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课后培优2021_2022学年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共18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 氢原子和氧原子 B. 水分子 C. 氢分子和氧分子 D. 氢气和氧气
2.将40mL水与4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8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3.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分子( )
A. 间隙变小 B. 质量变小 C. 数目减少 D. 物质的量减少
4.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的性质是( )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5.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降低温度水可以变为冰 分子变小了
B 电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中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 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原子的结构不同
D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A. A B. B C. C D. D
6.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分子被压缩变小了
B. 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C. 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压强升高气体溶解度下降
D.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做装饰品
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一﹣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D. 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一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同
8.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衣服在太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剧烈
B.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D.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常见现象错误的是( )
A. 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酒精挥发——分子变小
C. 氧气压缩成液氧——分子间有间隔
D. 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10.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 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 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存在引力
11.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 硫酸、盐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原因——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子构成不同
1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关于梅香扑鼻合理的解释是( )
A. 分子体积变大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数目变多 D. 分子发生了分解
13.下列结论或解释中错误的是()
A.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差较大—分子的构成不同
D. 氧化汞能分解出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1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如下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B.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汽油挥发-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 食物变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1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 )
A. 在水中加入品红后整杯水变红,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1L大豆与1L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C. 水结成冰,是由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16.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实验现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A. A B. B C. C D. D
17.下列关于“一家炒菜十家香”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质量小 B. 分子的体积小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18.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机器人,它是由26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种机器人是一种分子
B. 我们已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散步”
C. 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在人的推动下进行的
D. 这种分子的组成是混合物
二、综合题(共4题)
19.根据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二者性质差别却很大的原因 ;
(2).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容易变质,原因是 。
20.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3)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1.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花香四溢 。
(2).食物腐败 。
22.用分子知识填空:
(1)“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分子________。
(2)将100毫升水与100毫升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00毫升,说明分子________。
(3)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________。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A
3.【答案】 A
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B
7.【答案】 A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B
11.【答案】 B
12.【答案】 B
13.【答案】 D
14.【答案】 C
15.【答案】 A
16.【答案】 C
17.【答案】 C
18.【答案】 A
二、综合题
19.【答案】 (1)分子构成不同
(2)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20.【答案】 (1)钠原子和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
(2)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分子结构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3)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1.【答案】 (1)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2)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2.【答案】 (1)分子不断的运动
(2)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分子的体积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