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大堰河(yàn) 火钵(bō) 擂台(lèi) 漂泊(bó)
B.璀璨(càn) 憧憬(chōnɡ) 青苔(tái) 躯壳(ké)
C.皎洁(jiǎo) 省悟(xǐnɡ) 冰屑(xiè) 忸怩(niǔ ní)
D.瓦菲(fēi) 悱恻(fěi) 门扉(fēi) 团箕(jī)
【解析】 B.躯壳qiào。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是( )
A.荆棘 愤世嫉俗 喧嚣 融汇贯通
B.典押 天伦叙乐 炕凳 故居檐头
C.麦糟 张灯结彩 凌侮 响彻云宵
D.气概 雍容华贵 凋蔽 力挽狂澜
【解析】 A.汇—会;C.宵—霄;D.蔽—敝。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名著续写难似乎是世界级难题,除《飘》的续集《斯佳丽》赢得赞誉外,像高鹗续书之于《红楼梦》,果戈里付之一炬的《死魂灵(二)》之于原著,都难逃画虎类犬的命运。
B.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闯关东》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评头品足,称赞该剧将近年来花样男子的娇柔一扫而光,重新定位了中国男人应有的气质。
C.参加活动的50位妈妈和她们的孩子,将被邀请参加5月11日中午在家园国际酒店四季厅举办的慈母宴,尽享天伦之乐。
D.《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早已正式实施,可是对于这项新标准,很多店家置之度外,省城服装市场上仍有大量不符合新标准规定的服装出售。
【解析】 A.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不符合文意,可改为“狗尾续貂”。B.评头品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感彩、使用对象有误。D.置之度外:表示不把生死安危、利害关系等放在心上,应为“置若罔闻”。
【答案】 C
4.下列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________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
②20世纪30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________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诃,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
③艾青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________的。
A.庄严肃穆 激动 刻骨铭心
B.寒冷萧条 激动 刻骨铭心
C.寒冷萧条 感激 耿耿于怀
D.庄严肃穆 感激 耿耿于怀
【解析】 “庄严肃穆”能与作者“深切的悼念”之情吻合。“耿耿于怀”的意思是:怀着心事,老不痛快。
【答案】 A
5.下面标序号的诗句顺序被打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①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②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③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④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A.④①③②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解析】 这几句诗是以感情的线索串联的,感情逐渐深入,情绪越来越激动。
【答案】 B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B.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C.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D.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答案】 A
一、文段精析
(一)阅读下面三节诗,完成7~10题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7.第一节中连用两个“乌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堰河家的“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与后文“生我的父母家”的“红漆雕花的家具”“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她的家极度贫穷,而这样贫穷的农妇都给乳儿带来了无尽的温暖,更显出她的伟大。
8.第一节中连用八个“在你……之后”,属细节描写,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八个细节描写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极度的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赞美了她的勤劳品格;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善良,对乳儿无私的爱和美好的心灵。
9.第三节中一系列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系列动作、神态的描写反衬出大堰河家中虽然贫穷但充满快乐;自己家里虽然富有但毫无感情,表达了“我”对大堰河一家深挚的爱与深沉的留恋。
10.第三节首尾句构成反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尾的反复,强调“我”回到生我的父母家里,却像是“新客”,正表明了“我”对大堰河的深厚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两个诗段,完成11~14题。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
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为了生活,
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21世纪教育网
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11.理解下列语句的含意
(1)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紫色是一种冷色,代表着苦难、大地、忧郁等,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而紫色又是一种高贵的颜色,大堰河勤劳、无私、博爱,其灵魂又因“痛苦”而“高贵”,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2)该句深化主题,使“大堰河”的含义更广泛,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扩大了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热爱所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12.根据第一节诗,分析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堰河的性格特征:勤劳、淳朴、善良、宽厚、乐观。表达了作者对大堰河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13.第二节诗中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八个“呈给”,高度概括了大堰河的一生,深情地赞美了大堰河勤劳、善良、淳朴的高贵品质,让读者进一步加深对大堰河的理解,从而深化了中心,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增强了诗歌的建筑美、对称美。
14.第一节用了第三人称,而第二节用了第二人称,诗人为什么要变换叙述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第三人称“她”是客观交代,便于作者宏观地表现大堰河的品格和对她的同情;用第二人称“你”是作者表达感情的需要,便于作者直抒对大堰河的深情。
二、类文迁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8题。
我爱这土地
□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1世纪教育网
15.写出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象征意义。
