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精品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散文诗两首》精品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5 09:1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决胜学案
(本学案按课编排,每课分为快乐晨读、课前预学、品读鉴赏、课堂小结四部分,各部分均有详细参考答案。高度突出教学的“有效、高效”的特点。重点突出,难点轻松化解。随堂练习能夯实基础,起到及时检测、反馈、矫正作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6026.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24.散文诗两首
快乐晨读
晒旧衣
[清]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赏析]此诗不写母亲如何缝制衣服,而从自己珍藏母亲缝制的绨袍着笔:珍藏时间久长,破旧而余温尚存,重缝不拆旧针线。通过写对旧衣的珍重表现了对慈母的怀念和敬爱,也从侧面讴歌了母爱的深厚。
课前预学
一、走近作者
泰戈尔(18 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___》,剧本《邮局》《___________》,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___________》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1999),现代___________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____________,福建长乐人。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_____________》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__________》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永,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匿笑(nì) 衍( ) 姊妹( )
2.辨清字形
3.理解词义
祷告 花瑞 适意
祷告 :向神祈求保佑。
__________:花的瑞气。
__________:舒适。
合作探究
三、初步感知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三个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本探究
1.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鉴赏
母子之情的赞歌
——《金色花》赏析
印度诗人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漂亮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儿童的纯真、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这母爱的光辉。
诗人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开头,让读者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随着作者一起翱翔。在翱翔中看见了一幅充满温馨、和谐、欢乐的漂亮图画,图中洋溢着真、善、美。诗人有力地塑造“金色花”这一意象,把孩子的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诗中描写了“妈妈”的一系列活动:工作、沐浴、祷告、读书、拿灯到牛棚去、讲故事等。她的活动始终贯穿着孩子的生活,诗人在诗中间接地描写了“妈妈”和孩子始终在一起,妈妈始终能够牵挂着孩子。从侧面烘托出伟大的母爱。
而“我”呢?在母爱的感召下,对母亲也有着深深的眷恋,想报答母爱,而且是不图回报的。比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静静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我对妈妈的依恋、关爱之情。当“妈妈”走到做祷告的庭院时,“我”散发清香却不让她知道;当“妈妈”看书时,“我”又将小小的影子投在书页上,让妈妈看书不累。这些都体现了我对妈妈的一种无私的关爱。整首诗歌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成,富有童趣。它是一首清新隽永的诗歌,语言朴实自然,通俗易懂。在平淡的语言中将家庭之爱、母子之情表现得真挚动人。
《荷叶母亲》赏析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园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地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被雨打风吹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呢。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课堂小结
金色花
泰戈尔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荷叶母亲
冰 心
《荷叶母亲》借景写人,托荷赞母,以荷叶为给莲遮蔽风雨喻母亲为儿女荫蔽人生风雨,歌颂了伟大圣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
参考答案
【课前预学】
一、戈拉 红夹竹桃 飞鸟集 散文 谢婉莹 斯人独憔悴 春水
二、1.yǎn zǐ luò là 2.蓬 篷3.花瑞 适意
【合作探究】
三、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2.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总是瞒着妈妈。
3.三个场景: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
4.三种情绪:烦闷—一一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去。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四、1.诗的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孩子不见了,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自然又惊又喜,嗔怪孩子。嗔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爱。
2.“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博大无边,“心中的雨点”指人生的风雨坎坷,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坎坷磨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