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15:06:21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第13课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把主旋律的宣传如果比成一粒药片,那么艺术性就是药片外面那层糖衣;糖衣做得不好,再好的药也让人难以下咽。
B.《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条例》是山东首次针对特困地域的特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法规,也是步入新时代后将精准扶贫作为工作指针的重要实践。
C.谈到我国滑雪人才的培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请知名教练来华执教,而对与运动员素质提升相关的基础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近日,环保部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攻坚阶段,到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要超过80%。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语序不当,应该把“如果”提到句首;
B项,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条例》”是“实践”搭配不当;
C项,句式杂糅,“对与运动员素质提升相关的基础训练却常常被忽视”中出现了“对……被……”句式杂糅。
故选D。
2.下列对两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一文中,作者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
B.《读书:目的和前提》第3段具体分析了阅读杰作对我们的人生的作用。
C.《上图书馆》第1段借用西蒙娜 德 波伏瓦的话引起了自己对过去图书馆读书生活的回忆。
D.在《上图书馆》一文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回忆了在文华图书馆、清华图书馆、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和圆形图书馆的读书生活。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第3段”错误,分析阅读杰作对我们人生作用的是第2段,故“第3段”应为“第2段”。
故选B。
3.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对于一个人而言,只有心志成熟才可以承担生活中的事情,才可以理性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一个富有教养的人,不论是对什么样身份的人,始终都彬彬有礼。读书,读好书,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勤读书,会读书,你就会和大千世界息息相通,你的思想就会变得丰盈。
A.心志 B.彬彬有礼 C.息息相通 D.丰盈
【答案】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心志:意思是意志、志气。心智:一指头脑聪明;二指才智,智慧;三指脑力,神志。结合“承担生活中的事情,才可以理性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分析,应该用“心智”。
B项,彬彬有礼: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形容“一个富有教养的人”,使用正确。
C项,息息相通:意思是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形容人和大千世界的关系密切,使用正确。
D项,丰盈:指体态丰满;富裕,丰富。结合“思想”分析,使用正确。
故选A。
4.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读书,认识古今有思想的人,让我们生活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生活在更加广阔的思想世界里。读历史,让我们突破自己狭隘的视角,站在社群、民族、国家以至文明的角度,了解文明的变迁、社会的兴衰。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召集文人学者编写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该书编成后,尽管国事繁忙,宋太宗还是坚持每天阅览三卷。有时因事耽误了,他还要在闲暇时再补上。有人认为他实在太辛苦了,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A.yì zhì xiá juàn
B.yì chì xiá ju n
C.ài zhì xiá juàn
D.ài chì xiá ju n
【答案】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隘:读作ài。属于常用字,本意是狭窄,引申指险要处。
帙:读作zhì,本意是指帛书用囊盛放,整理书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后来帙指书画外面包着的套子,书一套叫做一帙。
暇:读音是xiá,是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卷:juàn,机关里保存的文件。Juǎn,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裹成圆筒形的东西;用于成卷儿的东西等。“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读作juàn。
故选C。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佳节来临之际蓝田县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迎接充满希望的2019年。
②小明和小强息息相通,都喜欢武术,在大学不约而同地报名参加了武学社。
③在王警官的帮助下,李叔叔改掉了一劳永逸的恶习,将小卖部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④经典小说的情节没有展开前,势必有很大的篇幅交代背景,需要用耐心去拨开迷雾,才能渐入佳境,最后豁然开朗。
⑤出生于国画世家,又深入研习了西洋画,深得中西艺术精髓的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放荡不羁的画风,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
⑥华春莹说:“任何一个有正常判断力的人都能看清此事本质。希望加方能看清楚,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做火中取栗的事情。”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与运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语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自相矛盾。
①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②息息相通:形容关系密切。从“都喜欢武术”这个信息看,本成语使用错误,应该用“志同道合”。
③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句中形容“恶习”,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④豁然开朗: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⑤放荡不羁:恣意行事,不受约束。用来形容做事,而不是“画风”。用错对象。
⑥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合乎语境,使用正确。
分析可知,②③⑤句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
故选B。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
②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
③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文章的气。
④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
⑤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
