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精品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文档属性

名称 《女娲造人》精品学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25 09:2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决胜学案
(本学案按课编排,每课分为快乐晨读、课前预学、品读鉴赏、课堂小结四部分,各部分均有详细参考答案。高度突出教学的“有效、高效”的特点。重点突出,难点轻松化解。随堂练习能夯实基础,起到及时检测、反馈、矫正作用。)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http://news.21cnjy.com/A/130/106/V46026.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28.女娲造人
快乐晨读
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雨果
想象力是能动的知识,是创造力和智慧的必要背景。
——赵鑫珊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为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课前预学
一、走近作者
袁珂,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他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______________》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之后,又先后撰写了《中国考代神话》《中国神话选》 <中国传说故事》《神异篇》等20多部著作。其作品被多个国家选人中学课本。
二、关于神话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他们把自然力神化、人格化,在幻想中不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其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三、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女娲(wā) 掘起( ) 掺和( ) 捏成( ) 浑黄( )
2.辨清字形
3.理解词义
女娲 疲倦不堪 绵延 澄澈 踪迹 兴高采烈
女娲 :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仙。
_________:清澈透明。
_________:行动所留的痕迹。
_________:延续不断。
_________:兴致高,精神足。
_________:十分疲倦。
合作探究
四、初步感知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娲是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本探究
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多次提到人类诞生之后称女娲为“妈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特殊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鉴赏
典型的人物形象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
课堂小结
课文详细地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妤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参考答案
【课前预学】
一、中国古代神话
三、1.jué chān niē hún 2.神 绅 伸 概 溉 慨
3.澄澈 踪 迹 绵 延 兴高采烈 疲倦不堪
【合作探究】
四、1.非常孤独,想让天地间生气蓬勃起来。
2.用两种方法:一、团土成人;二、拉藤溅泥。第一种方法使女娲疲倦不堪,第二种方法简单省事,能造出更多的人。
3.分为男女,婚配育人。
五、1.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作出科学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释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如果没有了这种想象,还会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创造力,仍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
2.女娲是神,更是人,神性与人性在女娲身上得到高度的统一。女娲的慈爱、辛劳与不懈努力正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她充满生命活力与母性,有着母亲的喜和忧。
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这种崇高的母爱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所以作者要将女娲塑造成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的形象来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