察活动的推进、观察成果的整理,从而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有目的、有针对性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展示某小组对心爱之物的观察结果。
交流思考
(1)选择观察该物令你印象最深的一件小事进行交流。可以交流一下这件物品你是怎么得来的,以及你喜欢它的原因。
(2)交流大家对物品的观察“新得”。通过观察,你对这个物品有了哪些新的了解?哪些特点让你感兴趣或觉得特别有意思?认真观察时,你能够产生哪些想象和联想?
交流观察心爱之物的体会和收获。
阅读例文
自由默读自己认为描写精彩的片段,边读边想:我观察物品时,该怎样抓住哪一特点把它介绍得细腻、生动?这些片段中哪些写法、语言值得我学习、借鉴?
交流:写写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阅读例文
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
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阅读例文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
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阅读例文
它小,就能轻易地
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
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片段练习
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选择自己心爱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进行细腻、生动的描写,注意展开想象和联想,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交流评改
选取细腻、生动的片段或句子读一读;
小组交流,进行评价;
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断,让描写的语言更细腻、更生动。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浏览课文《白鹭》《珍珠鸟》,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对心爱之物进行观察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有序衔接的。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
写哪几方面的内容?
按照什么顺序?
分几个自然段来写,题目是什么?
展示作品
内容具体,要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生动,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要衔接自然,文章结构要完整。
合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观察感悟与收获。
习作要求
范文赏析
我心爱的布娃娃
我喜欢的东西有很多,有可爱的小乌龟,有调皮的小仓鼠。但我最喜欢的是小猴子布娃娃。
  在我6岁的生日那年,妈妈带我去商场买生日礼物,那里的玩具很多,每个我都爱不释手。突然我看见了一个小猴子布娃娃。它有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像会说话似的,一对大大的耳朵,像一把小扇子。红红的嘴巴上面有一一个小小的鼻子,像一颗黑黑的豌豆。它全身是紫色的,毛绒绒的摸起来特别舒服。我看它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从此小猴子布娃娃有了一个主人,就是我。
对比引入,突出心爱
说明来历
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外形:眼睛、耳朵、鼻子
范文赏析
有一次,半夜弟弟突然发高烧了,爸爸妈妈急忙带着弟弟往医院赶,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我不敢一个人睡觉,害怕极了,心里想会不会有小偷撬门偷偷地进来呢?会不会有怪兽从床底下爬出来呢?会不会……我越想越害怕。缩成一团躲在被窝里簌簌发抖。我不敢关灯,只好开着灯,可我还是很害怕,吓得脸色苍白。于是我马上抱紧我的小猴子布娃娃,就像抱着妈妈一样。
小猴子布娃娃用它那黑溜溜的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小主人不要害怕,有我陪着你呢”。我这才不觉得害怕,在小猴子布娃娃的陪伴下,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蜜的梦
拟人
叙述具体事例
范文赏析
乡。从此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我都带着它睡觉,因为它给了我勇气。虽然它现在很旧了,但是我还是珍藏着它,希望它陪我度过每一天。
我爱我的小猴子布娃娃,它是我的心爱之物。
总结 抒情
课堂总结
本次习作围绕“我的心爱之物”,写出心爱之物的特点。在写之前,首先对自己的心爱之物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地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为下面的习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也可以学习、借鉴课文中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习作更富有文采。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
内容分析
1.做好观察记录。本次习作要求围绕“我的心爱之物”,写出心爱之物的特点。在写之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心爱之物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地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为下面的习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2.讨论总结。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描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这些优美的篇章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自己的习作更富有文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多角度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
2.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写出物品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写出心爱之物的来历,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过程与方法
认真审题,理清思路,写出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写作中培养有目的、多角度地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多角度观察,并能够采用合适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
教学难点
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多角度反复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2.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写出心爱之物的来历和特点,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玩具、新衣服等,想一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晒晒自己心爱的东西。(师相机板书:我的心爱之物)
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心爱的东西是什么。(它可以是你喜欢的玩具或身边的用品,确定写作对象)
【设计意图】在习作之前,通过让学生谈话交流,抓住“心爱”二字,把物品描绘得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促使学生在写作前表达明晰、条理清楚,为下文写作做好铺垫。
二、开展“我的心爱之物”观察活动。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自己观察或和小组内的同学合作观察,小组内交流,得出观察结果。
活动内容:观察自己的心爱之物 选择观察对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一种自己喜欢而且便于观察的东西,我的选择是______。
观察角度指导:可以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的特点,再想想“我”是怎么得到这个东西的。
观察方法:学习运用《白鹭》《珍珠鸟》等课文中的观察方法,要注意反复观察,根据物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时注意展开想象和联想,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观察所得更丰富。
记录观察所得:可以以表格、作文片段等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
活动交流准备 理自己的观察记录,思考如果和别人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内容值得交流?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向别人介绍。
查阅的相关资料
三、交流观察活动,感受心爱之物的可爱。
1.展示某小组对心爱之物的观察结果。
展示学生观察的结果,紧扣观察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评价观察目标的设定、观察活动的安排、观察活动的推进、观察成果的整理,从而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有目的、有针对性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2.交流观察心爱之物的体会和收获。
(1)选择观察物品中令你印象最深的一件小事进行交流。可以交流一下这件物品你是怎么得来的,以及你喜欢它的原因。
(2)交流大家对物品的观察“新得”。通过观察,你对这个物品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哪些特点让你感兴趣或觉得特别有意思?引导交流认真观察时,你能够产生哪些想象和联想?
