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本节课教学任务:
任务一: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上)
任务二: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下)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公园里有很多大人带着小朋友玩。孙宇发现很多小朋友在草地、山坡等地玩累了需要休息时,很难在附近找到适合他们坐的椅子有的小朋友直接坐在地上或者石头上,既不卫生也不健康。由此,孙宇想为小朋友们设计一款在户外活动时携带方便的小凳
讨论:
孙宇发现了什么问题?
产生了什么需求?
1.发现与明确问题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我们今天从最简单的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开始,来了解设计过程的基本环节。
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课时)
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问题开始,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
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
2.自重轻、体积小,便于携带
3.制作成本不高于5元
4.承重不低于25kg
“设计要求”包括的内容有:
⑴ 功能;
⑵ 外形、材料、结构等要求;
⑶ 完成时间、成本等;
⑷ 反映的文化内涵。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2.制定设计方案
应明确:
a.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b.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用户调查
查阅图书
专家咨询
浏览互联网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1)收集有关各类凳子的资料
(2)收集各类便携、折叠等凳子的资料
(3)查阅人机工程学的有关资料
(4)在幼儿园和小学收集凳子的尺寸资料
(5)访问木工师傅,了解制作凳子的经验
(6)观看有关手工生产和机械化生产的音像资料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
如: 对于小凳子要解决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便 于携带等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课时)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材料
轻质材料
易加工材料
废旧材料
结构
扩大支撑面
榫接连接
插接连接
便携
缩小体积
可拆卸式
可折叠式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材料
结构
连接方式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如何在相互牵制的复杂环境中作出选择
?
权衡利弊
尽可能多的设想
综合考虑作出选择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课时)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最具挑战性环节,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挖掘创造潜力,提出多个设想。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为了使设计想法具体化,一般会用草图来表示。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方案A:采用瓦楞纸材料的方案草图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方案B:采用木板、木棍材料的方案草图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方案C:采用五夹板材料的方案草图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方案D:采用其他材料的方案草图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课时)
1.收集信息
2.设计分析
3.方案构思
4.方案呈现
5.方案筛选
适合批量生产
加工简便
成本较低
重量合适
足够牢固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3.制作模型或原型
(1)绘制图样(三视图)
(2)制作模型或者原型(缩小\简化)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4.测试、评估及优化
(1)测试:
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承重、稳定性)
(2)评估:
对各个方案的结构稳固、造型、制作难度、自重、体积、携带、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孙宇等同学为了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根据设计要求分别对C1,C2,C3三个小板凳进行测试。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3)优化:
分析测试和评估的具体记录,同时听取用户、专家等的意见进行改正。
(增加结构强度、美化外观)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更好地使用产品,需要《使用说明书》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编写产品说明书
正确使用和维护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便携式小凳的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
本产品是一款专门为小朋友外出活动设计的便携式小凳。
它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拆卸、组装的方法简单。
产品构成
中空式凳面,凳脚板(两块)。
技术指标
凳子高度:16.5cm
凳子质量:350g
凳子面积:432cm2
使用方法
先将两块凳脚板从凳面中取出,然后对准插缝,将它们插
接起来,再将插接好的凳脚板插入凳面的槽缝中,并用手
或其他物体使凳脚板与凳面完全贴紧。
注意事项
(1)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拆卸,将凳脚板放回中空的盒式凳面内
(2)勿将过重的物体(大于42kg)放置在小凳上,以免将凳面弯曲
变形
(3)避免小凳长时间日晒雨淋,以防材料暴裂或受潮
适用范围
5~9岁的儿童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设计过程示意图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定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或原型
测试、评估及优化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设计中有些步骤之间可能出现一定的循环.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学生作品欣赏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学生设计作品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学生设计作品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创意椅子集锦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素养提升1】小明设计的可折叠台灯,制作的模型如图甲所示,经过考虑后,改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他现在处于( )
A.明确问题阶段
B.方案筛选阶段
C.评价优化阶段
D.维护保养阶段
C
对设计方案的改进属于测试、评价及优化阶段
甲
乙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素养提升2】在设计台灯的过程中,小明需要对台灯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分析,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台灯的主要功能是照明,需要选择质量好的灯泡
B.台灯灯罩部分主要起美观作用
C.电源开关方式的选择要注意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D.设计时要考虑各部分使用何种材料
B
台灯灯罩主要起到聚集灯光,遮挡灯泡灰尘等作用,美观是次要作用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2课时)
【素养提升3】从稳定性和实用性考虑,下列关于小板凳的设计方案中,最好的是( )
D
三、设计的一般过程(第1课时)
【素养提升4】在设计的过程中,孙宇等同学用草图的形式将多个设计想法表达出来,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可判断孙宇等同学进行的设计步骤是( )
A.制作模型
B.设计分析
C.方案构思
D.方案呈现
D
将设计方案具体化的过程属于方案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