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自然灾害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气温骤降,农作物被冻死 B.林区吸烟,引发火灾
C.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 D.工厂废水泄露,污染河流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完成下面小题。
2.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旱灾仅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 B.台风百害而无一利
C.滑坡发生在平原地区 D.泥石流与暴雨有关
3.地震突发时,下列自我保护的防震应急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躲在房屋三角区 B.乘电梯逃走 C.跑到室外空旷处 D.躲到小开间墙角
4.强降水期间,我们尤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关注暴雨、地质灾害预警 ②在低洼地停留 ③远离高、陡的边坡 ④不到河边、水库玩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20年8月末9月初,东北遭遇了多年不见的恶劣天气,致使大面积庄稼倒在地上,严重影响今年的收成,那么造成这次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潮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6.读我国某年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图,则该年度( )
A.寒潮对西北地区影响最小
B.西北地区基本上不会发生洪涝
C.台风对的东南地区影响最大
D.北部比东南部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高
7.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地震——台风——暴雨 B.干旱——山崩——泥石流
C.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D.台风——暴雨——泥石流
2020年12月10日的天气图可见(如图),“双十二冷空气”,已来到我国边陲。11日它就将进入东北和新疆北部,双十二起大规模南下,横扫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大部。在北方,冻透一切,西北、华北、东北将出现堪比1月的干冷严寒天气。回答下列各题。
8.“双十二冷空气”属于(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东南季风 D.东北季风
9.图中符号A表示( )
A.霜冻 B.雾霾 C.冷空气前锋 D.暖空气前锋
10.“双十二冷空气”横扫全国大部,西藏除外的原因是( )
A.西藏在我国西南部 B.西藏靠近喜马拉雅山
C.西藏地处高原,地势高 D.西藏地处非季风区
11.“双十二冷空气”对我国的影响是( )
A.造成大风降水 B.气温大幅下降 C.洪涝灾害 D.泥石流等灾害
2019年11月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今明两天,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4~8℃,局地降幅超过1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属于寒潮来临时带来的危害的是( )
①低温冻害②大风③洪涝④暴风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下列有关寒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寒潮影响全国地区,是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
B.寒潮主要来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C.寒潮来临时北方地区降温幅度比南方地区更大
D.寒潮来临时可以冻死部分越冬的害虫
14.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下列自然灾害中,与季风不直接相关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寒潮与冻害 D.火山地震
浙江东南部的石塘镇是一个沿海小镇,镇上的“石头屋”很有特色,当地人在屋顶瓦片上压着一块块石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在瓦片上压石头主要是为了减轻屋顶的( )
A.阳光暴晒 B.浓雾笼罩 C.台风侵袭 D.雨水聚集
16.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下列避灾做法错误的是( )
A.当地震发生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B.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C.当台风来临时,遇到雷雨天气留在室内,关紧门窗,减少外出
D.当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乘坐电梯下楼
17.《长沙晚报》24日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5日起,湖南全省开始出现大规模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左右,预计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分地区会有小雪……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寒潮
读图A、B、C三个板块运动方向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地震发生时,高层住户正确的应对方法是( )
A.立即逃跑跳楼 B.立即收拾东西离开
C.立即躲到坚固的家具下 D.马上电话通知家人后逃跑
二、填空题
19.________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20.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种类繁多,其中影响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种类有气象灾害和____。
2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________、危害严重。
22.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3.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泥石流等灾害。
24.山区常见的地质方面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连线题
25.连一连: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分布
A.台风灾害 (1)华北地区
B.干旱灾害 (2) 东南沿海地区
C.洪涝灾害 (3)长江中下游地区
D.泥石流灾害 (4)板块交界处
E.地震灾害 (5)西南山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四、解答题
26.沙尘暴天气是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方向: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研究思路: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措施。
(1)我国沙尘暴从时间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哪个季节______?空间分布上,集中在我国哪部分区域______?
(2)读图,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阴影区域多发沙尘暴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各答一点即可)
(3)利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减少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回答一点即可)
27.读“影响中国的寒潮、台风路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寒潮和台风都属于自然灾害中的________灾害。
(2)寒潮路径A和B跨过山脉①,影响②________平原,该平原物产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
(3)寒潮在南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山脉的阻挡,图中山脉③是________,寒潮对④________省影响小;但是夏秋季节,台风经常肆虐该省,持续暴雨可能引发的灾害有________(任写一种)。
(4)从“台风移动路径图”中可以看出台风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以下哪个省区不受台风影响________。(填字母)
A.江西省 B.广东省 C.新疆 D.辽宁省
(5)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继续室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B.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C.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和广告牌
D.人员勿随意外出,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参考答案
1.A
2.D
3.B
4.B
5.B
6.C
7.D
8.A
9.C
10.C
11.B
12.C
13.A
14.D
15.C
16.D
17.D
18.C
19.干旱
20.地质灾害
1.频率高
22.地震 滑坡 泥石流
23.崩塌 滑坡
24.山洪 泥石流 崩塌
25.A—(2) B—(1) C—(3) D—(5) E—(4)
26.
(1) 春季 西北部地区(华北地区也可)
(2)自然原因: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人为原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
(3)禁止过度放牧、保护林草植被、植树造林(答案合理即可)
27.
(1)气象
(2)长江中下游
(3) 武夷山 福建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4) 东南沿海 C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