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精品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秋天》精品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5 08:4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决胜学案
(本学案按课编排,每课分为快乐晨读、课前预学、品读鉴赏、课堂小结四部分,各部分均有详细参考答案。高度突出教学的“有效、高效”的特点。重点突出,难点轻松化解。随堂练习能夯实基础,起到及时检测、反馈、矫正作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6026.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14 秋 天
快乐晨读
客亭
杜 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赏析]本诗是描写江南水乡清晨的佳句。诗句朴实明快、清丽自然,却意境深邃,韵味悠长。这其中有动有静,有远景有近景,有空中有地面:清晨,曙色抹亮了秋窗,树叶在秋风中飒飒飘舞。初升的太阳给晨雾缭绕的层峦叠嶂披上了赭红色的衣衫,清澈的江水悄无声息地向东流去,掩映在烟波浩渺之中——多么清秀美丽的江南秋晓。
课前预学
一、走近作者
何其芳(1912 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散文集《__________》,获1936年《大公报》的奖金。作品还有诗集《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等。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2.辨清字形
三、初步感知
1.为什么说这首诗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3.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本探究
1.品析讨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在句中的妙处。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一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鉴赏
清静、清远、清甜、清新的氛围
在《秋天》里,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新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清新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新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不和谐地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新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
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描写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充满诗意的乡村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
【课前预学】
一、诗人 评论家 画梦录 夜歌 星火集
二、2.蟋 悉 涸 固
【合作探究】
三、1.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草野更寥阔;溪水枯涸、更清洌,暗示这是在秋天。
2.由远及近的顺序。
3.松弛闲静、宁静悠远。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1.(1)“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清静润泽的声像画面。
(2)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满诗情画意。以问句出现,语言摇曳多姿。“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牧羊女”可曾见过“栖息在农家里”“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笛声是否表达过、勾起过少女的情怀?
她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
2.“草野”在秋天到处是一片枯黄,本来就显得空旷、广阔,加之蟋蟀的呜叫,更显得孤寂、开阔。这里诗人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写出了秋天特有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