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课后培优练习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课后培优练习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2 21:3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课后培优2021_2022学年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共18题)
1.“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北京市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与“绿色奥运”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建成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 B. 综合治理环境,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C. 进行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的基础 D. 建设和改造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
2.农业生产中的秸秆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可利用秸秆发酵制得沼气做生活燃料 B. 秸秆腐烂后可转化为有机肥料
C. 秸秆燃烧产生的烟尘和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D. 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3.下列关于能源、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
C. 工业炼铁的高炉气体中的SO2会形成酸雨,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D.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
4.下列有关资源与能源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
B. 有效地提高煤、沼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
C. 石油化工的产品液化石油气既能作家庭用燃料,又能作汽车燃料
D. 地球表面约96.5%被水覆盖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个理念的是( )
A. 积极植树、造林和种草
B. 为了方便,工厂废水随意排放
C. 利用与开发太阳能、风能
D. 发展共享单车,提倡绿色出行
6.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石油 B. 乙醇 C. 煤 D. 天然气
7.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储存时发生了化合反应
B. 该技术能缓解酸雨的形成
C. 该转化中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 还原反应:5CO+Ba(NO3)2 N2+BaO+5X,则X的化学式为CO2
8.“绿水有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淸,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B. 分类回收垃圾,促进资源再生和利用
C. 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 D. 大力开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9.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如图所示的数据,下列对该地空气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图中该城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
B. 使用氢能和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均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
C. 氮氧化物主要成分NO2和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和+2
D. 该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24小时内逐渐增大
10.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甲烷和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二化化氮
11.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的广泛使用,彻底缓解了淡水危机
B.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C.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
D.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在开发资源或能源时,不提倡大量开发的是()
A. 火力发电 B. 合理开发稀土资源
C. 风能发电 D. 太阳能发电
13.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煤比燃烧天然气更容易导致酸雨
B. 用天然气替代煤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C. 等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充分燃烧产生CO2的质量接近
D. 天然气、煤都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14.关于燃料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电风扇
B.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主要原因是提供充足的氧气
C. 火力发电,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D. 从煤块到煤球到蜂窝煤的改进,主要是增大煤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5.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进入烟囱的气体为混合物
B. 此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 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D. 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
16.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约96.5% 被海水覆盖
B. 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它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C. 宝贵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
D. 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
17.下列关于能源与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矿物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其中铜、铝、锰等储量居世界前列
B.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风能和水能
C. 地球表面71%被海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量却很少占总储水量的2.53%
D. 天然气是较清洁的化石能源,但它的大量使用一定会对环境带来影响
18.下列有关各种“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 水是人体需要的一种重要的营养素
C. pH大于5.6的降水统称为酸雨 D.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二、综合题(共5题)
19.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明矾的净水原理________。
(2)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造成酸雨,请写出酸雨的一条危害________。
(3)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通过石油分馏,会炼制很多产品,请任意写出两种产品________。
20.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人类关注。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含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能源,氢能作为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21.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1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________。
图1 图2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
(4)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图3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Ⅰ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进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图3
22.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天然气等。
(2).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右图为利用太阳能热发电的示意图。
①发电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如图中,关于A、B两种储热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A为高温储热器,B为低温储热器
B. A为低温储热器,B为高温储热器
23.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容侵犯!其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珍珠、玛瑙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气、石油和________合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不仅面临枯竭的危险,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迫切的要求。________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质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4)甲醇可添加到汽油中制成甲醇汽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D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B
6.【答案】 B
7.【答案】 C
8.【答案】 A
9.【答案】 D
10.【答案】 D
11.【答案】 A
12.【答案】 A
13.【答案】 D
14.【答案】 A
15.【答案】 B
16.【答案】 C
17.【答案】 D
18.【答案】 C
二、综合题
19.【答案】 (1)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杂质,使杂质沉降
(2)使土壤酸化,营养物质流失等
(3)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
20.【答案】 (1)石油;SO2、NO2
(2)2H2+ O2 2H2O
21.【答案】 (1)混合物
(2);产物无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3)甲
(4)1:1;
22.【答案】 (1)煤
(2)物理变化;a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3.【答案】 (1)煤
(2)H2
(3)①③
(4)CO2+3H2 CH3OH+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