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简单机械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简单机械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4 18:2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简单机械
一、单选题
1.小华在做实验时提出了如图所示两个模型,两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甲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密度相同但体积不同的实心物体,乙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物体的密度都大于水)。如果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两杠杆将( )
A. 仍保持平衡 B. 都失去平衡 C. 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 D. 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
2.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起子 B. 钢丝钳 C. 剪刀 D. 镊子
3.小李的质量为50kg,可以举起80kg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70kg,可以举起60kg的杠铃。他们两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 )
A. 小李把小胖拉起 B. 小胖把小李拉起 C. 两个都拉不起 D. 两个都拉起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装置是( )
A. B. C. D.
5.如图甲所示,长0.8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
A. 5N B. 10N C. 20N D. 40N
6.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匀速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先变大后变小
7.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若在C点施加一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 )
A. CM方向 B. CN方向 C. CP方向 D. CQ方向
9.按如下图使用简单机械,有可能实现F为200N的力移动重为700N的物体G的有( )
A. 只有①③④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④ D. ①②③④都可以
10.有一位举重运动员,他的体重为600N,他最多能举起800N的杠铃,这位运动员运用一个定滑轮提升一个重物时( )
A. 最多能提起600N的重物 B. 最多能提起800N的重物
C. 最多能提起大于600N,小于800N的重物 D. 最多能提起1400N的重物
11.使用动滑轮可以( )
A. 省力又省距离 B.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C. 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D. 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12.定滑轮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 )
A. 既能省力,亦能改变施力方向 B. 只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C. 只能省力,不能改变施力方向 D. 只能改变施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学校里面常用的一种移动指示牌,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B为指示牌牌面,CD和BE为支架(支架重力不计)。指示牌被风吹倒时可看做杠杆,根据图示风向,则支点是 点(填图中字母),若增大 BE 的长度,则指示牌更 (填“容易”或“不容易”)被风吹倒。
14.小明家有个木衣架,他将书包挂在衣架的A处,衣架倒了下来。他分析了衣架倒下来的原因,并测量了以下的数据:木衣架质量3kg;圆底盘直径30cm;其他数据如图所示,衣架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通过分析,小明认为防止衣架倒下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所挂书包的质量不允许超过 kg,或者适当 (选填“增大”或“缩小”)圆底盘直径。
三、解答题
15.小乐利用一个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和一根长1米的轻质杠杆AB自制了一个简易的称重装置,并对一株大白菜进行称重。简易称重装置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OA长始终为0.2米,蔬菜悬挂于距O点0.4米的C点,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g=10N/kg)
(1).大白菜悬挂C点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牛,求这株大白菜的质量。
(2).小乐发现若将这株大白菜悬挂点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弹簧测力计示数会超过量程。若要使轻质杠杆AB始终处于水平平衡,且测力计读数不超过量程,求大白菜悬挂点与O点距离的取值范围。
四、实验探究题
16.根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小科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前,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2)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杠杆上挂上钩码,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移动________(选填“平衡螺母”或“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他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为寻找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可以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杠杆上A点悬挂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则该拉力可以作用在________点(从“B”、“C”两个位置中选择满足要求的位置);若弹簧测力计从竖直位置向左倾斜拉动时,杠杆仍于平衡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出左右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解答】(1)甲杠杆:
浸没水中之前:G1L1=G2L2;
ρ物gV1×L1=ρ物gV2×L2;
则V1×L1=V2×L2;
浸没水中后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G1-F浮1)×L1=(ρ物gV1-ρ水gV1)×L1=(ρ物-ρ水)gV1×L1 ,
浸没水中后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G2-F浮2)×L2=(ρ物gV2-ρ水gV2)×L2=(ρ物-ρ水)gV2×L2 ,
所以浸没水中后,左右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
故杠杆仍然平衡。
(2)乙杠杆:
浸没水中之前:G1L1=G2L2;
ρ1gV×L1=ρ2gV×L2 ,
浸没水中后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G1-F浮1)×L1=(ρ1gV-ρ水gV)×L1=ρ1gV×L1-ρ水gV×L1 ,
浸没水中后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为:
(G2-F浮2)×L2=(ρ2gV-ρ水gV)×L2=ρ2gV×L2-ρ水gV×L2 ,
因为L1<L2 ,
所以,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
故杠杆左端下沉。
故选C。
2.【答案】 D
【解析】【分析】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
【解答】A. 起子与瓶盖接触的上端为支点,阻力作用在瓶盖的下部边缘上,动力作用在手柄上,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A不合题意;
B.钢丝钳中间的轴为支点,阻力作用在刀口上,动力作用在手柄上,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B不合题意;
C.剪刀阻力作用在刀口上,动力作用在手柄上,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C不合题意;
D.两个镊片相连的位置为支点,阻力作用在尖端,动力作用在中间,此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 B
