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考情分析
考点 能力考查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经纬网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2.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考点梳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认识过程:①“天圆地方”→②推测地球应为球体(太阳和月亮的形状)→③实践证实地球为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从太空看地球)。
① ②
③ ④
地球是球体的生活实例:①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看驶离的帆船则相反)。②月食时投影到月球表面上的地球的影子。③登高望远。
3.大小。
知识点2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
1.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仪,归纳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图1 图2
请在图1中用红笔描出一条纬线,归纳纬线的特点:每一条纬线都是圆圈形状(除极点外),指示东西方向,但长度不等。
请在图2中用蓝笔描出一条经线,归纳经线的特点: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形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考点突破】 (1)最长纬线(赤道,即0°纬线)等于任意两条经线的长之和。(2)经线圈,一条东经度经线,另一条西经度经线,若度数之和为180°(除0°和180°外),则构成一个经线圈。例如:30°W,150°E。
2.观察地球,归纳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
描画出0°、20°N、20°S纬线,说出纬度的分布规律:以赤道(0°纬线)为基准,向北向南各划分为90°。
描画出0°、20°W、20°E经线,说出经度的分布规律: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向西向东各划分为180°。
【难点突破】 (1)南北纬度的分界线:赤道,即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2)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3.半球分界线。
从20°W向东经过0°到160°E之间的地区是东半球,从20°W向西经过180°到160°E之间的地区是西半球。
【难点突破】 ①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从20°W→(向东)0°→160°E之间的地区是东半球,从20°W→(向西)180°→160°E之间的地区是西半球,也就是“小东大西”(即经度数小于两端点的在东半球,大于两端点的在西半球)。西经度小于20°W,东经度小于160°E的点在东半球,比如:19°W<20°W,在东半球,159°E<160°E,在东半球;21°W>20°W,在西半球,161°E>160°E,在西半球。②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即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③由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与南北纬分界线同为赤道,所以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但是,东西经分界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不一致,所以东经不一定在东半球,西经不一定在西半球。
4.经纬网。
(1)根据经纬网上点的位置判断经纬度。
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20°W,40°N),B(20°E,40°N),C(20°W,40°S),D(20°E,40°S)?。
(2)已知经纬度找点:E(10°W,20°N);F(20°E,10°N);?G(20°W,?10°S)。请将E、F、G三点准确画在上图中。(略。)
知识点3 地球的运动
1.自转运动:从南北两极俯视,观察地球的自转方向情况,用箭头在下列地球俯视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标注略。)
2.公转运动:在下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完成后面填空。(标注略。)
A节气:夏至。日期: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此时临沂昼长夜短。
B节气:秋分。日期: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长短情况:全球昼夜等长。
C节气:冬至。日期: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昼短夜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此时临沂昼短夜长。
D节气:春分。日期: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长短情况:全球昼夜等长。
【难点突破】 自转与公转的方向一致,但是周期与产生的现象有区别。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不同经度的时间差异,而公转带来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带来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季节变化。
3.五带:在下图中填出五带的名称,并在适当的位置写出五带界线的纬度。(填注略。)
【难点突破】 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南界,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线之间往返一次;北极圈是北半球产生极昼极夜的最南端,南极圈是南半球产生极昼极夜的最北端。
易错警示:【例】 读东半球海陆分布及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B点的经纬度是 。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2)图1中A、B、C三点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
(3)在图2中的地轴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绘图用2B铅笔或签字笔)。
(4)当太阳直射在图1中B点所在的纬线上时,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 处附近。
(5)根据学过的地球运动知识并结合你的观察可知,春分到夏至期间,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 (长或短)。
(6)6月17日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考试,此时地球最靠近 位置。(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此时地中海沿岸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最接近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五带的划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1)根据经纬度确定的原则,经度数东增东经、西增西经,纬度北增北纬、南增南纬。B点位于北回归线与东经20°交会处,所以经纬度是(?23.5°N?,20°E)。(2)由于A点纬度为40°N,位于北温带,所以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3)略。(4)当太阳直射B点所在纬线即北回归线时,是夏至,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③处。(5)春分到夏至期间,我们这里的白昼在逐渐变长。(6)注意时间6月17日介于3月21日与6月22日之间,所以选B;此时地中海沿岸处于夏季,炎热干燥,所以河流水量小,故选A。
【答案】(1)(23.5°N,20°E) 西南 (2)A (3)略。(4)③? (5)长 (6)B A
过关检测
2014年10月8日晚,亚洲和美洲地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即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没有太阳光直射。读图,回答1~2题。
1.月食现象可以作为以下哪个地理现象的证据?( )?
