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2 17:06:33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铜山月考)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
A. 食盐加碘 B. 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 C. 禁止饮用工业酒精 D. 禁止鸣放鞭炮
2.(2021九上·平定月考)空气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B.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D.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3.(2021九上·庆云月考)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含量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 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
4.(2021九上·石城月考)一般来说,冬天的天气比较干燥,冬天天气干燥是空气中哪种成分含量较少导致的( )
A. 氧气 B. 氮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5.(2021九上·高州月考)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B. 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C. 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二、实验探究题
6.(2021九上·平定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1).(集体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 (填编号)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3).(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中空气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写出计算的过程)。
(4).经大量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 。
(5).(反思)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每次做出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测定结果偏小,请分析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写两个) 。
7.(2021九上·庆云月考)小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集气瓶中的红磷,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待完全反应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说明 。
(3).和课本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相比,本实验的优点是 。
8.(2021九上·德城月考)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容积大约120mL)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足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体积约为 mL。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左运动,原因 。
(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 。
三、综合题
9.(2021九上·滨海月考)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氖气 E.氮气 F.氨气
(1).充入测电笔中可产生红光的是 。
(2).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 。
(3).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是 。
(4).可用于医疗急救病人的是 。
(5).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是 。
(6).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 。
10.(2021九上·平定月考)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是(填字母序号)
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
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
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
(2).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3).山西是一个煤资源丰富的省份,其燃烧造成的主要污染物为 , (写一种)为了保护大气,为保护环境的相关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11.(2021九上·石城月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利用空气制取氮肥,其简要流程如下:
(1).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是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成 态,然后蒸发, 先蒸发出来,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生成氨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
(3).写出氮气的另外一种用途 。
12.(2021九上·南通月考)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1).氮气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 。
(2).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增加PM2.5的是 (填序号);
A 、焚烧垃圾 B、 治理工地扬尘 C、 汽车尾气的排放 D、 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3).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二氧化氮 ⑤氧气
(4).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②植树造林
③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 ④加强大气监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食盐加碘是为了预防疾病,与环境污染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B. 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是因为人吃了霉变食品会中毒生病,与环境污染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C. 工业酒精中一般含有甲醇,甲醇有毒,可能造成失明或死亡,禁止饮用工业酒精是为了防止中毒,与环境污染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D. 燃放鞭炮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空气污染物,还会产生噪声污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燃放鞭炮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2.【答案】 C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但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氧气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所以不能做燃料,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答案】 C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空气成分是按体积计算的,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发时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性质、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4.【答案】 C
【考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天气比较干燥说明空气中的水分的含量较少,即冬天天气干燥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少导致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分,进行分析。
5.【答案】 D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且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
B. 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会使氧气不能完全消耗,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不符合题意;
C. 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以免气体逸出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 ,要待装置冷却后再打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二、实验探究题
6.【答案】 (1)B
(2)足量(或过量)
(3)
(4)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的量不足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集体讨论](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红磷不会与空气中氧气之外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固体,

故答案为:B。
(2)只有红磷的用量应保证足量或过量,才能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所以,填足量。
[分组实验]
(3)选择第2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程如下: 。
(4)6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0%,所以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反思]
(5)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每次做出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测定结果偏小,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多种。比如:①红磷的量不足。②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气夹。③装置气密性不好。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如果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

7.【答案】 (1)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环保,测定结果更准确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红磷消耗完了氧气,瓶中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该装置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优点是避免了由于伸入燃烧匙时空气逸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结果更加准确;避免了白烟跑出污染空气,所以更环保等。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

8.【答案】 (1)24;装置漏气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3)减小污染,方便读数(合理即可)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观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进入具支试管内的水量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即120mL× =24mL;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活塞向左移动;
(3)实验装置处于密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减少实验误差,节省燃料,不污染环境,便于读数。
【分析】根据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进行分析。

