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4 17:3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题)
中学生要注意仪容仪表,在你出门之前,整理衣着时所选用的是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我们都听说过“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中就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B.“水中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不是真正的月亮,所以捞不到
C.“水中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类似现象还有“筷子变弯”“池底变浅”等
D.“水中月亮”比天上月亮暗,因为月亮反射的光射向水面时有一部分光射入水中
某同学从平面镜前 处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远离平面镜 B.变大了 C.大小不变 D.变小了
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云倒影 B.游动的鱼 C.白塔倒影 D.绿树倒影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如图所示,是小眀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蜡烛 作为物体,用蜡烛 模拟 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纸应放在水平面上,茶色玻璃板应与白纸垂直
B.为了使成像更清晰,蜡烛 应该点燃
C.蜡烛 、 的长度应该相等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效果更好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如果将视力表向平面镜靠近 ,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大小不变
C.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像
D.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如图所示,挂在墙上一面大镜子与竖直方向成 角,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物体以 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右朝平面镜运动,则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方向及运动速度分别是
A.水平向左, 米/秒 B.水平向右, 米/秒
C.竖直向上, 米/秒 D.竖直向下, 米/秒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乒乓球,桌边有一平面镜,当乒乓球在桌面向平面镜滚动时,它在镜中的像沿竖直方向运动,由此可判断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是  
A. B. C. D.
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A. B. C. D.
某房间墙上挂着 米高的平面镜(镜面足够宽),对面墙上挂着 米高的中国地图,两墙面之间的距离为 米,欲从镜子里看到全部地图,人需要站在距离挂地图的墙至少
A. 米 B. 米 C. 米 D. 米
二、填空题(共6题)
物理学中使用光线这一物理模型来表示光的 和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可以 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
如图是某时刻小明家电子时钟显示的时间,若小明从背后的平面镜中看,时间应该是 ,若从水平玻璃茶几的台板中看,时间应该是 。
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 ,则游客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 ;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的“身影”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身高 的人在平面镜前 处,平面镜高 ,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人和像的距离是 。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人距平面镜 ,此时他以 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经过 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 点与光屏 在同一水平面上,从 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 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 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 点与水面相距 ,则 与它在水中的像 之间的距离为 ;若光斑 向右移动了 ,说明水位 (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
三、实验题(共3题)
小洛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拿未点燃的蜡烛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 ( 选填“”或“”) 侧观察,直至看到蜡烛 与蜡烛 的像重合。
(2) 如图乙是小洛测量蜡烛 到玻璃板的距离,则 为 ;实验时,将蜡烛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
(3) 实验中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他将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蜡烛 的像;若移走蜡烛 ,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 若实验中无论蜡烛 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怎么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 及 ,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 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 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 ,,其目的是为了 。
(3) 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① ,② ;若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像。
(4) 小眀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 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 (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他又将玻璃板绕 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
(2)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 只点燃蜡烛 ,移动蜡烛 与 的像完全重合,在 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头,火柴头 (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如果 蜡烛以 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 时,则 蜡烛的像以 的速度 (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 。
(4) “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要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验证方案 (选填选项)。
A.绘制光路图来分析
B.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
四、简答题(共2题)
晚上,当室内的灯打开后,在室内的人可以通过透明的窗户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请解释为什么?
如图所示,几只小鸟在树上“歌唱”,听觉良好的小馨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唱”;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的夹层内几平抽真),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的“歌唱”。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小馨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唱”;
()小馨夜晚站在窗前向外看去,顿时理解了为什么小汽车夜晚行车时驾驶舱内不开灯,请你也解释一下。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
1. 【答案】A
【解析】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整理衣着时所选用的是平面镜。而放大镜、显微镜是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望远镜是用来观察天体的。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2. 【答案】A
【解析】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光在河面发生了反射而形成的.所以A正确.
在夜间行驶时,若打开驾驶室的电灯,则室内的物体便在驾驶室玻璃上成像,看不清外面的物体,所以B错误.
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是为了看得更清楚,所成的像不变.所以C错误.
脸在镜中所成的像是由脸反射的光线照射到镜面反射而形成的.所以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着自己的脸照.所以D错误.