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黎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16.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17.诗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比喻、排比。整首诗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来抒发感情,形象而生动。“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运用了排比手法,很有气势地写出了诗人对祖国苦难的关注和由此引发的激愤。
18.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为什么我的跟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阅读艾青的《礁石》一诗,完成19~22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4年
19.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表达观念、抒发感情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两首诗歌中的意象不同。《礁石》中塑造的形象是“礁石”,《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形象是“大堰河”。
【答案】 《礁石》借物象——礁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借塑造人物形象——大堰河来表达观念、抒发感情。
20.试简要分析“礁石”这一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形象,首先要分析形象的外在形态,其次要分析形象的内在含义,分析形象的象征意义。
【答案】 《礁石》塑造的是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扑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21.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诗题、背景,分析在形象的描述中蕴涵的作者的情感。
【答案】 诗中,作者对于礁石这一坚强形象和其具有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和歌颂。
22.现代诗歌中,有的诗体很自由,既不讲求格律,也不追求押韵,但有的则有较强的韵律感,如《礁石》。试说明《礁石》的押韵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找出押韵的字,分析其规律。
【答案】 第一节,二、四句押韵(来、开);第二节,一、二、四句押韵(上、样、洋)。两节都是传统的押韵法。
(三)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23~27题。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 顾 城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像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悸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有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21世纪教育网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擦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来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21世纪教育网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21世纪教育网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1981年3月
23.诗人笔下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同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笔下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诗人所描绘的世界中只存有一切美好的事物,扬弃了一切丑恶和黑暗。
24.诗人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和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希望世界是多彩而纯净的,人与人之间是真诚无欺的,未来充满希望,更希望能用自己的一份努力,消除黑暗和恐惧,让自己永远有梦幻般的感觉。总之,诗人渴望和梦想一切美好和美丽的东西在世上和心中存现。
25.为什么诗人说“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在诗人的所有色彩中,唯独没有黑色,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现实中有许多黑暗,人的时间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黑夜中度过。因而诗人心中的这个梦想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26.诗歌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强调自己是孩子,表明了自己的纯真无邪;又加上定语“任性的”,突出了内心的自由和执著。从标题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个性和理想。
27.全诗首尾呼应,表达的内容含义是否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都在强调“我”的被宠和任性,表白自己的孩童特性,但还不完全一致。第一节用“也许”表达一种不确定。“妈妈”的含义没有界定,“任性”的含义也可有几种解释,或许真是宠坏了的那种任性。而结尾则是一种肯定的语言,表明了诗人的一种姿态。“任性”的含义就可以界定为“自由”而“执著”,表达了对内心梦想的肯定与追求。
28.《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七小节用六个“她含着笑”开头,写了一组排比句,突出了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分,也渗透了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请用“(父母、老师、亲友、同学等)含着笑”开头仿写一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师含着笑,叫醒我们一起上操;老师含着笑,讲着我们不懂的问题;老师含着笑,改着我们的作业;老师含着笑,和我们促膝谈心;老师含着笑,和我们一起做课外游戏;老师含着笑,掩上同学踢开的被角。
29.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
②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
③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了回环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的回环美。
30.请为下面一首题为“门”的小诗补足诗句。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
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
坚忍把苦难的门打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绿阴把夏天的门打开了 果实把秋天的门打开了
真诚把心灵的门打开了 关爱把隔阂的门打开了
31.“人生思幼日”,谁都有对童年生活的幸福回忆。而在童年的幸福生活中,有一位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那就是母亲。对母亲,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有回忆不完的生活细节,有表达不尽的感激之情。请仿照艾青对乳母大堰河的歌颂,写一首歌颂母亲的小诗。
课件49张PPT。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上世纪30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的诗人见到艾青,曾激动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许多人也的确以为大堰河是一条河的名字。是的,如果把艾青半个世纪的创作看做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大堰河就是它永不枯竭的源头。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冰屑( ) 荆棘( )( ) 火钵( )
悉索( ) 忸怩( )( ) 凌侮( )
虱子( ) 叱骂( ) 团箕( )
2.多音字二、字形辨认三、词语辨析
