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重点高中提前招生复习学案4:声(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重点高中提前招生复习学案4:声(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2 14:17: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理部分--------04声
1、发声频率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很多性质有关。若发声体是固体振动发生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发出声音的频率就会低一些。如果发声体像琴弦一样,那么发声频率的高低跟弦的张紧程度有关,拉得紧些发声频率就高。如果是气体发声,那么气体柱的长度会影响发声的频率,气体柱越长,发声的频率就越低。另外频率的高低还跟材质有关,材质钢性强的发声体的频率高一些。21·世纪*教育网
2、声音还有很多性质。声音的强弱(响度)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在音频文件中它表现为音量。声音的传播速度跟声音频率无关,一般由媒介的性质决定。由于反射和吸收,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有能量损耗,医生用听诊器就很好地减小了声音能量的传播损失。各种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出处:21教育名师】
3、我们知道声音是一种振动,一种周期性的运动,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之为周期,一般用T 表示。振动频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通常用 表示,显然 =,所以周期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振动的频率和声音的声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如果这个声源发声时在靠近接收者,那么原来周期时间是T 的一段声音传播到接收者耳朵里时,接收到的周期时间将缩短一些,声音周期短一些,声音频率就会升高一些。反之,如果声源发声时在远离接收者,那么接收到的周期时间将伸长,声音周期变长,声音频率降低。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种经验:当一列鸣着汽笛的火车远离某观察者时,他会发现火车汽笛的音调变低,反之音调听起来就变高,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这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多普勒于1842年首先发现的。
不仅如此,光波也具有多普勒效应,如果恒星远离我们而去,则它的光谱线频率变低,光颜色向红光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如果恒星朝向我们运动,光的谱线就向紫光方向移动,称为蓝移(或紫移)。
6、光的多普勒效应使人们多了一种了解遥远天体的方法。1929年哈勃根据光谱红移总结出著名的哈勃定律:星系的远离速度。与距地球的距离r 成正比,即v= Hr , H为哈勃常数。根据哈勃定律和后来更多天体红移的测定,人们相信宇宙在长时间内一直在膨胀,物质密度一直在变小。由此推知,宇宙结构在某一时刻前是不存在的,它只能是演化的产物。因1948年伽莫夫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在蜻蜓翅膀末端的前缘,会看到有一块加厚而发暗的色素斑,生物学上它被称为“翅痣”如图所示,它的作用可能是(  )
A.吸收太阳的光能,产生飞行的动力
B.发出超声波,通过吸收反射波辨别方位,给蜻蜓的飞行导航
C.调整翅膀的振动,减弱飞行过程中翅膀上的有害振动
D.就像人的眼睛一样,通过吸收红外线,来获取外界的信息
知识点2、声音的三个特征
2、音乐厅正在开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知识点3、噪声
3、图为青岛二中校园内照片
(1)图中有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2)图中有限速标志,按此规定,汽车在学校沿环路行驶1km至少需要多少秒?