三、综合题
9.【答案】 (1)D
(2)E
(3)B
(4)A
(5)F
(6)C
【考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不同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产生不同颜色的光,充入测电笔中可产生红光的是氖气,
故答案为:D。
(2)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氮气,
故答案为:E。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B。
(4)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病人的是氧气,
故答案为:A。
(5)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氨气溶于水是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是氨气,
故答案为:F。
(6)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进行分析。

10.【答案】 (1)A,B,C
(2)氮气
(3)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烟尘等);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等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1)A、风能证明空气的存在,故正确;
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说明空气存在,故正确;
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说明空气存在,故正确。
故答案为:ABC。
(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充入的气体可能是氮气;
(3)煤燃烧造成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烟尘等),为了保护大气,向保护环境的相关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等。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

11.【答案】 (1)液;氮气;物理
(2)氮气+氢气 氨气
(3)保护气
【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是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成液态,然后蒸发, 氮气沸点低,先蒸发出来,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液;氮气;物理。
(2)氮气和氢气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故填:氮气+氢气 氨气。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填:保护气。
【分析】(1)没有新闻纸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氮气和氢气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
(3)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12.【答案】 (1)78%
(2)BD
(3)②③④
(4)①② ④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 (1)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
(2) 焚烧垃圾、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增加PM2.5的产生,而治理工地扬尘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不会增加PM2.5,故选BD;
(3) 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4)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正确;②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正确;③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并没有减少有害物的排放,错误; ④加强大气监测,可治理空气污染,正确;
故答案为:(1)78%;(2)BD;(3) ②③④ ;(4) ①② ④;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分析。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铜山月考)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
A. 食盐加碘 B. 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 C. 禁止饮用工业酒精 D. 禁止鸣放鞭炮
【答案】 D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食盐加碘是为了预防疾病,与环境污染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B. 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是因为人吃了霉变食品会中毒生病,与环境污染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C. 工业酒精中一般含有甲醇,甲醇有毒,可能造成失明或死亡,禁止饮用工业酒精是为了防止中毒,与环境污染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D. 燃放鞭炮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空气污染物,还会产生噪声污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燃放鞭炮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2.(2021九上·平定月考)空气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B.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D.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答案】 C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但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氧气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所以不能做燃料,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空气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好,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2021九上·庆云月考)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含量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 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
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CO2、CO等
【答案】 C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空气成分是按体积计算的,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发时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性质、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
4.(2021九上·石城月考)一般来说,冬天的天气比较干燥,冬天天气干燥是空气中哪种成分含量较少导致的( )
A. 氧气 B. 氮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答案】 C
【考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天气比较干燥说明空气中的水分的含量较少,即冬天天气干燥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少导致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分,进行分析。
5.(2021九上·高州月考)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B. 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C. 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答案】 D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且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
B. 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会使氧气不能完全消耗,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 ,不符合题意;
C. 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以免气体逸出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 ,要待装置冷却后再打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二、实验探究题
6.(2021九上·平定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1).(集体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 (填编号)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2).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3).(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中空气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8
请选择其中一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写出计算的过程)。
(4).经大量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 。
(5).(反思)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每次做出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测定结果偏小,请分析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写两个) 。
【答案】 (1)B
(2)足量(或过量)
(3)
(4)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的量不足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集体讨论](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红磷不会与空气中氧气之外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固体,

故答案为:B。
(2)只有红磷的用量应保证足量或过量,才能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所以,填足量。
[分组实验]
(3)选择第2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程如下: 。
(4)6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0%,所以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反思]
(5)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每次做出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果测定结果偏小,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多种。比如:①红磷的量不足。②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气夹。③装置气密性不好。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如果燃烧结束后立刻打开弹簧夹,测量的结果会小于五分之一。

