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知识梳理】
知识点 1 南昌起义
1.背景
(1)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 的重要性。
(2)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
2.时间、地点: 年 月 日、南昌。
3.领导人: 、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
4.意义:打响了 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知识点 2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1)召开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
(2)内容:确定了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 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
2.秋收起义
(1)概况:1927年9月, 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2)结果: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 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 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会师: 年4月, 、 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 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 。
5.历史意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 、建
立 的序幕。
知识点 3 工农武装割据
局面开创 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政权,开展 和游击战争,创造了“ ”的局面
革命原则 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 会议,确立了 、 的原则
发展壮大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建立的 面积最大
政权形成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 , 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能力提升】
1. 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此纪念塔位于 ( )
A.南昌 B.南京
C.武汉 D.北京
2.“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八七会议的上述决议表明 ( )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
B.中国共产党正式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3.《秋收起义暴动歌》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 ( )
A.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
B.从组织上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C.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D.井冈山的胜利会师
4.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中国革命的成败取决于农民,只有农民才能使旧中国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厦倾塌。”在该观点指导下的革命实践是 (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第一次国共合作
C.北伐战争
D.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
A.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B.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
C.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D.周恩来、贺龙领导了南昌起义
6.“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因为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而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红军队伍难以扩大,军事斗争难以坚持,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材料陈述了 ( )
A.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B.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C.全民族的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D.根据地发展迅速
7.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维护国共合作 B.注重军民关系
C.强调农业生产 D.重视城市起义
8.如果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开端,那么,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斗争,则完成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奠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党领导军队的建军原则得以确立,根据地建设的方针得以确定,具有中国革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开始形成。关于上述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B.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9.“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
是 (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0.1928年,毛泽东总结根据地斗争经验,规定部队必须执行三大纪律及六项注意。其中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些内容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维护国共合作
B.注重军民关系
C.强调农业生产
D.重视城市起义
11.1927年,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广州起义先后遭遇挫折,毛泽东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生根发芽。这反映了 ( )
A.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宣告失败
B.共产党坚持向俄国革命学习的精神
C.中国开始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
1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为了突破军阀的经济封锁,发展壮大根据地,坚持革命道路,共产党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针对大量青年男子参加红军或外出谋生等现状,苏维埃政府领导和组织农民建立了劳动互助社、耕田队等。
——摘编自杨河主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等
材料三 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材料四 井冈山会师后,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的战略转变。(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了坚持革命道路而开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4分)
(3)根据材料四,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态势。(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2分)
答案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1.革命武装力量 2.1927 8 1 3.周恩来 4.武装反抗
知识点2 1.土地革命 秋收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2.毛泽东 长沙 3.一 4.1928 朱德 陈毅 井冈山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5.农村 根据地
知识点3 土地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 古田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 瑞金 毛泽东
【达标练习】
1.A 2.C 3.A 4.D 5.C 6.B 7.B 8.C 9.B 10.B 11.C
12.(1)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2)政策支持;农民分到田地,生产和革命热情高涨;劳动力短缺情况得到缓解。
(3)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4)启示:要实事求是,要坚持从国情出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