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一、单选题
1.(2021·东城模拟)下列实验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考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锥形瓶没有密封,会导致空气流通影响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烧杯并没有密封,使二氧化碳逸出,故B不符合题意;
C、铁钉和硫酸铜反应没有气体生成,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烧杯没有密封,会使二氧化碳逸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选用化学变化分析,且有气体参与的实验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2020九上·越秀期末)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N2O4+2X 3N2+4H2O;其中的反应物X是( )
A. N2O B. N2H4 C. NH3 D. H2O2
【答案】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氮原子个数为2,氧原子个数为4,反应后氮原子个数为6,氧原子个数为4,氢原子个数为8,则2X中含有4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2H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3.(2020九上·越秀期末)现将10gA和足量D混合加热,A与D发生化学反应,10gA 完全反应后生成8gM和4gX,则参加反应的D与反应生成的M的质量比是( )
A. 5:1 B. 1:1 C. 1:4 D. 1:2
【答案】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10gA和足量D混合加热,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M和4gX,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为8g+4g-10g=2g,故参加反应的D与反应生成的M的质量比是2g:8g=1: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分析。
4.(2020九上·无为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A.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丙一定属于化合物
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2 g
D.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111
【答案】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丙一定属于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6 g,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9g:111g=9∶111,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是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据此分析
5.(2021·兰州)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M N
t0时刻的质量/g 16 64 5 0
t1时刻的质量/g 12 48 a 9
t2时刻的质量/g 0 0 49 b
A. b=36
B. t1时刻,M和N的质量比为3:1
C. 该反应中, 和 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1:1
D. 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答案】 C
【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b=16g+64g+5g-49g=36,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t1时, 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2g=4g,M参加反应的质量是64g-48g=16g, 生成的质量为9g ,故N为生成物,此时生成N的质量为16g+4g-9g=11g,此时a=11g+5g=16g,M和N的质量比为48g:16g=3:1,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M、N的化学式不确定, 和 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无法确定,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6.(2021·宁夏)科学家近年来在“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丙物质是CO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1 D. 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 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2、4、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0、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2个O,故丙物质是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
B、甲烷中碳元素显-4价,氢元素显+1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6:44=4:11,不符合题意;
D、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出丙物质的分子构成,再由反应前后各物质分子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利用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
7.(2021·龙东)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答案】 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此反应为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不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先判断有没有反应完全再判断分子个数比;
C、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个数;
D、先排除未反应物质的干扰再做判断。
8.(2021·梧州)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y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
B. x的取值范围:0≤x≤40
C. 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
D.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
【答案】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0g,质量分数为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30+40+30+25=10+15+x+y , x+y=100,乙为生成物地,反应后质量大于大于40,即x的值大于40,y的值最小为0 ,故x的最大值为100,则x的取值范围为0≤ x≤100,故错误,符合题意;
C. y≤30时,则丙不参加反应,或属于反应物,则只有乙是生成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g,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0g,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乙、丙是否完全参加反应,进行分析。
9.(2021·桂林)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
D. 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答案】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7-14):14=3:14,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X+Y=2Z,不符合题意;
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设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 则x:(2×17)=14:17,x=28,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参加反应Y的分子数=5n-4n=n,X参加反应X 的分子数=6n-3n=3n,生成Z的分子数=2n-0=2n,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X+Y=2Z。
10.(2021·天津)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R只含碳、氢元素
B. 消耗氧气32g
C. 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答案】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以及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推断R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44g+36g-16g=64g,不符合题意;
C、根据A的推理,不符合题意;
D、根据各物质的质量比推出R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进行计算。
11.(2021·红桥模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 甲可能是单质
【答案】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该反应的表达式可知,甲和丁反应生成丙,符合“多变一”的规律,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则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化学反应无关的物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丙、丁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甲和丁是反应物,两者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丙是生成物,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丙一定是化合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所以各物质含量比即为质量比,含量增加比例多少,则质量增加比例多少,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含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反应后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
12.(2021·海淀模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测得蜡烛质量为31.56 g;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变为30.16 g。假设蜡烛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选项中涉及到的符号含义如下表。
符号 m(蜡) m(O2) m(CO2) m(H2O)
含义 参加反应蜡烛的质量 参加反应O2的质量 生成CO2的质量 生成H2O的质量
A. m(蜡)=31.56 g
B. m(O2)=1.40 g
C. m(CO2)+m(H2O)=30.16 g
D. m(CO2)+m(H2O)=m(O2)+1.40 g
