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用面积单位摆一摆,得到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摆的过程中,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运用学生在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展开研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出长、正方形面积公式后,引导学生及时反思研究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操作中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经历拼摆、观察、交流、总结的过程,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2、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体验学习的乐趣,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师问:什么是面积?
生1答: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2答: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问: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生3答:1平方厘米
师问: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生4答:1平方分米
师问: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生5答:1平方米
(二)探究新知
1、摆面积
问题: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提问: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预设:周长与面积混淆。
学生交流讨论理解面积指的是图形的面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带着对面积的理解,结合已有的度量经验,开始研究吧。
a、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研究完了,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吧。
数一数:正好摆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观察:根据一行有多少个面积单位,有这样的几行,用乘法算出面积单位的总个数。
结论:每行摆5个,可以摆3行。它的面积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用面积单位摆一摆,再数一数或算一算面积单位的总个数,就能得到这些长方形的面积。
师: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
b、实际操作
问题:请同学们用12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摆一个长方形,可以有几种摆法呢?
方法一:
12厘米
方法二:
6厘米
方法三:
4厘米
综合上面数据,填出下表
面积 (平方厘米) 长 (厘米) 宽 (厘米)
12 12 1
12 6 2
12 4 3
综合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量边求积
活动: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同学们,拿出直尺量得到以下数据:
长= 5厘米
宽= 2厘米
面积= 10平方厘米
由面积计算公式得到:5 X 2 = 10 (平方厘米)
四、巩固应用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9 X 4 = 36 (平方厘米)
7 X 2 = 14 (平方厘米)
五、知识拓展
如果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怎样求它的宽?
长方形的宽 =面积÷长
如果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宽,怎样求它的长?
长方形的长 =面积÷宽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