A.地球的大小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的公转方向 D.地球的自转方向
【答案】B
2.本次月食发生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所示的(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答案】C
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举行。结合南美洲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5题。
3.有关巴西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
B.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
C.巴西位于东半球
D.巴西位于西半球
【答案】D
4.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于巴西当地时间6月12日17时开始,而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3日凌晨4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四季的变化 D.气候的差异
【答案】A
5.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7月13日结束,此时地球运行在图2中所示的( )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答案】D
6.2013年8月20日21时,台风“潭美”到达?24°N?、127.1°E,在下图中对应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经纬度。
A(60°N,60°W);B(0°,0°);C(40°S,40°E)。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C地,位于热带的是B地。
(3)B地位于A地的东南方向;6月22日,A、B、C三地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朝向正北方向的是A。
8.地球不停地绕日公转,给世界带来了五带的分化和四季的更替,让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缤纷多彩。读南亚地形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甲地的经纬度。
【答案】20°N,80°E
(2)图中乙地多年平均气温低于甲地,分析原因。
【答案】海拔高,气温低。
(3)关于图中丙地叙述正确的是( )? (双选)
A.西临印度洋
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D.正午太阳高悬空中,气候炎热
【答案】AD
(4)地球公转运动到A位置时,该半岛盛行① (填序号①或②),形成该半岛的雨(雨、旱)季。当地球公转到图中C位置时,该半岛的昼夜长短状况昼短夜长。
9.下列关于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C.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D.纬度30°~60°称为低纬度
【答案】B
10.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流星现象
【答案】D
1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
C.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
D.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
【答案】A
读经纬网图,回答4~6题。
12.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答案】C
13.图中②地位于③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答案】D
14.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地位于南寒带
B.②地位于中、高纬度分界线上
C.③地位于南半球
D.④地位于西半球
【答案】D
15.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的经纬度为(60°E,40°N)
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
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
D.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
【答案】D
16.分别位于甲(66.5°N,160°E)、乙(66.5°N,160°W)两地的两架飞机,以相同的速度向南飞行,两架飞机之间距离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短 B.一直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D
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成为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读南极地区图,回答9~10题。
17.下面四条经线中,我国有三个科考站特别靠近的是( )?
A.75°E B.75°W C.105°E D.60°W
【答案】A
18.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是( )?
A B C D
【答案】B
19.若从昆仑站沿图中虚线去长城站,其前进的方向是( )?
A.东南向西北 B.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D.先向西南,后向东北
【答案】C
20.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造成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图1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节气),此时在图2中地球公转到丙处。
(3)如图1所示,此时北京(116°E,40°N)正值白天(白天、黑夜)。
(4)图3是东营的小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图1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①。
图3
21.读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运动的二分二至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甲图A点的经度是180°。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E点西南方向的是C点。
(2)甲图中,当A地为一年中的7月时,D地为7月,A、D两地同一时期季节相反,是由地球的公转运动造成的。
(3)在乙图的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略)
(4)图乙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太阳直射南纬23.5°的是③(填序号),此时,临沂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5)当太阳直射点在图甲C点所在的纬线上,并且向北移动时,则地球处在图乙公转轨道上的④(填序号)处附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