【设计意图】展示自己对心爱之物的观察了解,突出心爱之物的外形特点,突出观察的顺序,这其实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写作;说说哪些特点让你感兴趣或觉得特别有意思,其实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情感融进去,有效解决写作的难点问题。
四、阅读例文,片段练习,学习细腻生动地描写。
(1)自主阅读教材,从学习写作的角度思考,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写写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3)看课件出示的三段文字,自由默读自己认为描写精彩的片段,边读边想,我观察物品时,该怎样抓住哪一特点把它介绍得细腻、生动?这些片段中哪些写法、语言值得我学习、借鉴?(小组交流)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3.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4)片段练习: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选择自己心爱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进行细腻、生动的描写,注意展开想象和联想,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选出描写细腻、生动、有创意、有个性的案例,供下一环节交流展示)
(5)交流评改:让学生读老师已经选取写得细腻、生动的片段或句子,组织调动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断,让描写的语言更细腻、更生动。
【设计意图】交流审题,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明确习作要求;教师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体会中感悟习作的写作方法。此环节教学,既是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又是对学生组织材料的一次训练。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充分展开联想把“物”写活,运用恰当的比喻、夸张和想象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传神。
2.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修改自己的习作,在修改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1.浏览课文《白鹭》《珍珠鸟》,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对心爱之物进行观察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有序衔接的。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确定表达顺序)
2.根据自己观察记录的内容,构思:写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分几个自然段来写?取个什么题目?(小组、同桌商量)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先及时帮扶偏弱的学生尽快打开思路,动笔习作。再去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从选材、命题、表达顺序、细节描写、分段表述、段与段的衔接、书写等方面去寻找),点评鼓励。
【设计意图】再次联系本单元所学的课文,指导学生学会有顺序地表达,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清楚、完整地反映事情发展的过程。这样,可以使作文写得条理清楚、前后贯通、语意明白。
二、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1.学生自读自改。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不满意的地方修改过来。
评价要求:
1.内容要具体,要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生动,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2.要衔接自然,文章结构要完整。
3.文中要合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观察感悟与收获。
2.赏评佳作。(请作者上台朗读,大家共赏)
要求:写得好还要读得好,听的同学请边听边把你觉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做下记录,在点评的时候要有理有据。从选材、命题、表达顺序、细节描写、分段表述、段与段的衔接、书写等方面去展示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还有哪些修改建议?
3.再次自己修改或与同桌交换修改作文,共同提高。针对你刚才的收获,你想从哪个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静下心来,默读修改。
【设计意图】文章在完成初稿后需要不厌其烦地修改。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修改自己的习作会更加有信心,总结别人习作中的优点,博采众长,这也是习作中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三、课外延伸,享受成功。
在班级内举办习作展览,出一期习作专栏“我的心爱之物”,贴上习作和图片,和同学分享。
范文赏析:
我心爱的布娃娃
我喜欢的东西有很多,有可爱的小乌龟,有调皮的小仓鼠。但我最喜欢的是小猴子布娃娃。
在我6岁的生日那年,妈妈带我去商场买生日礼物,那里的玩具很多,每个我都爱不释手。突然我看见了一个小猴子布娃娃。它有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像会说话似的,一对大大的耳朵,像一把小扇子。红红的嘴巴上面有一一个小小的鼻子,像一颗黑黑的豌豆。它全身是紫色的,毛绒绒的摸起来特别舒服。我看它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从此小猴子布娃娃有了一个主人,就是我。
有一次,半夜弟弟突然发高烧了,爸爸妈妈急忙带着弟弟往医院赶,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我不敢一个人睡觉,害怕极了,心里想会不会有小偷撬门偷偷地进来呢?会不会有怪兽从床底下爬出来呢?会不会……我越想越害怕。缩成一团躲在被窝里簌簌发抖。我不敢关灯,只好开着灯,可我还是很害怕,吓得脸色苍白。于是我马上抱紧我的小猴子布娃娃,就像抱着妈妈一样。
小猴子布娃娃用它那黑溜溜的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小主人不要害怕,有我陪着你呢”。我这才不觉得害怕,在小猴子布娃娃的陪伴下,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从此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我都带着它睡觉,因为它给了我勇气。虽然它现在很旧了,但是我还是珍藏着它,希望它陪我度过每一天。
我爱我的小猴子布娃娃,它是我的心爱之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优秀习作评选,体验写作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引导学生学会在作文中插入图片,进一步美化自己的作文,做到图文并茂,保持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1.强化规范习作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目的地进行多角度反复观察,并能够采用合适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作为习作前体验活动训练的核心,重视学生设计观察活动、实施观察活动、整理观察所得的全过程,并在课堂上多角度展示交流,推进对观察过程中三个维度的评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有目的、有计划观察的能力。运用细腻、生动描写的方法,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成一篇习作,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并注意运用承上启下等方式写好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作文训练的重点。
2.采用片段训练和成篇训练两步走的方式,并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接轨,充分利用本单元教材的写作优势,读写结合,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模仿迁移与创新并举,既有效地落实了写法训练,又不至于给学生造成写作的束缚。
3.习作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在这节课中,我抓住习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不同的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