A.②①④⑤③ B.①③②④⑤ C.②④①③⑤ D.①③⑤②④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理解文段意思,结合前后文考虑、选择,注意前后文之间的照应和语意的衔接。还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这段话是议论,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排列。①句总起点明观点,③承接①句“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人,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⑤句把议论引向深入。②句承接上文,④总结全段。
综合分析,正确的语序为:①③⑤②④
故选D。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前,苹果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企业开了软性制造的先河,中国应当抓住制造业软性变革的历史机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B.各国领导人决心把厦门会晤为新起点,共同打造更紧密、更广泛、更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C.在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中告诉我们,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D.在高考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将成为拉分的关键科目,学好语文,对考生考取重点大学有重大影响。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项,谓语残缺,应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前加“推动”。
B项,句式杂糅,将“把”改为“以”或把“为”改为“作为”。
C项,主语残缺,应去掉“在”和“中”。
故选D。
8.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自行宣布成为“临时总统”,得到美国以及多个拉美国家政府的支持,促使现任总统马杜罗宣布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
B.影片《一步之遥》票房创下新低,豆瓣评分也不高,制片方指责个别影评人未看作品就对电影进行差评的行为是极不妥当的。
C.《见字如面》节目中,那些家书载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重返人们身边,我们仿佛真的通过那些文字、话语与我们相隔遥远的人见面了。
D.地铁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车厢内向公众推荐免费电子书,组织定期主题文化活动,让一辆辆列车化身为一座座移动图书馆。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B项表意不明,是制片方的指责不妥当,还是影评人对电影差评不妥当,不明确。
C项介词残缺,可在“与”之后补充“跟”。
D项语序不当,“组织”“定期”互换位置。
故选A。
9.下列情景中给朋友发的短信,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祝贺生女儿)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瓦之庆,遥以致贺。
B.(描述赛事)世界各个排球队都在秣马厉兵,我队正觊觎桂冠。
C.(问候病情)闻君抱恙,不胜垂念,谨致问候,祝早日康复。
D.(拜托帮忙)冒昧唐突干请,所恳之事,务必慨允,不胜感激。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A项,“瓦”,古代妇女纺织用的纺砖;“弄瓦”,古人把纺瓦给女孩玩,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祝贺人家生女孩。B项,“觊觎”是贬义词。感彩不对。C项,“垂”是敬语,对别人说的话,如“垂爱”“垂青”“垂询”,对逝者也是“永垂不朽”。此处谦敬和主宾错位。D项,“务必”错误,请托人不能用祈使句。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这两个月我在家中闭门读书,深居潭府不问外界之事,竟不知出了这样的变故。
B.虽然只是绵薄之力,但是你能在我们落难之时伸出援手,已是难得,我们应该感谢你。
C.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国政府历来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地区间的矛盾,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毕业之后,学生对恩师甚是思念。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A项,“潭府”指深邃的府第,常用于尊称对方的住宅。此处称自己的家,使用不当。
B项,“绵薄之力”是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
C项,“不能两句话说不到块儿,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此处是外交部发言,应使用书面语。
故选D。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校外培训杋构举办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钧的竞赛,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奥赛学习的功利化降温。奥赛为升学加分的政策导致众多学校和千千万万家庭授入到奥赛中去。很多孩子对奥赛不感兴趣,甚至视奥赛训练为痛苦,部分家庭也因负担过重而苦不堪言,但家长仍然,不计成本地把孩子送进奧赛培训班。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为奥赛热降温,也。
取消奧赛加分,让奧赛和升学脱钩,并不意味着奧赛不重要、不用学。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权限的扩大,( )。顶尖高校重视学生学科竞赛的经历,与高考取消臭赛加分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以前的高考奧赛加分是全国通用的,是一种普适性加分,任何高校、任何专业都必须对之。而自主招生对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降低分数线,只是针对特定高校,且局限于该校的特定专业。与过去加分权限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不同,这实际上是将加分权限过渡给高校,让高校拥有更多自主权,可以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录取学生。自主招生的初衷在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的学生,重视奥赛成绩,。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奋不顾身 无力回天 等量齐观 无可厚非
B.全力以赴 无济于事 一视同仁 无可非议
C.奋不顾身 无济于事 一视同仁 无可厚非
D.全力以赴 无力回天 等量齐观 无可非议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奥赛学习的功利化降温。
B.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钩的竞赛,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奥赛学习的功利化降温。
C.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D.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举办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13.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很多顶尖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不过是在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
B.很多顶尖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尤其是在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