知识点4、次声波、超声波和它们的应用
4、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的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日本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次声波/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为了延长生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失,当身体出汗时,应用布、纸等擦干身上的汗水,避免汗水  (填一物态变化)吸收人的  。
1、邮局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 B.能很好地反射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使声音传播速度变慢
2、北京奥运会上的花样游泳运动员,由于在水面上、下都能听到音乐指令,从而以其优美的舞姿、随音乐节拍而精确完成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了体育之美。关于运动员在水下是如何接收到音乐指令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仅在水面以上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运动员听到的声音比水面上大
B.仅在水面以下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上时,运动员听到的声音比水面下小
C.运动员通过无线耳机,接收来自控制室的电磁波信号,运动员水面上、水面下听到声音一样大
D.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如果音箱播放音量一样大,运动员在水面以下,听到更大声的音乐
3、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击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米/秒、1500米/秒和340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4、小明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某一根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判断,当琴弦发音频率为440Hz时,它的弦长为  ;当音名是B时,琴弦发音频率为   。小明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1·cn·jy·com
音名 中央C1 D2 E3 F4 G5 A6 B7 Cī
唱名(C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528
弦长 l l l l l l l
5、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落到地上,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如图)。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找来了刻度尺和秒表,首先量出水管口到地面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注:如n=4时,即小刚听到4声水滴声,则水滴在时间t内一共经过的路程为3h)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刚测得h=1m,当数到n=19时秒表示数t=9s,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   ______m/s。
(2)利用听到的水滴声数n、水龙头离开地面的高度h、以及一共所需的时间t这三个测量值,来表示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v=  。
(3)小刚为了进一步找出水滴下落的时间t和下落高度h、速度v的关系,又查阅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请你帮助小刚继续完成以下的工作;
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运动水滴下落5s时的速度为  m/s。
②根据上述数据,归纳出运动距高s与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   。
运动时间t(s) 1 2 3 4 …
时间的平方(t2) 1 4 9 16 …
运动速度v(m/s) 10 20 30 40 …
运动距离s(m) 5 20 45 80
1.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们是否采到了蜜。这是由于蜜蜂在带蜜和不带蜜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的方向
2.即将进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若列车的速度为v1,空气中的声速为 v2,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为(  )21*cnjy*com
A. B. C. D.t
3.往热水瓶里灌水,热水瓶在被灌满的过程中,从热水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始终不变 D.忽高忽低
4.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21cnjy.com
A.音调 响度 B.音色 响度
C.音色 音调 D.音色 音调 响度
5.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6.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峭壁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钟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速度为340米/秒,则火车的行驶速度为   米/秒。21*cnjy*com
7.射电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波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光学反射望远镜相似。射电望远镜接收的射电波是   (选填“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射电望远镜的工作时段是   (选填“只能白天工作”、“只能夜晚工作”、“只能在晴朗的天气工作”、“可以全天候工作”)。
8.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1)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
   (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   (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9.演绎式探究:
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1=v0+a(t﹣t0),其中vt表示温度为t时的声速,t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0表示温度为t0时的声速,a为温度系数。
序号 液体 t0(℃) v0(m s﹣1) a(m s﹣1 C﹣1)
1 水 25 1500 2.5
2 甘油 20 1923 ﹣1.8
3 水银 20 1452 ﹣0.46
4 酒精 20 1180 ﹣3.6
(1)根据资料和表可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的关系是: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是酒精、水和水银中声速随温度变化图象,其中   (a或b或c)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2-1-c-n-j-y