【解析】【分析】当人向下拉动绳子时,它能产生的最大拉力等于自己的体重,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小李能够产生的最大拉力F李=m李g=50kg×10N/kg=500N;
小胖能够产生的最大拉力F胖=m胖g=70kg×10N/kg=700N;
因为F李所以小胖能把小李拉起来。
故选B。
4.【答案】 C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中的滑轮组进行分析,确定它是否符合省力和改变方向两个要求即可。
【解答】A.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A错误;
B.动滑轮只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B错误;
C.直接提升重物时拉力向上,使用滑轮组拉力向下,可以改变方向;承担重力的绳子有两根,可以省一半的力,故C正确;
D.承担重力的绳子有3段,可以省2/3的力;但是拉力的方向向上,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 C
【解析】【分析】将O点看作杠杆的支点,金属杆的重力看作阻力,阻力臂为长度的一半;将拉力F看作动力,从乙图中找到一组对应的动力和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乙图可知,当拉力为20N时,动力臂L1=0.4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0.4m=20N×0.4m;
解得:G=20N。
故选C。
6.【答案】 A
【解析】【分析】注意分析杠杆改变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变化,然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动力F的变化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物体的重力为阻力,拉力F为动力;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G×L2=F×L1;
由于拉力F始终与杠杆垂直,所以动力臂L1保持不变;
在杠杆旋转的过程中,阻力臂L2逐渐增大,那么G×L2=F×L1中的乘积变大;因为L1不变,所以动力F不断增大,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7.【答案】 B
【解析】【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据此判断。
【解答】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2G毛巾×L左=G毛巾×L右 , 因为2G毛巾=G毛巾 , 所以L左=L右 , 即两条毛巾离支点的距离是一条毛巾离支点距离的一半,故B正确。
故选B。
8.【答案】 C
【解析】【分析】当以杠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线段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此时最省力。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杠杆的支点为O,C点为力的作用点。将OC连接起来,通过C点做OC的垂线,此时最小的动力肯定在这条直线上。因为支点在杠杆的中间,所以杠杆平衡时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下,那么最小的动力应该沿OP方向,如下图所示:
故选C。
9.【答案】 A
【解析】【分析】 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解答】用200N力提起了重为700N的物体,省了力,省力的方法可以使用杠杆,也可以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
故答案为:A
10.【答案】 A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二力平衡计算出绳子上产生的最大拉力,然后根据定滑轮的特点计算能提起的最大物重。
【解答】绳子上的拉力由人产生,而人能产生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体重,即F=G人;由于定滑轮不省力不费力,因此定滑轮能提升的重物最大等于人的体重,即600N。
故选A。
11.【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力,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答案】 C;容易
【解析】【分析】(1)在杠杆上,固定不动的那个点称为支点;
(2)分析动力臂的变化,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进行判断。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风向左吹时,指示牌会向左倾斜,此时A、B、E、D都会转动,只有C点固定不动,则此时杠杆的支点就是C。
(2)C点为支点,指示牌的重力为阻力,风对它的推力为动力。若增大BE的长度,则动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指示牌被吹倒时需要的推力会变小,即更容器被风吹倒。
14.【答案】 4.5;增大
【解析】【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F1L1=F2L2计算即可;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改进措施。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底座的右边缘看做杠杆的指点O,木衣架的重力看作阻力,阻力臂为底座的半径:30cm×;书包的重力看作动力,动力臂为:25cm-15cm=10cm。
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F1L1=F2L2得到:3kg×10N/kg×15cm=m书包×10N/kg×10cm;
解得:m书包=4.5kg。
(2)根据G衣架×L2=G书包×L1可知,增大底部圆盘的直径,可以增大阻力臂L2 , 而减小动力臂L1 , 从而增大动力G书包 , 从而保证衣架的平衡。
三、解答题
15.【答案】 (1)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L0B=GL0C
7.5N×(1m-0.2m) =G×0.4m,
G=15N
m= = =1.5kg
(2)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可得F最大=10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L最大=F最大LOB
15N×L最大=10N×(1m-0.2m),
L最大=0.53m。
大白菜悬挂点与0点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为0 ~0.53m。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大白菜的重力为阻力F2 , 阻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 , 动力臂为O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即可。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确定最大动力,然后再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列式计算出大白菜悬挂点与O点的最大距离,从而确定这个距离的取值范围。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是
(2)钩码;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3)B;变大
【解析】【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处于平衡状态;
(2)当杠杆上挂上钩码时,就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或位置,让杠杆再次实现平衡。
在科学探究中,改变实验器材,多次完成实验,从而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可以使得到的结论更客观,准确。
(3)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支点的同侧时,只有方向相反,杠杆才可能平衡;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支点的两侧时,只有两个力的方向几乎相同,杠杆才可能平衡。分析动力臂的长度变化,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杠杆上挂上钩码,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他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进行了多次测量,其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3)根据丙图可知,A点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向下,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向上,二者方向相反,那么肯定在支点的同侧,故拉力作用在B点。
若弹簧测力计从竖直位置向左倾斜拉动时,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