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决胜学案
(本学案按课编排,每课分为快乐晨读、课前预学、品读鉴赏、课堂小结四部分,各部分均有详细参考答案。高度突出教学的“有效、高效”的特点。重点突出,难点轻松化解。随堂练习能夯实基础,起到及时检测、反馈、矫正作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6026.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25.《世说新语》两则
快乐晨读
春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该诗写春雪,独有一番细腻深微的审美意趣。诗人借鉴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意,拟雪为花,进而拟雪为人,说白雪都嫌百花盛开的春色来得,太迟了,已经等不了了,纷纷扬扬,穿树飞花,竟然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花春意。诗人对春雪飞花不是怅惘、遗憾,而是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最后两句的妙处,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课前预学
一、走近作者
刘义庆( 403-444),南朝宋_______________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二、《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由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著的,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逸事,以短篇为主。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意味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雪骤(zhòu) 无奕女( ) 陈寔( ) 谢道韫( ) 尊君在不( )
2.理解词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离开。乃:才)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委:丢下,舍弃)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顾:回头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集会)
3.通假字
尊君在不(通“否”)
4.词类活用
(1)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2)友人惭(形容词作动词,感到惭愧)
5.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陈太丘与友期
(3)太丘舍去
(4)下车引之
(5)入门不顾
合作探究
四、初步感知
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太丘的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本探究
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方抓住了友人的哪两点进行了斥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鉴赏
言为心声
陈太丘的朋友失约,于是陈太丘离开了,可是月朋友得知陈太丘已经离开后,不去想自己的过失,反而当着太丘儿子的面大骂其父“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语言粗野,不堪入耳,他的无礼与粗鄙跃然纸上。无疑,客人对父亲的谩骂引起了陈元方极度的反感,而元方不以谩骂还客人以谩骂,不以粗鄙还客人以粗鄙,他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好一个“无信”“无礼”,仅仅23个字,元方把客人的辫子揪得死死的,扯得生痛生痛的!元方的有理有据、义正词严、掷地有声,使得对方理屈词穷、心生惭愧之意;也让文章有着已闻其声、已见其人的强烈的艺术效果,痛快之极,酣畅之至!在为元方喝彩之余,同时又引起我们的深思: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方正!
由此可见,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的心底。或内心毒辣,或心细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或粗俗野蛮,或机智聪明,都可在人物语言中体现出来。
课堂小结
咏 雪
“咏雪”即歌咏白雪、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文章通过写谢朗与谢道韫对雪的不同比喻,赞扬了谢道韫的聪明过人。
陈太丘与友期
本文通过记叙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明,同时也借元方的责客语,从反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课前预学】
一、文学
三、1.yì shí yùn fǒu chà chā chāi cī shě shè
【合作探究】
四、1.示例一:“撒盐空中”好。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好。
示例二:用“柳絮因风起”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词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仪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的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点。
五、1.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2.无信、无礼,即信用和礼貌。从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他父亲。友人在两个方面都站不住脚,无信又无礼,被驳得哑口无言,只好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