C.学生的奧赛成绩在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被很多顶尖高校非常看重
D.很多顶尖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
【答案】
11.B
12.C
13.D
【解析】
11.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此处用来形容家长不计成本的把孩子送进奧赛培训班学习,与生命没有关系,根据语境,应选用“全力以赴”。
第二处,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语境为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为奥赛热降温,但没有什么效果,应选用“无济于事”。
第三处,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此处是说高校或专业对待奥赛的态度,不存在事物间的差异,根据语境,应选用“一视同仁”。
第四处,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此处表示事情合乎情理,根据语境,应选用“无可非议”。
故选B。
12.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存在三处语病:①是谓语残缺,应在“校外培训机构”前加上“严禁”;②是“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可删去“为了”;③是语序不当,应是“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A项,有两处问题,一是谓语残缺,应在“校外培训机构”前加上“严禁”;二是语序不当,应是“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B项,有两处问题,一是“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可删去“为了”;二是语序不当,应是“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D项,有两处问题,一是谓语残缺,应在“校外培训机构”前加上“严禁”; 二是“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可删去“为了”。
故选C。
13.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前文说“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权限的扩大”,后文说“顶尖高校重视学生学科竞赛的经历”,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括号中填写的句子应以“很多顶尖高校”为主语,据此可排除C项。第二段文字强调的是奥赛存在的必要性,即顶尖高校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故括号内填写的句子也应强调“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而非“在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据此可排除A、B两项。
故选D。
三、语言表达
14.某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老师把同学们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进行了分类汇编
(1)请你为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写上前言。
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钧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①名言集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言集的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次活动中,大家就“是多读流行作品还是多读经典作品”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作品。请结合你读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1)①读书方法②(示例)读书贵在有法。掌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如同拿到了打开书籍宝库的钥匙,有助于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示例1)我认为应该多读经典作品。因为经典作品是经得起推敲的好作品,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无论是对我们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对我们自身的成长都大有益处。
(示例2)我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时代的信息,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符合我们的心理需要,对我们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都很有帮助。
【详解】
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1)考查拟小标题。名言集小标题应是对汇编名言共同特点的概括;名言集的前言,要根据“小标题”及汇编的名言的内容进行拟写。纵观同学们搜集的名言,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钧玄”法、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创新”法、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这些都与“读书方法”有关,因此小标题可拟为“读书方法”。前言也就应当与读书方法有关,可阐述读书方法的重要性。
(2)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观点明确,阐述的理由能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即可。比如肯定阅读经典作品,可从经典的思想性、艺术性,对青少年的有益影响的角度阐述;肯定流行作品,可从流行作品贴近现实生活,易于理解接受,信息比较新颖的角度阐述。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读书
朱光潜
①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就是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杀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②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③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中国文化名人论读书苦乐》,有删改)
15.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
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C.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16.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C.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D.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的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D.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答案】
15.C
16.B
17.D
【解析】
15.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C项,“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错。原文是“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原文表述的是“读书”,而非“书籍”。
故选C。
16.