【答案】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反应前蜡烛的质量为31.56g,反应后质量变为30.16g,所以,m(蜡)=31.56g-30.16g=1.40g,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于只知道参加反应蜡烛的质量,m(O2)无法确定,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而30.16g为剩余蜡烛的质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蜡烛减少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质量,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为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m(CO2)+m(H2O)=m(O2)+1.40g,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再结合图示分析。
二、综合题
13.(2021·门头沟模拟)科学使用化学物质,可以保障人体健康。某种84消毒液部分说明如下图。
(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2)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Cl2),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HCl+NaClO=________+Cl2↑+H2O
【答案】 (1)+1
(2)NaCl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氢、氯、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3、1、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氯、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0、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分子由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未知物质的化学式为 NaCl。
【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进行计算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
14.(2021·临沂)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源,硅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 +2H2O=2KOH+X+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 (1)Si
(2)Na+
(3)+4
(4)H2O2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硅的元素符号为Si;
(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故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
(3)根据化学式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填+4;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后X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2
【分析】(1)根据硅的元素符号分析;
(2)根据海水中钠离子是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分析;
(3)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分析。
15.(2021·顺义模拟)H2O2 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其早期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
(1)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为 2Ba(NO3)2=2BaO + O 2 ↑ +4________↑。请补齐生成物。
(2)Ba(NO3)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减压能够降低蒸馏温度。从 H2O2 的化学性质角度说明 IV 中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________。
【答案】 (1)NO2
(2)+5
(3)因为H2O2受热易分解,减压蒸馏能降低温度,减少H2O2分解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反应前后钡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8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未知生成物为NO2。
(2)Ba(NO3)2中钡元素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2,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 ,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2+(x-2×3)×2=0,x=+5,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3)减压能够降低蒸馏温度,从H2O2的化学性质角度说明 IV 中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减压能够降低蒸馏温度,从而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3)根据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进行分析。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一、单选题
1.(2021·东城模拟)下列实验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2.(2020九上·越秀期末)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N2O4+2X 3N2+4H2O;其中的反应物X是( )
A. N2O B. N2H4 C. NH3 D. H2O2
3.(2020九上·越秀期末)现将10gA和足量D混合加热,A与D发生化学反应,10gA 完全反应后生成8gM和4gX,则参加反应的D与反应生成的M的质量比是( )
A. 5:1 B. 1:1 C. 1:4 D. 1:2
4.(2020九上·无为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5 0 84
A.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丙一定属于化合物
C.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2 g
D.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111
5.(2021·兰州)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M N
t0时刻的质量/g 16 64 5 0
t1时刻的质量/g 12 48 a 9
t2时刻的质量/g 0 0 49 b
A. b=36
B. t1时刻,M和N的质量比为3:1
C. 该反应中, 和 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1:1
D. 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6.(2021·宁夏)科学家近年来在“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丙物质是CO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1 D. 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7.(2021·龙东)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8.(2021·梧州)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3所示,图中x、y分别表示乙和丙的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
B. x的取值范围:0≤x≤40
C. 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
D.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
9.(2021·桂林)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
D. 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10.(2021·天津)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R只含碳、氢元素
B. 消耗氧气32g
C. 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11.(2021·红桥模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丙、丁两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 甲可能是单质
12.(2021·海淀模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测得蜡烛质量为31.56 g;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测得其质量变为30.16 g。假设蜡烛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注:选项中涉及到的符号含义如下表。
符号 m(蜡) m(O2) m(CO2) m(H2O)
含义 参加反应蜡烛的质量 参加反应O2的质量 生成CO2的质量 生成H2O的质量
A. m(蜡)=31.56 g
B. m(O2)=1.40 g
C. m(CO2)+m(H2O)=30.16 g
D. m(CO2)+m(H2O)=m(O2)+1.40 g
二、综合题
13.(2021·门头沟模拟)科学使用化学物质,可以保障人体健康。某种84消毒液部分说明如下图。
(1)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2)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Cl2),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HCl+NaClO=________+Cl2↑+H2O
14.(2021·临沂)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源,硅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 +2H2O=2KOH+X+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5.(2021·顺义模拟)H2O2 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其早期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
(1)反应 I 的化学方程式为 2Ba(NO3)2=2BaO + O 2 ↑ +4________↑。请补齐生成物。
(2)Ba(NO3)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减压能够降低蒸馏温度。从 H2O2 的化学性质角度说明 IV 中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考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锥形瓶没有密封,会导致空气流通影响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烧杯并没有密封,使二氧化碳逸出,故B不符合题意;
