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识 平 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4、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一、活动激趣、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小棒玩过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玩小棒开始,好不好?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游戏棒,用这两根小棒在桌面上摆一摆,看看你能摆出哪些不同的图形。然后同桌交流。
1、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收集学生不同的作品。
导语:刚才老师看了看我们同学们摆的图形,大致是下面几类:把学生不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问:如果现在要把他们分分类,你想怎么分?
让学生把上面的六种情况分分类,并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第一次初步感觉相交和不相交。(板书:相交 不相交)
2、如果把这两根游戏棒想象成直线,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先在脑子里面想象一下;然后再说一说 。(指名说说)
3、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演示延长的过程。
过渡: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觉得他们应该怎样分类?
根据学生第二次分类把 移到相交后面。
二、结合生活、展开教学
导语:这些相交和不相交的线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丰富多彩。老师也带来了几幅生活中常见的图。请看大屏幕(出示书上情景图)
1、让学生观察后思考:这些画面在哪里见到过,找一找相交的直线和不相交的直线。并用小棒摆一摆它们的位置关系。
2、阴去图片留下红色和兰色的直线,让学生再次感受平面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3、提炼概念:像刚才我们认识的生活中的跑道线这样的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点击出示,)
板书课题:认识平行,齐读
重点理解概念的几个要点:
(1)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并看着图想一想
(2)师重点结合图讲一讲这句话的重点以及: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也可以说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3)出示一下两幅图,学生自己说说,指说,齐说
A B M N
(4)回顾小结:刚才我们用小棒摆出了不同的图形,然后比较、分类得出了(板书平行的概念)
(5)追问:要判断平行必须要具备什么条件
4、回归生活,找找在生活里见到过相互平行的线。
导语:生活中的平行现象随处可见,老师这儿也带来了几幅图,请大家找出其中互相平行的线段(学生自己找,同桌互说,指名学生上台重点指一指黑板图)
5、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导语: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下面考一考大家,能从图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线吗?
学会判断:完成想想做做1,
(2)其实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也藏着平行线呢,你能找到吗?(出示想想做做3)
三、操作实践、学画平行线。
导语:你们说,生活中的平行线多不多? 那你想自己动手创造出平行线吗?
1、用方格纸、小尺画,用长方形纸折创造出平行线。
老师课前给每个小组下发了一张方格纸,一张小白纸,一张大白纸,每人任选一样,可以在小白纸上画一画、用大白纸折一折、(想想做做的T2)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做好的请跟小组内的成员交流交流你的做法。
2、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给予展示。(最后展示折纸,总结:长方形对边中互相平行的线段长度相等)
过度语: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种方法创造出了平行线,你们真了不起!书上还有一种画平行线的方法,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40页上的方法。
3、自学感悟,画平行线。
4、自学后说说用直尺和三角板怎样来画出任意的一组平行线。(指名说说,学生边说,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
5、 完成试一试: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①学生独立画图;
②集中演示。(教师播放动画演示)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的T4左边一题(让学生板演)
2、想想做做的T5(机动)
五、归纳整理,总结升华。
1、今天学习了什么?(平行),你有什么收获?
2、平行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世界中无处不在,(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现象)不仅因为它的美,更因为它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师希望我们同学们能学会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