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小结与思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小结与思考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2 21:1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会灵活运用学过的5种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复习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推导三角形全等有了更多的手段,所以会灵活运用学过的5种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最基本的能力,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复习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推导三角形全等有了更多的手段,所以会灵活运用学过的5种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最基本的能力,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课程标准目标分解
行 为 表 现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学生前备经验
核 心 概 念 行 为 动 词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选择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巩固 复习 准确地 无
灵活选择5种方法证明 证明 探索 准确地 有
教学目标
80%的学生能会灵活运用学过的5种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先学感知(学生在家先学,可借平台微视频) 自学要求:阅读书本,将你认为的重点画下来,存在疑惑的地方及时标记下来. 二、早课任务: 1.早课互阅(3分钟) 批改家庭作业和先学作业,错题标注 要求:(1)1号2号互批 、3号4号互批 5号6号互批; (2)安静有序 (3)及时标注 2.合作互助(6分钟) 1.两两结对,交流先学成果,并互相解决先学中出现的问题.(1号与2号、3号与4号、5号与6号) 2.小组组长组织讨论,解决结对讨论的遗留问题. 3.要求:将小组解决不了的和错误较多的问题写在问题本上. 三、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 四、释疑梳理 一、先学检测 1.如图,∠ABD=∠CDB,要证明出△ABD≌△CDB, (1)要直接根据SAS判定,可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直接根据ASA判定,可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直接根据AAS判定,可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ABD=∠CDB改为∠A=∠C=90°,要直接根据HL判定,可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填空(填写:SSS,SAS,ASA或AAS) (1)已知BD=CE,CD=BE,利用_______可以判定△BCD≌△CBE; (2)已知AD=AE,∠ADB=∠AEC,利用__可以判定△ABD≌△ACE. (3)已知OE=OD,OB=OC,利用_______可以判定△BOE≌△COD. 3.如图,∠A=∠B,∠1=∠2,EA=EB,你能证明AC=BD吗 4.如图,点C、F在AD上,且AF=DC,AB=DE,∠A=∠D,你能证明BC‖EF吗 5. 如图,AB=CD,DF⊥AC于F,BE⊥AC于E,DF=BE,求证:AF=CE. 6.已知:如图,CE⊥AB,BF⊥AC,CE与BF相交于D,且BD=CD.求证:D点在∠BAC的平分线上. 【设计意图】 由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全等的判定条件. ※【课内研学】※ 7. 已知:∠1=∠2,∠B=∠C,AB =AC,D、A、E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D =AE,∠D =∠E. 8. 如图,∠ABC=90°,AB=BC,D为AC上一点,分别过A、C作BD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 求证:EF=CF -AE. 七、互帮释疑 1.方法:(1)学科组长组织互阅并统计本组共性错题; (2)同组内按照顺时针方向结对交换互阅; (3)对照出示的标准答案用红笔批阅后交换,各自订正错题. 2.要求:安静有序;订正错题遇到困难的同学将信息沟通拍红色面朝讲台,寻求老师和同伴的帮助. 2.方法: (1)组内“知者”帮助“惑者”释疑。 (2)遇到组内共性错误时,翻红牌寻求老师或者异组“知者”释疑. 3.要求:各组以“听讲式”听取主讲人释疑. 九、课内测学 9.如图,AC⊥AB,BD⊥AB,CE⊥DE,CE = DE . 求证:AC+BD = AB. 10.已知:如图,AB=CD,AD=BC,P为AC上任一点,过P的直线分别交AD、CB的延长线于E、F. (1) 试说明△ABC≌△CDA; (2)请问∠E=∠F吗?说明你的理由; (3)若P是AC的中点,试说明DE=BF. 十、知识建网 【设计意图:自我反思,交流、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