3. 【答案】A
【解析】“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故A正确;
“水中月亮”是天上月亮的虚像,故B错误;
“筷子变弯”“池底变浅”是折射现象,故C错误。
4. 【答案】C
【解析】在整个过程中虽然这个同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是由于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这个同学的像,这个同学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也是没有发生变化的。
5. 【答案】A
【解析】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虚像到水面的距离小于水深水中的云、白塔、绿树都属于平面镜成像,像距等于物距;白塔、绿树都靠近水面,与水面的距离较小,故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较小,而白云离水面最远,故像距最大。
6. 【答案】B
【解析】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故A错误;
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像的位置,故B正确;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CD错误。
7. 【答案】B
8. 【答案】B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 A 、C错误;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如果将视力表向平面镜靠近 ,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大小不变,故B正确;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9. 【答案】D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小球沿桌面向镜滚去,小球的滚动路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则小球的像的滚动路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 度,两角之和为 ,所以球的像将竖直向下运动。
并且由于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则物体所成的像运动速度和小球本身速度大小一样,都为 。
10.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以得出像运动的方向与镜面的夹角和物运动的方向与镜面的夹角相等。
【解析】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乒乓球水平在桌面向平面镜滚动时,小球的像竖直向下运动,所以小球到达点时,像也到达点,所以平面镜应过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交点;
根据题意,当小球在图示中的点时,像点在竖直方向的点,平面镜过连线的中点;
平面镜一定在连线上,其中:
,,
是的角平分线,
又,
,如图所示:
所以题干中的夹角。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④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11. 【答案】B
【解析】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
12.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可以设人离镜子 米,
由 可得 ,
解得 米,
如图所示。
则人需要站在距离挂地图的墙的距离至少为 。
二、填空题(共6题)
13. 【答案】传播方向;路径;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解析】由光线的定义可知,物理学中使用光线这一物理模型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
14. 【答案】;
【解析】由于平面镜成像是相反的,墙上左右相反,为 ,从茶几上看上下相反为:。
15. 【答案】;
16. 【答案】;;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与物大小相同,人身高是 ,则像高也是 ;
()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人离镜 ,则像离镜 ,人与像的距离就是 ;
()像与物的大小相同,与人到镜的距离无关。
17. 【答案】不变;
18. 【答案】虚;;下降;
【解析】()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故 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物等距可知, 点与水面相距 ,则 与它在水中的像 之间的距离为 。
()若光斑 向右移动了 ,移动到 点,如下图所示:
,因为从 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 角,所以 ,
则说明水位下降了 。
三、实验题(共3题)
19. 【答案】
(1)
(2) ;不变
(3) 能;不能
(4) 玻璃板未与水平面垂直放置
【解析】
(1) 实验时,蜡烛 经平面镜成正立的虛像,只有在 侧才能观察到,并看到蜡烛 与蜡烛 的像重合,所以人眼应该在 侧观察。
(2) 刻度尺读数时应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图中读数为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蜡烛 远离时,像的大小不变。
(3) 玻璃板成的虛像是光线经玻璃板反射后形成的,玻璃板后面并没有光线,所以将物理书放在玻璃板后面挡不住蜡烛 的像;由于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因此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
(4) 若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放置,此时虚像会呈在空中,此时无论如何移动蜡烛 都无法与 的像完全重合,故原因是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20. 【答案】
(1) 竖直
(2) 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3) 拿一张白纸放在B位置处,在B这一侧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像;白纸上没有像;虚
(4) 不;转向自己
【解析】
(1) 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后面的棋子与前面棋子的像不在同一高度上,怎样操作都不会重合的,因此也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两棋子的规格是完全相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看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 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以将白纸竖直放在蜡烛 处,移开蜡烛 ,观察像能否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没有像);若像不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没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若像能成在白纸上(或白纸上有像);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实像。
(4) 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 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 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不变,所以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 不移动。他又将玻璃板绕 轴转向自己,小明的头部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减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减小,所以小明的像会转向自己。
21. 【答案】
(1) 位置
(2) 大小;到镜面的距离
(3) 不能;虚;;远离;
(4) B
【解析】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3) 平面镜成虚像。蜡烛 实际上是没有点燃的,只是蜡烛 的位置和蜡烛 的像重合,感觉蜡烛 好像点燃了,实际上蜡烛 没有点燃,所以 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能被点燃。
已知 蜡烛移动的距离 ,此时 蜡烛的像距平面镜的距离也为 。故蜡烛 应远离玻璃板 ,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4) 通过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可以判断潜望镜成的像与物是否左右相反,所以采用方法B能合理、简便的验证上述实验。
四、简答题(共2题)
22. 【答案】电灯发出的光照在人身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经过窗户玻璃反射成像。晚上,室外暗,人的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大,能看清自己的像。
【解析】电灯发出的光照射在人身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经过窗户玻璃反射成像,此时的窗户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晚上,室外暗,人的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大,所以能看清自己的像。
23. 【答案】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房的双层玻璃内抽成真空,几乎无声音传播的介质,另外其他门窗紧闭,所以小馨在乙房内几乎听不到室外树上鸟儿的歌声;
夜间行车驾驶室里如果开灯,车内光线比车外强,这时汽车前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因光的反射使车内物体在车前成像,干扰司机视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