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课件(内含视频资源,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学课件(内含视频资源,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3 19: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走向人地协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课堂导入
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
人类与动物和谐并存
家乡的雪山依然洁白无暇,江河水流也依然清澈无比
轮椅青年
藏族青年
退休女教师
在全世界走到哪里都能用中国话交流
中学生
小学生
疾病和衰老不再困扰人类;地球上种满了花
你又期待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拥有所期望的未来?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课堂导入
人类文明的演化历程
第一阶段:渔猎文明
敬畏自然、崇拜自然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
依赖自然、顺应自然
一、人类文明演化历程
人类文明的演化历程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第四阶段:生态文明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一、人类文明演化历程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000年《千年宣言》
1972~1987
1992~2000
2012~2015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人类环境宣言》
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
2012年《我国希望的未来》
2015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未来
目标
走向
实际
理论
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是中国的四大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
案例分析一:毛乌素沙漠的前世今生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材料一:毛乌素沙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沙漠。在历史上,这里曾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牧民对土地不加节制的开垦与开发,沙地渐渐扩大,最终形成茫茫大漠。从19世纪到解放初期,毛乌素沙地不断扩大,流沙吞没农田、牧场,城镇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形成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案例分析一:毛乌素沙漠的前世今生
毛乌素地区历史上的开发与现在的开发有什么不同?
材料二:1959年政府出钱,百姓出力,治沙造林,兴建防风林带,引洪淤地。经过七十年的人工干预和治理,使大约90%的沙漠得到了成功治理。在此基础上,当地大棚种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勃兴起。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不合理开发
可持续发展
草地
沙漠
绿化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材料三:1959年,政府发布治沙补贴政策,榆林人民一起挺身抗沙、治沙。2020年根据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数据,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如今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成了林地、良田、草地。榆林的风沙区大棚种植、育苗、沙漠旅游等蓬勃兴起,全市从事沙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达150多家,年产值4.8亿元,从业人员10万余人。
案例分析一:毛乌素沙漠的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治理后在生态、经济、社会方面的变化有哪些?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沙漠化得到有效遏制、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变
经济: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就业机会增加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
第一,可持续发展系统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
第二,三者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第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急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内涵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历史上毛乌素地区的牧民对土地不加节制的开垦与开发。
3、榆林治沙所显现出来的良好效果,让同处于毛乌素沙漠区域的宁夏和内蒙古也深受启发。从上世代60年代起,在国家主导下,宁夏、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各自规划,国家林业部三北局审批并作指导,三省区一起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治沙工作。
2、榆林解放时,城区几乎已陷入沙漠中,当地流传一首歌谣: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
案例分析:毛乌素沙漠的前世今生
材料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符合共同性原则
如何用可持续发展原则看待全球性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对人类和地球来讲,是一个紧迫的威胁,各国应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是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的工业化期间,大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这是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巴黎协定》因此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02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了《巴黎协定》,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
1、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的责任。工业化以来,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发达国家占95%,应承担主要责任。
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
活动一: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家林业局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旨在深入探索和实践不同沙化类型区防沙治沙政策机制、技术模式、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是中国第一座灌木生物质发电厂。该企业带动农牧民继续从事农牧业生产劳动,使农牧民获得土地收益和劳动报酬双重收入。
榆林人民在政府领导下,与恶劣的自然环境顽强斗争,到如今,绿油油的林草使毛乌素沙地望而却步。榆林治沙人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英雄。
案例分析:毛乌素沙漠的蜕变之路
结合材料,概括政府、企业、个人在毛乌素治理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政府监管、组织;企业实施;个人参与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政府有职责
企业有责任
公众有义务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消除贫困
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消除贫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我国在消除贫困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就。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中主要体现了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异地搬迁三种方式,此外还有转移就业、教育扶贫等方式
案例分析:毛乌素沙漠的蜕变之路
毛乌素沙漠的蜕变之路,既是治沙之路,也是脱贫之路。
内蒙古建设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宁夏率先开始了依沙而兴的旅游产业。陕西省组织科学家从改造沙漠的内涵入手,使沙漠变良田。
20年来,榆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生活的便利程度不断上升,幸福感也随之提升。
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用10年时间将白于山区39.2万贫困群众搬迁安置。
结合材料,概括毛乌素沙漠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社会包容
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低碳经济
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实现低碳转型。
2016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了17.9%。
比发达国家的先进冶炼技术效率还要高出1.8倍
工程师们已经能将油烟分离率提升到98%,目前全球最高纪录。
2016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2年下降了23.9%。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500万辆。
中国每小时就有2座风机安装到位
中国水电总装机,
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已经是世界光伏第一大国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提倡可持续消费
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1、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有哪些?
2、请你列举出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
3、请你和同学一起在校园里组织一次闲置物品交换活动。
活动二:践行“可持续消费行为”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背景
内涵
原则
消除贫困
发展绿色经济
提倡可持续消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与发展国际大事件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