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3 09:5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梳理】
知识点 1 平型关大捷
1.背景:1937年9月,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    。
2.双方参战部队: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和八路军第    师。
3.意义: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取得的     胜利。
知识点 2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
(1)背景:①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      路线。
②当时国民党内流行“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2)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根据地建立
①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创建了      和游击区。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②作用: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2)根据地发展
①军事:根据地军民展开       ,创造了麻雀战、    、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
②政治:建立抗日     ,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
③经济:实行地主     、农民     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④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     ,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知识点 3 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        ”。
2.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3.时间、地区:1940年下半年、    。
4.指挥者:      。
5.主要目标:破袭日军      ,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      。
6.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
取        的信心。
【达标练习】
1.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此文的发表对当时产生的影响有 (  )
①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②制定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③完全抵制了国内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思潮 ④是一部不朽的军事著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1937年11月26日,日军步兵500人和1个骑兵连向山西长治县附近的范村进犯。八路军第129师第771团以一个连的兵力,分散埋伏在10多里长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人一组,五人一群,飘忽不定,时聚时散地打击敌人。经过几小时的战斗,八路军消灭日军近百人,击毁军车1辆。时任第129 师师长的刘伯承风趣地说:“不要小看这个‘□□□’,也会闹得敌人团团转哩。”“□□□”应是 (  )
A.地道战 B.地雷战
C.夜袭战 D.麻雀战
3.1938年4月,日本陆军部在制定进攻武汉的计划时,原准备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一部沿平汉线南下,与日本华中方面军夹击武汉。后来考虑到华北地区因八路军频繁出击导致“治安不良”,难以抽出兵力,从而放弃了华北方面军的南下计划。这说明(  )
A.日军全面侵华初期计划不够周密
B.敌后战场由此成为日军进攻重点
C.世界战局变动影响日军侵华方针
D.敌后战场给予正面战场战略支持
4.历史学习小组模拟“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各项适用于介绍延安的是 (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抗战的灯塔——敌后战场总后方
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主要原因
是 (  )
A.共产党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大力发展生产
B.日军将兵力主要投入到正面战场,无暇顾及敌后战场
C.国际力量的大力支持
D.共产党具有兵力和武器装备优势
6.某回忆录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  )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C.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7.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  )
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 
④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坚定全国人民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表数据主要反映出 (  )
反法西斯军队平均毙伤一敌所耗费的弹药统计表
中国战场 八路军、新四军 30发子弹、7枚手榴弹
国民党军队 2000发子弹、12发炮弹、30枚手榴弹
欧洲战场 苏军 30发炮弹、1300发子弹、230千克航空炸弹
太平洋战场 美军 3000千克炸弹
A.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反法西斯军队作战顽强
C.中国抗战尤其是敌后抗战的艰难
D.反法西斯军队团结一致
9.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下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
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
10.对下图所示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A.敌后战场抗日力量壮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日本“囚笼”政策破产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说”史】
材料一 我军运输部队在平型关关口附近不明地域遭到从西侧高地的伏击,全军覆没。
——1937年9月日本《每日新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战役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4分)
【文献“载”史】
材料二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了……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的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振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最严重的政治任务。
——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命令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较大胜利”八路军发起了哪场战役 (2分)据材料二,概括该战役的目的。(2分)
【表格见“史”】
材料三 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一览表
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 主要创建者
晋察冀 聂荣臻
晋冀鲁豫 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
晋西北 贺龙、关向应
山东 萧华、张经武等
华中 陈毅、张鼎丞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目的及影响。(4分)
【历史的感悟】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作用的认识。(2分)
答案
【答案】
知识点1 1.太原 2.一一五 3.第一个重大
知识点2 1.全面抗战 抗日持久战 2.抗日根据地 延安 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民主政权 减租减息 交租交息 相互配合
知识点3 1.囚笼政策 2.扫荡 3.华北 4.彭德怀 5.交通线 日伪据点 6.抗战胜利
【达标练习】
1.A 2.D 3.D 4.D 5.A 6.A 7.C 8.C 9.B 10.A
8.(1)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百团大战。振奋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争取抗战局势好转。
(3)目的:将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抗击日本的侵略。影响: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4)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