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豆豆》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 学会下滑音的唱法
3.能表演唱歌曲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课标中对三年级音乐教学中演唱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简单评价。根据课标的这个要求,我为歌曲创设了一系列与拾豆豆有关的情境,通过儿歌、身势动作、学说方言等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通过拍一拍、唱一唱、动一动等环节来学唱歌曲,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山西民歌的韵味,产生具体的审美体验,从而更生动地表现山西民歌,创造更多的美。
教学设计亮点:
1.通过儿歌导入、身势参与、方言渗透等手段,解决歌曲的重难点,学歌曲,唱韵味。
2.从歌词、曲调入手,抓住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并表现歌曲的音乐性。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调整学生情绪与上课姿势
二、基础练习
1.柯尔文手势音阶练习
2.拍一拍
1= 2/4 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X ·||
1= 2/4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3.唱一唱
. . . . . .
1= 2/4 1 6 3 2 | 1 1 | 3 7 6 5 | 5 3 · ||
. . . . . . .
1= 2/41 6 3 2 | 1 1 2 | 3 7 6 5 | 5 3 · ||
4.强调附点、切分音的拍法与唱法
三、情境导入,学唱歌曲
(一)感受山西方言
师:去年国庆节老师去山西旅游了一趟,在那里听到了一首方言童谣,同学们听一听,看看能不能听懂
1.听方言
2.跟老师学说方言
(二)初步感受歌曲
1. 后来作曲家把这首童谣谱成了歌曲,我们来学一学吧
初听歌曲第一段
师问: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快乐……
2.复听歌曲
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秋天是大豆丰收的季节,为了不浪费一粒粮食,一群小朋友提着篮子在收割后的地里拾起一颗颗遗落的豆子,那心情别提多快乐了。
3.下面我们也带着这愉快的心情学唱这首歌曲吧。
出示儿歌《拾豆豆》
①师唱歌谱,生用“啦”音模唱(学习下滑音的唱法)
②师唱歌谱,生学唱歌谱
③师唱歌谱,生填唱歌词(注意连音记号的唱法)
④ 结合情境处理难点乐句,解决下滑音、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等问题,突破难点。着重处理“一拾拾了一兜兜”一句。
四、学生创编动作
1.师提示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①师:在坐的小朋友啊,都是老师最喜欢的胖丫丫俊妞妞,我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可要答应哦!师生互动“胖丫丫!哎!”“俊妞妞”“哦”
② 注意提醒学生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哪些字可以唱得重一点
2.分组创编
师:现在我们学会了歌曲,下面我们想几个动作把它加到歌曲中边唱边跳吧。
3.分组自由创编动作
4.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动作
5.师生一起把动作编入歌曲中,边唱边表演
6.跟着视频完整地呈现歌曲,不断完善演唱,再由老师评价、总结。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拾豆豆》这首山西民歌,感受到了山西小朋友拾豆豆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山西民歌独特的韵味儿。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多山西的民歌,了解更多关于山西的文化。希望大家每天能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金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