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第四课时《词语家族的光辉岁月》教学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第四课时《词语家族的光辉岁月》教学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3 09:4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词语家族的光辉岁月》
一、古今异义
(一)课内梳理
文言篇目 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劝学》 金 金就砺则利 金属制的刀斧等 多指黄金
一、古今异义
(一)课内梳理
文言篇目 古今异义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劝学》 金 金就砺则利 金属制的刀斧等 多指黄金
小组讨论:整合所发现的古今异义现象,可以发现词义的演变有哪几种情况?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1.词义扩大
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或词义的外延扩大
“江”“河”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秋声赋》
古义:打盹。
今义:泛指睡觉。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
古义:指从兽身上剥取下来的皮。
今义:泛指一切事物的表面。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古义:专指回声。
今义:泛指声音。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2.词义缩小
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小于古义,或词义的外延缩小
“金”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与丈夫相对,专指妻子。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鸿门宴》
古义:指崤山以东。
今义:专指山东。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学问的人。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3.词义转移
词的今义和古义发生变化,且今义与古义基本没有联系
“涕”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辞》
古义:父亲。
今义:爷爷。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古义:使者。
今义:旅行者所带的东西。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4.感彩变化
词的褒贬色彩发生变化
“爪牙”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今义:攻击人,说人坏话。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古义:地位低下,出身卑微。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义:杰出、英俊。
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5.词义强化
词的今义所表示的程度大于古义
“绝境”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指没有出路、进退维谷的境地。
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
古义:指给……看。
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要求。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史记》
古义:公开扬言。
今义:表示政府的公告。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6.词义弱化
词的今义所表示的程度小于古义
“很”
一、古今异义
(二)词义演变
饿其体肤。——《孟子》
古义:指没有饭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今义:指饥饿的感觉。
吾羞,不忍为之下。——《史记》
古义:感到耻辱、羞耻。
今义:害羞。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古义:困顿不堪;病重将死。
今义:泛指一切疾病。
一、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
(二)词义演变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任务1:归纳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所属的情况。
感彩变化
词义强化
词义弱化
二、一词多义
(一)课内梳理
文言篇目 多义词 例句 词义
《劝学》 绝 而绝江河 动词,横渡
《赤壁赋》 不绝如缕 动词,断
二、一词多义
(一)课内梳理
文言篇目 多义词 例句 词义
《劝学》 绝 而绝江河 动词,横渡
《赤壁赋》 不绝如缕 动词,断
小组讨论:对于同一个词来说,不同词义的地位是否相同?
二、一词多义
(二)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多义词
多义:指有多个义项。
(义项:词典、字典中对词的意义的分项说明。)
二、一词多义
(二)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词义的组成
①本义:由字形分析出来并能用文献证明的词义。
②引申义:词义从本义的特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面延伸而产生一系列新义,这个过程叫做引申,所产生的新义叫引申义。
二、一词多义
(二)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词义的系统性
词义通过引申,发展出相互有联系有次序的系列意义,这些意义体现出词义的系统性。
二、一词多义
(二)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绝:
①断,断绝; 《淮南子》:天柱折,地维绝。
②极,非常; 《后汉书》:所在绝远,不可往来。
③超越,超过; 《世说新语》:寿跤捷绝人……
④横渡,横穿。 《荀子·劝学》:……而绝江河。
二、一词多义
(二)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二、一词多义
(二)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本义:
绳索断
只能
横渡

与人
断交
气断
死亡
路断
到了尽头
极点
超越
很,非常
二、一词多义
(二)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任务2:
利用“词义的系统性”,整理课内的文言文一词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