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文科)(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临夏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文科)(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3 10:2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夏县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高一 历 史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D.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2.十字绣是近年流行的一种手工刺绣,用它来装饰家居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如图是其中一种样图,图中的汉字“家”由两部分构成,“宀”下有“豖”(猪)。由此判断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②我国古代经济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③家畜饲养业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地位 ④家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高于人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研究中国商朝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下列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甲骨文中“蚕”、“桑”、“丝”等文字
B. 电视剧《武王伐纣》中演员的丝绸服饰
C. 小说《封神演义》中关于丝织品的描写
D. 人教版历史必修2记载:“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4.“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儿歌中的“集”在宋代应属于( )
A. 城市 B. 都市 C. 草市 D. 夜市
5.《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的特点不包括( )
A. 规模大 B. 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C. 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 耗费大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出现了( )
A.地域性商人群体 B.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独立经营的大商人 D.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
7.学者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西欧与亚洲的香料贸易中断 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迫切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意大利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8.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9.17世纪的荷兰能确立海上优势,成为“海上马车夫”,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荷兰人从事海上商业活动历史悠久 B.取得国家独立并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工业资本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D.荷兰政府的支持
10.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规范和文化、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 )
A. 殖民活动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 欧洲殖民者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为目标
C. 欧洲殖民者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D. 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
11.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主要归功于下列哪项发明( )
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 C.汽船 D.蒸汽机车
12.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到1841年又增至35万。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
A. 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C. 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13.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达。19世纪中期英国的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14.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说:“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导致自由主义“大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由主义导致了无政府思想的泛滥
B.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加强了统治
C.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D.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
15.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技进的角度看,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近代工业在中国出现
C.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6.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举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17.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所反映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
中国(1952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538.3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A. 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 实施了“一五”计划
C.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 完成了土地改革
18.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
A.人民公社化 B.“大跃进” C.社会主义改造 D.一五计划
19.下面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它反映的经济结构最有可能属于(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毗邻港澳 B.资源丰富 C.政策扶持 D.科技领先
21.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2.“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3.美贤今年考入铁路系统高等院校,她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寒假就向你介绍新中国关于铁路发展的历史。你认为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兰新、宝成等铁路
B.2003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
C.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D.20世纪90年代,国家大大减少了铁路的资金投入
24.下列关于影视事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风云儿女》的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B.《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无声电影的历史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D.1958年,上海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25.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影 D.电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古代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它们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影响着传统农业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何突破?唐朝时生产工具又有何革新?(2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土地制度?战国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实际又确立了什么土地制度?从这一时期起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形成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特点?(8分)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揭示了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4分)
(4)古代中国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政策?(6分)
27.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建立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
材料二: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生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请回答:(15分)
材料一中“地理上的发现”指什么?这一“发现”对欧洲及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首选发生在英国的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并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是什么?(4分)
28.经过百年的求索与奋斗,中国逐渐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促使工业经济短暂发展的政策因素有哪些?(2分)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工业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为此,采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请指出工业化的积极影响。(4分)
(3)1984年,为了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速。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4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含义是什么?(2分)从这一转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3分)
临夏县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答案)
高一 历 史
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B B C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C D D B A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B B C
非选择题:(共50分)
26.(1)(2分)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铁犁牛耕)。
唐朝发明:曲辕犁。
(7分)
西周时期: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
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基本模式: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分)
现象:土地兼并现象(土地高度集中)。
社会问题:造成农民贫苦落后,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地主势力越来越大,对国家统治造成威胁,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贫富分化严重,激化阶级矛盾,引起社会动荡。
(6分)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直接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评价:明清以前:利大于弊。有利于农业发展,巩固统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明清时期:弊大于利。阻碍生产力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7.(1)①指的是新航路开辟。(1分)
影响:对欧洲:1.西、葡、荷、英、法,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2.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3.引起了欧洲社会“价格革命”;4.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对世界:1.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世界开始联为一个整体;2.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3.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4、有利于世界物种和文化的交流。(5分任答其中五点就可以)
(2)(5分任答其中五点就可以)
①政治前提: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
②市场: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③技术:手工工厂积累了丰富的劳动生产技术
④劳动力:英国圈地运动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力
⑤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提供了原始的资本
⑥原料:英国自身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和广阔的殖民地资源
⑦政策:政府对技术的政策支持
(3)①核心内容: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
②阶级关系: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4分)
28.(15分)
(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全国基本统一(2分)
(2)战略: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一化三改”( 或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2分)
一五计划的积极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2分)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4分)
(4)含义: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分)
认识: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