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与众数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2)能结合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做出自己的评判。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代表数据。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经过调查,发现某公司员工年薪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年薪(万元) 12 9 6 4 3 2.5 2 1.5 1
员工数(人) 1 1 1 1 2 2 5 6 2
你知道该公司员工的年薪的平均数吗?你是怎么计算得到的?
(提问,复习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讨论质疑:
如果该公司在自己的宣传中称自己公司的员工的平均年薪达到3万元,你认为这种宣传是否有误导的作用呢?3万元能否代表这家公司员工的一般水平呢?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既然这里的平均数3万元不能代表一般水平,那么在这组数据中哪一个数据才能真正代表一般水平呢?
(学生讨论,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分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说明平均数为什么不能代表一般水平,其二是找寻更能代表一般水平的数)
上面这组数据中1.5万出现了6次,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一了,而达到或超过平均数3万元的人也只有6人,明显3万元不能代表一般水平,这里1.5出现次数最多,叫做众数,它也能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而将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12,9,6,4,3,3,2.5,2.5,2,2,2,2,2,1.5,1.5,1.5,1.5,1.5,
1.5,1,1,这里2处于中间位置,所以它叫做中位数,同样它也能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上例中,到底用这三个数中的哪一个更合理呢?(讨论回答)
(三)深入探索,解决例题
例1:8位评委对选手甲的评分情况如下:9.0,9.0,.2,9.8,8.8,9.2,9.5,9.2。计算它们的中位数和众数。
解略
例2: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 15 10 14 19 17 16 14 12 14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解略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 2 3 4 5 6 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归纳探索结果: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唯一的。
例3:巨星公司是以生产各种模具为主的大型企业,公司销售部有营销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下一年度每位营销员的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本年度的销售情况:
销售额 330 280 150 40 30 20
人数 1 1 2 6 4 1
如果公司销售部把每位营销员的下年度销售额定为平均数86万元,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你认为销售额定为多少元比较合理?试说明你的理由?
归纳总结
(1)列表对比: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概念
注意点
在生活中可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这三个特征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它们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联系实际选择。
(五)作业:P131 3 P13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