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3 17:43:47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第8课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雪骤(zhòu) 差可拟(chā) 谢道韫(yùn)
B.柳絮(xù) 无奕(yì) 陈寔(shí)
C.太傅(fù) 尊君在不(bù) 非人哉(zāi)
D.舍去(shě) 友人惭(cán) 欣然曰(yuē)
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地等待考试开始,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5.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B.与人期行(约定)
C.相委而去(离开)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6.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博学而笃志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通道)
C.险躁则不能治性。(治理) 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讲述)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世说新语》两则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9.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昂首观之
B.藐小之物
C.心之所向
D.下车引之
10.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尊君在不 学而不思则罔
B.太丘舍去 又渐如高舍
C.下车引之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D.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儿女讲论文义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加点的称谓所指代的人物。
(1)即公大兄(____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____)
(3)待君久不至(_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1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俄而(_____) 雪骤(______) 撒盐(_____)
柳絮(_____) 无奕(_____) 王凝之(_____)
四、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②这些诗文的魅力在于其描绘了一幅幅绝美的图景: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1)A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秀丽西子,也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2)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大漠;有刘禹锡《秋词(其一)》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明艳的景致,也有赵师秀《约客》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夏之交的江南诗画。各番景致,美在其中,令人心驰,令人神往。
③这些诗文的魅力还在于其造就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④潜心读书有多种境界。刘禹锡《陋室铭》中“(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陶渊明《饮酒·其五》中“(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让我们在璀璨的古诗文中度过这“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13.下列摘自第①段的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
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
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
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14.根据提示,默写第②、第④段中的古诗文名句。
15.古代诗词歌赋承载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中,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是指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而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指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B.《大道之行也》中,“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一句,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归,女子回家。
C.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勉,又有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一篇赠序。
D.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是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的日子,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谢太傅(fù)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_)
(3)相委而去 (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9.文言材料(1)把白雪比作柳絮好在哪?请简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第8课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答案】D
【解析】
D项,“不”读音应为“fǒu”。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雪骤(zhòu) 差可拟(chā) 谢道韫(yùn)
B.柳絮(xù) 无奕(yì) 陈寔(shí)
C.太傅(fù) 尊君在不(bù) 非人哉(zāi)
D.舍去(shě) 友人惭(cán) 欣然曰(yuē)
【答案】C
【详解】
C.“不”是通假字,应读fǒu。故选C。
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地等待考试开始,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答案】B
【解析】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B项正确。A项语言生硬,C项不够和气,D项不符合当时的环境。
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答案】D
【详解】
考查古代文化常识。D项“‘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表述不正确,“小弟”是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5.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B.与人期行(约定)
C.相委而去(离开)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答案】D
【详解】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因:趁、乘。故选D。
6.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 )
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博学而笃志
【答案】D
【详解】
A.句意为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不:通“否”,相当于“吗”;
B.句意为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不也很愉快吗?说:通“悦”,愉快的意思;
C.句意为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D.句意为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笃:坚守、忠于,不是通假字;
故选D。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通道)
C.险躁则不能治性。(治理) 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讲述)
【答案】C
【详解】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C项“险躁则不能治性”中“治”是“修养”的意思。故选C。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世说新语》两则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答案】B
【详解】
此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B项有误。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撒盐空中”比较写实,雪粉白晶莹,飘散而下,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故选B。
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
甲: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年轻一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说:“差不多可以比作把盐撒在空中。”太傅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便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刚刚到。儿子元方当时才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你的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时,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更没有礼貌的事。”朋友感到十分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就径直走入家门。
9.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昂首观之
B.藐小之物
C.心之所向
D.下车引之
【答案】C
【详解】
题干中“之”附在人名后,无实际意义。
A.为代词,指蚊;
B.为结构助词,“的”;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D.指元方,代词。
故选C。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0.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尊君在不 学而不思则罔
B.太丘舍去 又渐如高舍
C.下车引之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D.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儿女讲论文义
【答案】D
【详解】
A.第一个“不”,同“否”;第二个“不”用在动词前,表示否定。
B.两个“舍”读音不同,意思不同。第一个“舍”为动词,丢下;第二个“舍”名词,房屋、住所的意思。
C.第一个“之”是代词,“他”,指元方;第二个“之”可解释为“的”。
D.两个“与”都是“和”的意思。
故选D。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加点的称谓所指代的人物。
(1)即公大兄(____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____)
(3)待君久不至(_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
【答案】谢太傅 陈太丘 客人 陈太丘
【详解】
(1)联系前文“公大笑乐”中的“公”可知,此句中的“公”指的是谢太傅。
(2)对他人父亲的尊称,指元方的父亲陈太丘。
(3)对别人的尊称,句中指客人,也就是与父亲相约的友人。
(4)对自己的父亲的尊称,指元方的父亲,也就是陈太丘。
三、字词书写
1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俄而(_____) 雪骤(______) 撒盐(_____)
柳絮(_____) 无奕(_____) 王凝之(_____)
【答案】é zhòu  sǎ xù yì nínɡ
【详解】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如“奕”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撒”有两个音,“撒盐”是“撒”在这里只读三声。
四、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②这些诗文的魅力在于其描绘了一幅幅绝美的图景: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1)A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秀丽西子,也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2)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大漠;有刘禹锡《秋词(其一)》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明艳的景致,也有赵师秀《约客》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夏之交的江南诗画。各番景致,美在其中,令人心驰,令人神往。
③这些诗文的魅力还在于其造就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小说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④潜心读书有多种境界。刘禹锡《陋室铭》中“(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陶渊明《饮酒·其五》中“(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界。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让我们在璀璨的古诗文中度过这“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13.下列摘自第①段的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诗词歌赋是先辈们投入历史长河的箴(jiǎn)言。
B.我们在这长河的下游撑一支好奇的竹篙(gāo),扬一叶求知的帆。
C.打捞着那源自千年前的信笺(zhǎn),品位其中的或喜或悲的情感。
D.那散发着古朴芬芳的诗文,让我们陶醉、沉溺(ruò)、留连忘返。
14.根据提示,默写第②、第④段中的古诗文名句。
15.古代诗词歌赋承载了浩瀚的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中,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是指对别人父亲的尊称。而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是指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B.《大道之行也》中,“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一句,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归,女子回家。
C.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勉,又有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一篇赠序。
D.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的是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的日子,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答案】
13.B
14.⑴乱花渐欲迷人眼⑵长河落日圆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⑷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⑸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5.B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箴(zhēn)言;
C.信笺(jiān),品味;
D.沉溺(nì),流连忘返;
故选B。
14.
本题考查诗文默写。默写要求:不能添字,不能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落日圆、碧霄、池塘、蛙、案牍、劳形、见。
15.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归,指女子出嫁。故B错误,选B。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谢太傅(fù)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_)
(3)相委而去 (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9.文言材料(1)把白雪比作柳絮好在哪?请简要分析。
【答案】
16. 相比 才 舍去 回头看
17.B
18.(1)不久(或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19.柳絮是轻盈的,把白雪比作柳絮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具有美感。
【解析】
16.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再结合句意推断词语意思。
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
句意: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乃:才;
句意:抛下别人就离开了。委:丢下,舍弃;
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17.
本题考查句子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据此可断句为“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故选B。
18.
本题考查文中句子的翻译。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欣然:高兴的样子。然:……样子。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重点词语: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
19.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表达作用的能力。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漫天飞舞的特征。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更突出了雪的轻盈。
译文
(1)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