1.熟悉·熟识
辨析:都有知道得详细、了解得清楚的意思。熟悉:知道得清楚。语意较重,可用于具体的人或物,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熟识:指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语意较轻,多用于具体的人或有形的物。
例句:陈云林对赖幸媛说:“也许你对我不________,但我常在电视台看到你,所以我们可以算是电视上________的老朋友了。”2.飘泊·飘零
辨析:飘泊:同“漂泊”。①随波浮动或停泊。②比喻生活职业不固定,东奔西走。飘零:①(花叶等)坠落;飘落。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
例句:经过了长长的________,在黄叶________的时节,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3.养育·孕育
辨析:养育:抚养和教育。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例句:那些特区的建设者不正是他们辛苦________的孩子们吗?也许在种种光环的背后——这里,才蕴藏着中国人真正的精神内核,这里才________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脊梁。【自主校对】
一、1.xiè jīnɡ jí bō xī niǔ ní wǔ shī chì jī 2.bó/pō qiē/qiè zǎi/zài pào/páo/bāo fēi/fěi bì/bei
二、堰/揠/偃 檐/赡/澹(淡) 彩/采 碾/辗 伦/沦/纶/纶 煌/皇/遑/徨
三1.熟悉 熟识 2.飘泊 飘零 3.养育 孕育 一、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________,
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同年被捕入狱,《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在狱
中。该诗发表后引起轰动,艾青一举成名。代表作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艾青在诗歌园地辛勤耕耘六十年,为新诗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他的诗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1985年,艾青荣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艾青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二、典句品悟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解析:语言朴实、真切;形象具体,简明。读后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三、背景寻踪
题目中,大堰河是艾青保姆的名字。她本来是个童养媳,没有名字,人们就用她出生的村庄的名字“大叶荷”来代称她。当地的发音,“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这首诗,在人名和题目之间用破折号,延长声音,直接赞美了大堰河。
艾青的母亲生他时难产,算卦先生说他会克死爹娘,于是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里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艾青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了她的乳儿。在保姆家里,艾青生活了难忘的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跟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因而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想起了曾经给予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于是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自主校对】
一、蒋海澄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向太阳 火把
二、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一、文脉梳理二、意旨探微
1.本诗以诗人幼年生活为背景,以抒情主人公“我”与乳母大堰河及其一家的关系为主线,以大堰河一生的悲惨遭遇为副线,深刻地展示了旧中国农民的凄苦人生,抒发了对保姆大堰河真挚的怀念、感激之情和热情的赞美。
2.本诗概写了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善良忠诚,通过对大堰河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诗中主人公“我”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对这不公正的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 一、难点探究1.这首诗带有“散文化”的风格,诗歌脱去了格律的外壳,感情抒发更自由,思想表达更充分。这首诗为什么有着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呢?
【思路指引】 可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去理解。【探究参考】 这首诗带有自传性质,是诗人
献给自己“母亲”的诗,满溢着赤子之情。在诗中,我们看到,“母亲”是和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母亲”的形象时时出现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她是那个苦难的年代里善良而不幸的劳动妇女的代表。诗人把对“母亲”的爱上升到对“大地上一切的”“大堰河般”的母亲们,也就是对生活在广大土地上的中国农民的同情和敬爱。这样,这首诗就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和强烈的情绪感染力。2.细节描写是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最好的表现手法之一。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选出一例具体分析。
【思路指引】 先确认细节描写的语句,然后加以分析,主要是为抒情服务。
【探究参考】 如诗的第8节,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显要的位置上,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她的乳儿,就连做梦,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尽管这美妙的梦境连对人说都不可能。这几个感人的细节,说明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3.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奔放。本诗大量使用排比、反复的修辞,试结合有关的诗节,揣摩其表达效果。
【思路指引】 排比的表达效果是充实内容,增强语势;反复的表达效果是反复咏叹,强化抒情效果。
【探究参考】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爱。全诗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第4、8节都是这样。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对大堰河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深沉的思念之情。第4节、第6~1l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二、细节揣摩
1.艾青的诗在形式上自由奔放,这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诗体,使她的诗脱去了格律的外壳,感情抒发更自由,思想表达更充分。这首诗形式上的自由表现在哪里?
答:艾青的诗在形式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在繁杂的细节中提炼出单纯的意象。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它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篇佳作。2.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成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是比喻意象。那么《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有何特点?