(3)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某次测量时水温为5℃,声呐发出声音2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   。【来源:21cnj*y.co*m】
(4)为了安全,列车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列车速度为20m/s,司机在鸣笛2s后听到从隧道口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   _________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0汽车的废气离开引擎时压力很大,如果让它直接排出去,将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因此需要安装消音器,如图是汽车消音器的剖面图,它里面排列着许多网眼的金属隔音盘,当汽车废气从排气总管进入消音器,经过隔音盘从排气管排出后,废气产生的声音就很小了,其消音的原理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理部分--------04声
1、发声频率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很多性质有关。若发声体是固体振动发生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发出声音的频率就会低一些。如果发声体像琴弦一样,那么发声频率的高低跟弦的张紧程度有关,拉得紧些发声频率就高。如果是气体发声,那么气体柱的长度会影响发声的频率,气体柱越长,发声的频率就越低。另外频率的高低还跟材质有关,材质钢性强的发声体的频率高一些。21·世纪*教育网
2、声音还有很多性质。声音的强弱(响度)是由声波的振幅决定的,在音频文件中它表现为音量。声音的传播速度跟声音频率无关,一般由媒介的性质决定。由于反射和吸收,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有能量损耗,医生用听诊器就很好地减小了声音能量的传播损失。各种消声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出处:21教育名师】
3、我们知道声音是一种振动,一种周期性的运动,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之为周期,一般用T 表示。振动频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通常用 表示,显然 =,所以周期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振动的频率和声音的声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如果这个声源发声时在靠近接收者,那么原来周期时间是T 的一段声音传播到接收者耳朵里时,接收到的周期时间将缩短一些,声音周期短一些,声音频率就会升高一些。反之,如果声源发声时在远离接收者,那么接收到的周期时间将伸长,声音周期变长,声音频率降低。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种经验:当一列鸣着汽笛的火车远离某观察者时,他会发现火车汽笛的音调变低,反之音调听起来就变高,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这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多普勒于1842年首先发现的。
不仅如此,光波也具有多普勒效应,如果恒星远离我们而去,则它的光谱线频率变低,光颜色向红光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如果恒星朝向我们运动,光的谱线就向紫光方向移动,称为蓝移(或紫移)。
6、光的多普勒效应使人们多了一种了解遥远天体的方法。1929年哈勃根据光谱红移总结出著名的哈勃定律:星系的远离速度。与距地球的距离r 成正比,即v= Hr , H为哈勃常数。根据哈勃定律和后来更多天体红移的测定,人们相信宇宙在长时间内一直在膨胀,物质密度一直在变小。由此推知,宇宙结构在某一时刻前是不存在的,它只能是演化的产物。因1948年伽莫夫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在蜻蜓翅膀末端的前缘,会看到有一块加厚而发暗的色素斑,生物学上它被称为“翅痣”如图所示,它的作用可能是(  )
A.吸收太阳的光能,产生飞行的动力
B.发出超声波,通过吸收反射波辨别方位,给蜻蜓的飞行导航
C.调整翅膀的振动,减弱飞行过程中翅膀上的有害振动
D.就像人的眼睛一样,通过吸收红外线,来获取外界的信息
【解答】解:蜻蜓前进的时候,翅膀受到空气的阻力,假如前面没有一块较有质量的东西顶住,这种阻力就是使翅膀向后弯曲,它就难以控制平衡,而且这样对于单薄的翅膀破坏性更大。所以翅痣的作用是调整翅膀的振动,减弱飞行过程中翅膀上的有害振动,C正确。
故选:C。
知识点2、声音的三个特征
2、音乐厅正在开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解答】解:(1)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
男中音的声音比女高音的声音大,响度大。
女高音比男中音声音高,音调高。
(2)人有双耳,都能感知声音,所以在双耳效应的作用下,感知到的声音具有立体感。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双耳。
知识点3、噪声
3、图为青岛二中校园内照片
(1)图中有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2)图中有限速标志,按此规定,汽车在学校沿环路行驶1km至少需要多少秒?
【解答】解:(1)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其中禁鸣标志是在声源处,即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2)图中“20”是汽车的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最大的速度不能超过20km/h;
由v=可得,按此规定,汽车在学校沿环路行驶1km至少需要的时间:
t===0.05h=180s。
答:(1)禁鸣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2)按此规定,汽车在学校沿环路行驶1km至少需要180s。
知识点4、次声波、超声波和它们的应用
4、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的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日本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次声波/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为了延长生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失,当身体出汗时,应用布、纸等擦干身上的汗水,避免汗水  (填一物态变化)吸收人的  。
【解答】解:(1)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我们感知不到;
(2)当身体出汗时,汗水可以发生汽化(蒸发),吸收热量变为水蒸气。
故答案为:次声波;汽化(蒸发);热量。
1、邮局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 B.能很好地反射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使声音传播速度变慢
【解答】解:电话亭用玻璃制成,是由于玻璃表面光滑,不易于吸收声音,是声音的优良反射体,这样传到电话亭外面的声音较少,起到了良好的隔音效果。
故选:B。
