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全案(课件、教案、学案及练习):6.21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全案(课件、教案、学案及练习):6.21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26 11:19:39

文档简介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同步测试
1.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届三中全会
C.十五届三中全会 D.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下列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
B.农民在民主程序运作中创造出了“海选”
C.实践证明它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D.1988年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3.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目的是(  )
A.防止修正主义复辟    
B.用行动来纠正当时的“左”倾错误
C.维护他的领导地位,防止林彪夺权  
D.在文化领域进行一场反对修正主义的革命
4.“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的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不能召开 ②公检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 ④社会极度混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指
A.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被迫害
B.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被夺
C.邓小平被撤消领导职务
D.刘少奇被打成“叛徒、内奸、工贼”而开除出党
6.1967年1月,上海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一事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包括( )
A.刘少奇被永远开除出党   B.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
C.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武斗事件普遍发生
7.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农村民主制度建设起重要作用的一部法律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环境保护法》
8.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指出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
9.以下不属于“文化大革命”运动发生原因的是(  )
A.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错误
B.建国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C.党和国家已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D.林彪、江青、康生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10.自古以来的说法是“民告官、打不赢”,新中国成立后,为民告宫提供法律保障的是(  )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9年刑法      D.1982年宪法
11.对于保障少数民族利益起到作用的法律法规有(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③《义务教育法》④《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2.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 (  )
A.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制度建设    B.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7年8月5日,由江青、康生等人策划在中南海举行的针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同志的斗争会结束后,刘少奇拿着宪法,义正严词地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个人讲话?”           
——《历史在这里沉思》第一卷
   材料二: 第一条 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一些什么重要问题?
(2)材料二规范了谁的行为?此法律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的变化是什么?你能得到一些什么认识?
14. “文化大革命”表明: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割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绝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是怎样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D  6.A  7.A  8.D  9.C  10.D  11.C  12.A
13.(点拨: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及对课本中民主法制建设意义的理解。解题关键是建国后到现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1)建国初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制度尚不健全;“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2)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3)由民主法制不健全、不执行到“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进入法制化建设的新时期。
14.民主与法制不可分割。民主,就是在某一个组织内的所有人员,对这个组织的公共事务都可以进行协商、管理和监督。从一个国家来说,民主就是要由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在具体商议一些公共事务时,社会中各人的看法不同,往往很难统一,而且由于人数众多无法人人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人们就建立了一系列大家公认的制度。所有这些制度,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就统称为法律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就叫法制。民主与法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民主是法制的灵魂,同时也没有脱离法制而独立存在的民主,法制是民主的载体,只有良好的法制才能使民主变成事实。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绝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绝不是社会主义民主。第21课 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⑵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⑶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⑴充分利用教材提供飞的阅读材料好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运用调查、访问、交流等形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治,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教学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春秋代序,往事悠悠。50载斗转星移,伴随着全国人大从一届到十届的前行足迹,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目标,正一步步从理想变为现实。回首一届全国人大到九届全国人大,一个个耀眼的亮点,折射着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轨迹,辉映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灿烂前景。 2005年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又谱写了一曲光辉乐意。
思考与判断: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的法制建设遭到了哪些破坏?
【知识归纳】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根本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
(2)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估计
(3)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
(2)刘少奇冤案:
(3)“全面夺权”与民主法制的全面破坏:
 1967年1月,王洪文等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此后,全国掀起夺取高潮,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文革”的历史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与平反冤假错案: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案
3.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4.到2000年,全国法制建设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2.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加强: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和会组织法》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1)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难点突破】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分析
历史原因: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在探索,中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研究,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国际原因:中美关系敌对,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政府顶隹了来自美苏霸权主义的压力,但同时对世界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国内原因: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断进行,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着资产阶级复辟危险;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重,民主法制不健全;林彪、江青等一伙野心家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例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在于
A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危险 B“左倾”错误严重
C中央对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D 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发动原因的理解,题意要求抓住“根本”原因。选项AC是文革发动的两个原因,但都只反映了一个方面,D项是对党内形势做出的错误估计和判断。而B项是其它三个选项反映的事实出现的原因,也即是犯错误的根本原因。
[答案]B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同时,国家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例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  )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
    A.①②③   D.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也是本课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四个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答案]D
3.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在关知识,谈谈依法治国方略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毛泽东对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
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例3]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回答:
江泽民同志认为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3)请联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你在这一方面应怎样做
[解析]本段材料中江泽民主席的讲话只是一段背景材料,回答本题更多要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答案](1)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九届全国人大。
(3)只有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我们国家才能健康发展,长治久安。作为青少年,应该如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982年宪法、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依法治国;“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概况,理解“文革”期间由于民主法制破坏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重建与完善的主要成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2.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及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知识梳理】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原因:
(1)出发点: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3)根本原因:左倾错误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的践踏:刘少奇案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文革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2、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
2、拨乱反正: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全面立法: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两会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问题: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新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民主监督”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重难突破】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
(1)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4)国家还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2、结合“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谈一谈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对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
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要点训练】
1、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A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维护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使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里程碑的是A
A、依法治国入宪 B、“三个代表”入宪 C、“一国两制”构想 D、邓小平理论
3、直接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律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D、《环境保护法》
4、“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 上提出来的。A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四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三大
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核心是 D
A民法 B刑法 C行政法 D宪法
6、我国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D
A、民主、团结、平等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高度文明,高度民主   D、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是在 D
A.1954年 B.1982年 C.十五大 D.1999年
8、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6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6分)
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⑵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在农村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9.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为治
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资本主义法制起源于古罗马,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及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法律文件各是什么?(2分)
(2)在近代德、法、美制定了哪些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3分)这些文件是体现哪一阶级利益的?(2分)
(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于何年?(1分)它的两大原则是什么?(2分)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就及重要意义?(3分)
⑴《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
⑵德国《德意志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⑶1954年;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⑷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共28张PPT)
高一年级 历史
授课者:李珊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1课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阅读课本,说说“文化大革命”爆发
的原因?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阅读课本,说说“文化大革命”中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在哪些方面?
红卫兵抄家
被红卫兵查封的民宅
红卫兵批斗彭德怀
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红卫兵破“四旧”。孔庙大成殿明代彩塑孔子像被挖眼、扒心、身上贴满标语 。
合肥市红卫兵将“成庙庵”内的佛像搬到了马路上焚烧 。
你怎样吸取“文革”的教训?
上海“工总司”(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攻打“联司”(上海柴油机厂工人革命造反联合司令部 )的场面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我们应该怎样吸取“文革”的教训?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年
群众在进行普法宣传活动
律师事务所
法庭上律师在进行辩护
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四条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蒙文文本书影
村民大会召开
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
村民委员会就职演说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