答:诗人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意象,以散文似的诗句谱写出强烈的节奏。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用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演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的形象。3.这首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与诗人大量使用修辞手法有很大关系。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一下。
答:(1)对比手法。第四节、第六节,两个家庭生活状况的对比,突出了阶级之间经济鸿沟的明显;诗人在“自己家”与“大堰河家”受到不同对待、不同感受的对比,显示出了诗人的亲疏与爱憎;大堰河的梦想与现实、生前勤劳与死后凄凉,这些对比,无不有力地揭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2)反复、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经常一起使用,如第四节的八个排比,一方面具体地叙述了大堰河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繁重劳动,歌颂了她任劳任怨的品格;另一方面又表明她在劳动的同时,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乳儿,歌颂了她的美好心灵。这样,用墨很省,但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3)呼告手法。诗歌的结尾,作者写道:“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诗中也有多处用到这个手法。这是诗人的感情发展到了高潮的标志,不如此直露地表白便不能表达他的深情。4.第六节,诗人写“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时,写道,“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既然不“认得”,又为什么知道那四个字是“天伦叙乐”呢?
答:我们大约可以这样理解:诗人在大堰河家可能没读过书,初回“父母家里”时自然不认得那四个字,写诗时才认得的,“不认得”是指当时的不认得。当然我们可以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不认得”,不是眼睛“不认得”,而是心灵“不认得”。诗人认为“天伦叙乐”四个字对他们家庭真是个绝妙的讽刺!诗人出生时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因此不喜欢他。他一生下来就遭到家庭的歧视,并很快被送到距家五里的一个叫“大叶荷”的农妇家里抚养。怕“克死”自己,将亲生骨肉送给家庭贫困的农妇抚养,这种“天伦”在何方?“叙乐”又在哪里?5.大堰河关于她乳儿成婚、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的梦为什么不能对别人说呢?
答:尽管大堰河深深地爱着她的乳儿,但她内心仍有一层自卑:乳儿毕竟是地主家的少爷呀!这个少年成婚之日,在彩堂上接受跪拜的应是他的“生母”。这“不能对人说”表明了大堰河深爱乳儿却又处处维护着乳儿的尊严。放弃,也是一种爱护。三、观点争鸣
欧阳老师:这首诗第12小节中说“呈给你紫色的灵魂……”灵魂是很抽象的,怎么会有颜色呢,而且,为什么是紫色的呢?如果你是诗人,你会选写哪种颜色?
凌宇:我还是选用紫色。因为这是诗人对大堰河灵魂的主观感受,用“紫色”修饰“灵魂”,一是化抽象为具体,增加了诗意;二是写出了大堰河灵魂的美丽与高贵,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感激与歌颂。
苏雯:我会写成“呈给你蓝色的灵魂”,因为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它使人联想到天空和大海的广博,这正如大堰河给予诗人的博大无私的母爱。碧莲:我会写成“呈给你白色的灵魂”,因为白色是最为圣洁单纯的色彩,大堰河视“我”如己出,待“我”如亲生儿子,白色象征着大堰河纯洁无瑕的心灵、淳朴善良的品质以及给予“我”的神圣纯洁的母爱。
润臻:我会写成“呈给你黄色的灵魂”,因为黄色耀眼,醒目,是阳光的色彩,给人以暖暖的感觉,大堰河就是太阳,而“我”是一株小草,“我”在阳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长,不是有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吗?苏娴:我会写成“呈给你红色的灵魂”,因为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大堰河把“我”从嗷嗷待哺的娃娃养育成一个聪明可爱的孩童,“我”的每一声哭,每一次笑,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牵扯着她的心,这期间,她要付出多少心血呀。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叙事抒情
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一生劳苦的大堰河,其中有许多叙事性的诗句,还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如大堰河劳动的情景,大堰河深爱“我”的细节等。叙事性内容和细节描写与排比句式的巧妙结合,使每一句都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同情、怀念、赞美、爱戴的感情。2.排比反复