2、北京奥运会上的花样游泳运动员,由于在水面上、下都能听到音乐指令,从而以其优美的舞姿、随音乐节拍而精确完成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了体育之美。关于运动员在水下是如何接收到音乐指令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仅在水面以上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运动员听到的声音比水面上大
B.仅在水面以下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上时,运动员听到的声音比水面下小
C.运动员通过无线耳机,接收来自控制室的电磁波信号,运动员水面上、水面下听到声音一样大
D.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如果音箱播放音量一样大,运动员在水面以下,听到更大声的音乐
【解答】解:在花样游泳比赛中,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以下都放有音箱,运动员的头部无论是在水面以上还是在水面以下,都能听到清晰的音乐声;且声音的水中的传播效果比在空气中的传播效果好,所以运动员在水面以下,听到更大声的音乐。
故选:D。
3、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击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米/秒、1500米/秒和340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解答】解:声音在铁、水、空气中传播18m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t1===0.003s;
t2===0.012s;
t3===0.053s。
由三次时间比较可以看出,相差不到0.1s,所以人耳是分辨不出来的,只能听到混在一起的一次声音。
故选:A。
4、小明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某一根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判断,当琴弦发音频率为440Hz时,它的弦长为  ;当音名是B时,琴弦发音频率为   。小明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1·cn·jy·com
音名 中央C1 D2 E3 F4 G5 A6 B7 Cī
唱名(C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528
弦长 l l l l l l l
【解答】解: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据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近似成反比。
①对于中央C和B有:=,所以,频率一行第7格的数值为:f7===495Hz;
②对于中央C和A有:=,故弦长一行第6格的数值为:L6===L;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对于某一根琴弦,弦长越长,频率越低。
故答案为:L;495Hz;对于某一根琴弦,弦长越长,频率越低。
5、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落到地上,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如图)。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找来了刻度尺和秒表,首先量出水管口到地面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注:如n=4时,即小刚听到4声水滴声,则水滴在时间t内一共经过的路程为3h)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刚测得h=1m,当数到n=19时秒表示数t=9s,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   m/s。
(2)利用听到的水滴声数n、水龙头离开地面的高度h、以及一共所需的时间t这三个测量值,来表示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v=  。
(3)小刚为了进一步找出水滴下落的时间t和下落高度h、速度v的关系,又查阅相关资料,获得了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请你帮助小刚继续完成以下的工作;
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运动水滴下落5s时的速度为  m/s。
②根据上述数据,归纳出运动距高s与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   。
运动时间t(s) 1 2 3 4 …
时间的平方(t2) 1 4 9 16 …
运动速度v(m/s) 10 20 30 40 …
运动距离s(m) 5 20 45 80
【解答】解:(1)水滴的平均速度:v′===2m/s;
(2)n滴水所经过的路程为s=(n﹣1)h,所用时间为t,水滴的平均速度:v=;
(3)①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滴的速度v与下落时间t成正比,比值是10m/s2,则t=5s时的速度v=10m/s2×5s=50m/s;www.21-cn-jy.com
②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滴运动距离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比值是5m/s2,故水滴运动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为:s=5m/s2×t2。2·1·c·n·j·y
故答案为:(1)2;(2);(3)①50;②s=5m/s2×t2。
1.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们是否采到了蜜。这是由于蜜蜂在带蜜和不带蜜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的方向
【解答】解:因为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时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所以蜜蜂在不带花蜜飞行时比带花蜜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频率大,发出的音调高,有经验的养蜂人可以通过听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来判断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故选:B。
2.即将进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若列车的速度为v1,空气中的声速为 v2,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为(  )21*cnjy*com
A. B. C. D.t
【解答】解:
设鸣号时列车与站台上人的距离为s,鸣号期间车走的路程为s1,
则鸣号结束时车到人的距离为:
s2=s﹣s1=s﹣v1t,﹣﹣﹣﹣﹣﹣﹣﹣﹣﹣①
由v=可得,最初发出声音的传播时间:
t0=,﹣﹣﹣﹣﹣﹣﹣﹣﹣﹣﹣②
最后发出声音的传播时间:
t1==,﹣﹣﹣﹣﹣﹣﹣﹣﹣﹣﹣③
则从鸣号开始到人听到声音结束用的总时间:
t总=t+t1=t+,﹣﹣﹣﹣﹣﹣﹣﹣④
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
t′=t总﹣t0=t+﹣=。
故选:A。
3.往热水瓶里灌水,热水瓶在被灌满的过程中,从热水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始终不变 D.忽高忽低
【解答】解: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因此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故选:A。