C、铁钉和硫酸铜反应没有气体生成,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烧杯没有密封,会使二氧化碳逸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选用化学变化分析,且有气体参与的实验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答案】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氮原子个数为2,氧原子个数为4,反应后氮原子个数为6,氧原子个数为4,氢原子个数为8,则2X中含有4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2H4。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3.【答案】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将10gA和足量D混合加热,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M和4gX,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为8g+4g-10g=2g,故参加反应的D与反应生成的M的质量比是2g:8g=1: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分析。
4.【答案】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丙一定属于化合物,故B符合题意;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26 g,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变化之比=9g:111g=9∶111,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是催化剂或不参加反应,据此分析
5.【答案】 C
【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故b=16g+64g+5g-49g=36,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t1时, 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2g=4g,M参加反应的质量是64g-48g=16g, 生成的质量为9g ,故N为生成物,此时生成N的质量为16g+4g-9g=11g,此时a=11g+5g=16g,M和N的质量比为48g:16g=3:1,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M、N的化学式不确定, 和 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无法确定,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6.【答案】 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2、4、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0、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C、2个O,故丙物质是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
B、甲烷中碳元素显-4价,氢元素显+1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6:44=4:11,不符合题意;
D、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确定出丙物质的分子构成,再由反应前后各物质分子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利用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 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此反应为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 此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不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先判断有没有反应完全再判断分子个数比;
C、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个数;
D、先排除未反应物质的干扰再做判断。
8.【答案】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0g,质量分数为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30+40+30+25=10+15+x+y , x+y=100,乙为生成物地,反应后质量大于大于40,即x的值大于40,y的值最小为0 ,故x的最大值为100,则x的取值范围为0≤ x≤100,故错误,符合题意;
C. y≤30时,则丙不参加反应,或属于反应物,则只有乙是生成物,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g,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10g,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乙、丙是否完全参加反应,进行分析。
9.【答案】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B、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7-14):14=3:14,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X+Y=2Z,不符合题意;
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设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 则x:(2×17)=14:17,x=28,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参加反应Y的分子数=5n-4n=n,X参加反应X 的分子数=6n-3n=3n,生成Z的分子数=2n-0=2n,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X+Y=2Z。
10.【答案】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以及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推断R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消耗氧气44g+36g-16g=64g,不符合题意;
C、根据A的推理,不符合题意;
D、根据各物质的质量比推出R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不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进行计算。
11.【答案】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该反应的表达式可知,甲和丁反应生成丙,符合“多变一”的规律,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则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化学反应无关的物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丙、丁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甲和丁是反应物,两者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丙是生成物,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丙一定是化合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所以各物质含量比即为质量比,含量增加比例多少,则质量增加比例多少,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含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反应后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
12.【答案】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反应前蜡烛的质量为31.56g,反应后质量变为30.16g,所以,m(蜡)=31.56g-30.16g=1.40g,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于只知道参加反应蜡烛的质量,m(O2)无法确定,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而30.16g为剩余蜡烛的质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蜡烛减少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质量,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为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m(CO2)+m(H2O)=m(O2)+1.40g,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再结合图示分析。
二、综合题
13.【答案】 (1)+1
(2)NaCl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氢、氯、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3、1、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氯、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0、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分子由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未知物质的化学式为 NaCl。
【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进行计算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
14.【答案】 (1)Si
(2)Na+
(3)+4
(4)H2O2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硅的元素符号为Si;
(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故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
(3)根据化学式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填+4;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后X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2
【分析】(1)根据硅的元素符号分析;
(2)根据海水中钠离子是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分析;
(3)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分析。
15.【答案】 (1)NO2
(2)+5
(3)因为H2O2受热易分解,减压蒸馏能降低温度,减少H2O2分解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反应前后钡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8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未知生成物为NO2。
(2)Ba(NO3)2中钡元素化合价是+2,氧元素化合价是-2,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 ,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2+(x-2×3)×2=0,x=+5,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
(3)减压能够降低蒸馏温度,从H2O2的化学性质角度说明 IV 中采用减压蒸馏的原因: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减压能够降低蒸馏温度,从而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3)根据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进行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