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3 07: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导语
导语
汉字的个体字符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散乱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内部呈有序性的符号系统。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
一、汉字的起源
1.仓颉造字说
《吕氏春秋·君守》:“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淮南子 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一、汉字的起源
1.仓颉造字说/圣人造字说
《说文解字》:“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一、汉字的起源
评价
提供了创造文字的条件(史官、眼力)和效果,具有一定合理性。
文字不可能由一个人创造。
一、汉字的起源
2.河图洛书说/文字神赐说/八卦说
《尚书·顾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守,发阳虚之山,临于无扈洛洞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一、汉字的起源
评价
八卦符号各代表一定物象又相互区别,这和早期文字有相通之处。
文字神赐不可信;
时间错乱,哲学意义上的八卦到西周及春秋时期才形成;
八卦形体过于简单,区别度小。
一、汉字的起源
3.结绳说
《周易正义》:“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一、汉字的起源
评价
结绳记事与发明文字的想法是一致的,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
结绳是一种实物性记号,自身不能说明自身,不可能成为记录语言的工具;
结绳的区别性低。
一、汉字的起源
4.刻契说
《周易》:“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一、汉字的起源
评价
刻契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
刻契带有“书写”的性质。
刻契的构形太简单,与复杂的文字构形不相类。
二、汉字的形成
二、汉字的形成
许慎《说文解字·叙》加以界说: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 ,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造字方法
用字方法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传统构形理论——六书
二、汉字的形成
二、汉字的形成
1.象形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二、汉字的形成
2.指事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汉字的形成
3.会意
比类合谊,以见指 ,武信是也
二、汉字的形成
4.形声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二、汉字的形成








辨认造字方法需恢复古形,才能还原本义

二、汉字的形成
5.转注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老部》:“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化的古字),言须发变白也。”
《说文·老部》:“考,老也。从老省,丂(kǎo)声。”
二、汉字的形成
6.假借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二、汉字的形成
6.假借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二、汉字的形成
评价
对汉字的构形进行了较为系统性的阐述。
“六书”中的各书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造字系统在严密性和明确性方面尚有缺陷;
建立在小篆的形体基础之上,并不具普遍的适应性。
三、学以致用
描、刃、山、水、本、花、亦、休、
采、想、中、舟、门、集、囚、围
象形:山、水、舟、门
指事:刃、本、亦、中
会意:休、采、囚、集
形声:描、花、想、围
1.分一分
三、学以致用
2.选一选
选出全是形声字的一组( )  
A.信 劣 明 众
B.避 怒 伸 硝
C.他 慈 牧 爸
D.功 尖 好 围
B
三、学以致用
3.填一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