7.(2021九上·庆云月考)小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先在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塞紧橡皮塞,然后用凸透镜聚光照射集气瓶中的红磷,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待完全反应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说明 。
(3).和课本中“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相比,本实验的优点是 。
【答案】 (1)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水被压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环保,测定结果更准确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待完全反应冷却到常温后,红磷消耗完了氧气,瓶中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该装置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优点是避免了由于伸入燃烧匙时空气逸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结果更加准确;避免了白烟跑出污染空气,所以更环保等。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要想实验结论准确,做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药品的量要足,把氧气完全消耗完,要生成固体或液体;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等。

8.(2021九上·德城月考)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具支试管(容积大约120mL)中铺上一层玻璃棉,用于保护反应管;注射器提前连接好,装入100mL水。实验时,将橡皮塞取下,取足量的白磷放入具支试管底部的玻璃棉上,塞紧橡皮塞(并用拇指压住),在试管底部稍微加热,白磷燃烧。回答下列问题:
(1).待反应结束,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内的水进入具支试管体积约为 mL。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2).整个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左运动,原因 。
(3).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 。
【答案】 (1)24;装置漏气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3)减小污染,方便读数(合理即可)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观察到注射器中的水进入具支试管内的水量约占试管容积的五分之一,即120mL× =24mL;若进水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
(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活塞向左移动;
(3)实验装置处于密闭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减少实验误差,节省燃料,不污染环境,便于读数。
【分析】根据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进行分析。

三、综合题
9.(2021九上·滨海月考)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氖气 E.氮气 F.氨气
(1).充入测电笔中可产生红光的是 。
(2).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 。
(3).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是 。
(4).可用于医疗急救病人的是 。
(5).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是 。
(6).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 。
【答案】 (1)D
(2)E
(3)B
(4)A
(5)F
(6)C
【考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不同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产生不同颜色的光,充入测电笔中可产生红光的是氖气,
故答案为:D。
(2)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氮气,
故答案为:E。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B。
(4)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病人的是氧气,
故答案为:A。
(5)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氨气溶于水是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是氨气,
故答案为:F。
(6)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平定月考)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是(填字母序号)
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
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
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
(2).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3).山西是一个煤资源丰富的省份,其燃烧造成的主要污染物为 , (写一种)为了保护大气,为保护环境的相关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 (1)A,B,C
(2)氮气
(3)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烟尘等);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等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1)A、风能证明空气的存在,故正确;
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说明空气存在,故正确;
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说明空气存在,故正确。
故答案为:ABC。
(2)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充入的气体可能是氮气;
(3)煤燃烧造成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烟尘等),为了保护大气,向保护环境的相关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等。
【分析】空气的污染物是主要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

11.(2021九上·石城月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利用空气制取氮肥,其简要流程如下:
(1).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是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成 态,然后蒸发, 先蒸发出来,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生成氨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
(3).写出氮气的另外一种用途 。
【答案】 (1)液;氮气;物理
(2)氮气+氢气 氨气
(3)保护气
【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是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成液态,然后蒸发, 氮气沸点低,先蒸发出来,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填:液;氮气;物理。
(2)氮气和氢气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故填:氮气+氢气 氨气。
(3)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填:保护气。
【分析】(1)没有新闻纸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氮气和氢气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
(3)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

12.(2021九上·南通月考)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1).氮气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 。
(2).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增加PM2.5的是 (填序号);
A 、焚烧垃圾 B、 治理工地扬尘 C、 汽车尾气的排放 D、 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3).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一氧化碳 ④二氧化氮 ⑤氧气
(4).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②植树造林
③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 ④加强大气监测
【答案】 (1)78%
(2)BD
(3)②③④
(4)①② ④
【考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 (1)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
(2) 焚烧垃圾、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增加PM2.5的产生,而治理工地扬尘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不会增加PM2.5,故选BD;
(3) 空气污染物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4)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保护环境,正确;②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正确;③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并没有减少有害物的排放,错误; ④加强大气监测,可治理空气污染,正确;
故答案为:(1)78%;(2)BD;(3) ②③④ ;(4) ①② ④;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