诗人感情的节奏和旋律总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本诗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相当充分、有力。如第4节中的8个排比句,第7节中6个排比句,都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明快,气势酣畅,有力地传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爱。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诗人对她特有的深情。第3节,首尾句反复写道:“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有力地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6、7、8、9、11节,都采用开头和结尾诗句反复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3.对比手法
为了表现诗人爱憎分明的感情,本诗多处采用对比的写法。如第4、6节的对比。这两节,把两个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描写,虽然没有发什么议论,但诗人的感情倾向不言自明。此外,如美丽的梦境和凄惨的死亡、生前的辛勤操劳和死后的凄苦悲凉,这些都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以及对主题的表达。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 关于“紫色的灵魂”
有一种说法:紫色是悲哀、不幸或伤痛、死亡的象征。这是不符合诗意的。我认为,紫色应是高贵的象征。请看以下例证:
在古代,帝王称为“紫微星”,宫墙的颜色用紫红色,“紫气”用指帝王之气,皇城称为“紫禁城”,皇宫称为“紫阁”“紫台”,如杜甫《咏怀古迹》诗有“一去紫台连朔漠”句,其中“紫台”就是皇宫;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诗句中的“紫陌”也指京城(道路)。不仅如此,古代服饰的颜色也以紫色为贵。《辞海》“紫衣”词条注:“紫衣,紫色的袍,古代公服。杜预注:‘紫衣,君服。’唐制,亲王及三品服用紫。”《现代汉语词典》对“青紫”一词这样注释:“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比喻高官显爵。”古诗里说:“朱紫尽公侯”,这里的“朱紫”指的是王公贵人的服色。
□ 艾青名言名句辑录
1.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2.善是社会的功利性,善的批判以人民的利益为准则。3.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4.动乱不安的年代,友谊像阴天的芦苇,在风中哆嗦着,发出听不见的哀叹。
5.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 关于母爱的名言录
1.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2.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3.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4.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谚语)
5.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6.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教材视点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饱含着作者对乳母的挚热的爱,以及激情无限的赞美。在追述大堰河平凡的生与死时,表现她的淳朴与凄凉。诗人仿佛感触到乳母“厚大的手掌”抚摩自己的温暖,字里行间感激大堰河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而对于自己的家庭却感到如此的陌生,这就更加突出了乳母和乳儿之间的难以割舍的人间真情。
母爱是原点情感。母爱如山!如山的伟大,如山的崇高,如山的厚重……理解了母亲的爱,我们才能爱人爱己,才能让爱迸发出光辉,照亮我们未来的路!【适用话题】 “母爱”“奉献”“善良”“勤劳”“美与丑”“学会感恩”等相关的话题。
【精彩运用】 (1)当您冰冷的手抚摸着我的脸颊/用期待的目光/诉说着一种寂寞/我便禁不住像婴儿般张开喉咙/妈妈呀/为了留住您的身影/我已把晨光剪断/希望再次享受您似水的柔情/我依然珍藏着您缝制的棉袄/其实早已不穿/但我连洗涤也不敢呀/生怕失去您特有的温馨/岁月的流水虽然无情/但我的记忆还是那么清新/对您的思念常在心中/我会对着您的照片暗自揪心/却不敢高声呼唤/生怕号啕声穿透黄土/惊动了您的安眠/就让思念化成山涧细流吧/带着我甜柔的梦/涓涓地流淌/永远唱着感恩的歌(2)当耳边响起母亲如丝如缕的切切叮咛,我心中就会涌起那个久积未遂的抒写梦,仿佛一个情感的瀑布倾泻,让笔墨不能再滞留,不能不汹涌。
母亲犹如时光,将我的记忆拉长,展卷不尽的是母亲慈祥的微笑、慈善的心肠、慈悲的情怀……
周末母亲守候在电话旁,飞越时空的电波犹如温暖的源泉倾泻心田,妈妈认定那是世间最美的声音,是她莫大的心灵慰藉,更是对子女悠长的牵挂。因为她在故乡,儿女却在天涯。望断飞鸿,望断青山,望不断的是母亲心底那博大无私柔情似水的思念。她将思念幻化为对声音的寄托与等待,这种等待翻越妈妈的心海,飞过万水千山,飞遍我们心灵的角落。(3)大堰河,养育了诗人艾青;农民,养育了全社会。农村种地的农民,创造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财富;城里的农民工则在最艰苦但又不可或缺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一样的贫穷,生命卑微如野草;他们一样的善良,胸襟宽广如大地。没有他们,社会将不再完整,文明也将消失部分的光彩。艾青怀着感激的心情,对自己的保姆大堰河发出了深情热烈的赞美,我们也应该发自肺腑地对农民——社会的母亲,献上我们真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闲读梧桐□ 余秋雨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分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