4.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21cnjy.com
A.音调 响度 B.音色 响度
C.音色 音调 D.音色 音调 响度
【解答】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www-2-1-cnjy-com
故选:A。
5.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解答】解:AD、听诊器是为了减小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而不是能增大振幅,使响度增大,故A错误,D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B、听诊器不能改变发声体的振动快慢,不能改变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不能改变发声体的音调,故B错误;
C、使用听诊器和直接听,并不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故C错误。
故选:D。
6.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峭壁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钟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速度为340米/秒,则火车的行驶速度为   米/秒。21*cnjy*com
【解答】解:笛声传播的路程和火车行驶的路程的总和:s总=1065m,
笛声传播的路程s声=v声t=340m/s×3s=1020m,
火车行驶的路程s车=s总﹣s声=1065m﹣1020m=45m,
火车的速度为:==15m/s。
故答案为:15m/s。
7.射电望远镜是用来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波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射电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光学反射望远镜相似。射电望远镜接收的射电波是   (选填“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射电望远镜的工作时段是   (选填“只能白天工作”、“只能夜晚工作”、“只能在晴朗的天气工作”、“可以全天候工作”)。
【解答】解:射电望远镜接收的射电波是无线电波,由于无线电波不太会受光照和气候的影响,因此它可以全天候工作。
故答案为:无线电波;可以全天候工作。
8.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1)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
   (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   (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解答】解:(1)敲击它们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音调最高的是水少的,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2)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振动的物体是空气柱,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保温瓶内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选A。
故答案为:(1)瓶和水; 低;(2)空气柱; 高;(3)A。
9.演绎式探究:
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1=v0+a(t﹣t0),其中vt表示温度为t时的声速,t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0表示温度为t0时的声速,a为温度系数。
序号 液体 t0(℃) v0(m s﹣1) a(m s﹣1 C﹣1)
1 水 25 1500 2.5
2 甘油 20 1923 ﹣1.8
3 水银 20 1452 ﹣0.46
4 酒精 20 1180 ﹣3.6
(1)根据资料和表可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与温度的变化的关系是: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是酒精、水和水银中声速随温度变化图象,其中   (a或b或c)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2-1-c-n-j-y
(3)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某次测量时水温为5℃,声呐发出声音2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   。【来源:21cnj*y.co*m】
(4)为了安全,列车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列车速度为20m/s,司机在鸣笛2s后听到从隧道口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列车距隧道口   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解答】解:
(1)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水的温度系数α是一个正数,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由v1=v0+a(t﹣t0)可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会增大;
(2)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知:水银、酒精的温度系数α都是负数,当温度升高时,声音在水银、酒精中的传播速度会减小;而酒精和水银相比,由于酒精的温度系数α的绝对值更大,所以声音在酒精中速度减小得更快,故c图象符合要求。
(3)由题意可得,5℃时水中的声速:
v=v0+a(t﹣t0)=1500m/s+2.5m/(s ℃)×(5℃﹣25℃)=1450m/s,
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t=×2s=1s,
因v=,这里的水深:
s=vt=1450m/s×1s=1450m;
(4)由公式s=vt得:
列车鸣笛后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1=v1t=340m/s×2s=680m,
2s内列车前进的距离为:s2=v2t=20m/s×2s=40m,
根据关系式:2s=s1+s2,
列车鸣笛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360m。
故答案为:(1)变大;(2)c;(3)1450m;(4)360。
10汽车的废气离开引擎时压力很大,如果让它直接排出去,将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因此需要安装消音器,如图是汽车消音器的剖面图,它里面排列着许多网眼的金属隔音盘,当汽车废气从排气总管进入消音器,经过隔音盘从排气管排出后,废气产生的声音就很小了,其消音的原理是   。
【解答】解:当声音网状金属隔音盘时,会不断反射,被隔音盘吸收,因此经过隔音盘从排气管排出后,废气产生的声音就很小了,故其消声的原理是网状金属隔音盘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声音,起到消声作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1教育网
故答案为:网状金属隔音盘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声音,起到消声作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