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小结与思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小结与思考(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23 10:3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图象与信息》
教学目标:1、按照一定的方法,学会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2、结合具体问题,体会借助“形”解决“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在问题的探究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教学重点:按照一定的方法,学会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如何将纯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进行很好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师: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生:知道。
师: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给出图象)你能从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吗?
生1:兔子与乌龟同时出发,但乌龟比兔子早10分钟到目的地。
生2:兔子在第20—60分钟之间,原地休息。
生3:乌龟经过40分钟追上了兔子。
……
师:若改变表示乌龟的线段的起点的位置,这说明什么?(同地点不同时、同时不同地点)
师:若改变这根线段的终点位置,又说明什么呢?
师:现在,结合图象中所给数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讲《新龟兔赛跑》吗?
生:……
师:刚才我们从一副图象中获得了很多的信息,非常的好!下面,请思考要想全面的得出图象中的信息,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图象?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学生交流1分钟,请代表发言)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从图像中获取信息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黑板展示)
1、明确横轴、纵轴表示的实际意义。
2、关注图象中的关键点(起点、终点、交点等),理解这些关键点的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实际意义。
3、将图象提供的信息,转化为自然语言,感知整个过程。
师:下面,本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个方法进一步深入地挖掘图象中隐含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二、典型例题:
(出示幻灯片)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km ;
(2)请解释图中点B、点D 、点C 、
线段BC、线段CD的实际意义;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4)写出点C的坐标。
师:关注文字信息,认真审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
师:再仔细观察图象,是否能看懂点A、点B、线段AB表示的实际意义。
生:……
师:线段BC、点C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需要对两车的运动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你可以借助画线型示意图或利用手边的工具演示帮助你理解题意。
(给予学生3-5分钟独立的思考空间,而后小组讨论,减少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听不懂)
生:……(请每组代表上黑板演示,可以画图,可以用吸铁石在黑板上演示)
师:明白了线段BC、线段CD与点C表示的实际意义,如何去求点C的坐标呢?请思考!
生:……
师:还有别的列算式的方法求C点坐标吗?为了帮助大家更直观的感知整个过程,我们请两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两车的运动过程。
生:……
三、课堂练习:
1、(出示幻灯片)“高高兴兴来上学,平平安安回家去”:小明某天回家后,17时从学校出发,回家途中离家的路程s(百米)与所走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求小明何时到家?
师:请按照前面的方法,找到图象中包含的信息,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一题。
(给学生5-10分钟时间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在学生中交流巡视以发现不同的方法,请同学上黑板板演或上台讲解)
师:(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解后,教师简单点评这三种方法与书写及注意事项)
三、小结与思考:
师: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从图象中获得信息,你还记得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吗?
生1:首先明确横轴、纵轴表示的实际意义,然后关注图象中的关键点(起点、终点、交点等),理解这些关键点的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实际意义,最后再动态联系关键点提供的信息,将图象信息转化为自然语言,感知整个过程。
师:中考考试中有关图象类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方法也是不唯一的,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结合图象,明白整个过程,才能灵活解决,因此这一节课所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除此,本节课中几个问题都是借助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是从形——数的运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再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多次运用到这一思想方法。
师:本节课到此结束,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