本题考查理解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B项,“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错。此项表述的是文化学术与学问的关系,而非读书与学问的关系。本项属答非所问。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错。原文说的是“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并不是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
B项,“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错。原文说的是“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并不是说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
C项,“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错。原文只说“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所读之书要选得精,并不代表一定要选择经典作品阅读。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第13课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把主旋律的宣传如果比成一粒药片,那么艺术性就是药片外面那层糖衣;糖衣做得不好,再好的药也让人难以下咽。
B.《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条例》是山东首次针对特困地域的特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法规,也是步入新时代后将精准扶贫作为工作指针的重要实践。
C.谈到我国滑雪人才的培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请知名教练来华执教,而对与运动员素质提升相关的基础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近日,环保部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攻坚阶段,到2020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要超过80%。
2.下列对两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一文中,作者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
B.《读书:目的和前提》第3段具体分析了阅读杰作对我们的人生的作用。
C.《上图书馆》第1段借用西蒙娜 德 波伏瓦的话引起了自己对过去图书馆读书生活的回忆。
D.在《上图书馆》一文中,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回忆了在文华图书馆、清华图书馆、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和圆形图书馆的读书生活。
3.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对于一个人而言,只有心志成熟才可以承担生活中的事情,才可以理性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一个富有教养的人,不论是对什么样身份的人,始终都彬彬有礼。读书,读好书,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勤读书,会读书,你就会和大千世界息息相通,你的思想就会变得丰盈。
A.心志 B.彬彬有礼 C.息息相通 D.丰盈
4.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读书,认识古今有思想的人,让我们生活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生活在更加广阔的思想世界里。读历史,让我们突破自己狭隘的视角,站在社群、民族、国家以至文明的角度,了解文明的变迁、社会的兴衰。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召集文人学者编写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该书编成后,尽管国事繁忙,宋太宗还是坚持每天阅览三卷。有时因事耽误了,他还要在闲暇时再补上。有人认为他实在太辛苦了,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A.yì zhì xiá juàn
B.yì chì xiá ju n
C.ài zhì xiá juàn
D.ài chì xiá ju n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佳节来临之际蓝田县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迎接充满希望的2019年。
②小明和小强息息相通,都喜欢武术,在大学不约而同地报名参加了武学社。
③在王警官的帮助下,李叔叔改掉了一劳永逸的恶习,将小卖部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④经典小说的情节没有展开前,势必有很大的篇幅交代背景,需要用耐心去拨开迷雾,才能渐入佳境,最后豁然开朗。
⑤出生于国画世家,又深入研习了西洋画,深得中西艺术精髓的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放荡不羁的画风,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
⑥华春莹说:“任何一个有正常判断力的人都能看清此事本质。希望加方能看清楚,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做火中取栗的事情。”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
②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
③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文章的气。
④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
⑤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
A.②①④⑤③ B.①③②④⑤ C.②④①③⑤ D.①③⑤②④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前,苹果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企业开了软性制造的先河,中国应当抓住制造业软性变革的历史机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B.各国领导人决心把厦门会晤为新起点,共同打造更紧密、更广泛、更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C.在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中告诉我们,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D.在高考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将成为拉分的关键科目,学好语文,对考生考取重点大学有重大影响。
8.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自行宣布成为“临时总统”,得到美国以及多个拉美国家政府的支持,促使现任总统马杜罗宣布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
B.影片《一步之遥》票房创下新低,豆瓣评分也不高,制片方指责个别影评人未看作品就对电影进行差评的行为是极不妥当的。
C.《见字如面》节目中,那些家书载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重返人们身边,我们仿佛真的通过那些文字、话语与我们相隔遥远的人见面了。
D.地铁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车厢内向公众推荐免费电子书,组织定期主题文化活动,让一辆辆列车化身为一座座移动图书馆。
9.下列情景中给朋友发的短信,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祝贺生女儿)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瓦之庆,遥以致贺。
B.(描述赛事)世界各个排球队都在秣马厉兵,我队正觊觎桂冠。
C.(问候病情)闻君抱恙,不胜垂念,谨致问候,祝早日康复。
D.(拜托帮忙)冒昧唐突干请,所恳之事,务必慨允,不胜感激。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这两个月我在家中闭门读书,深居潭府不问外界之事,竟不知出了这样的变故。
B.虽然只是绵薄之力,但是你能在我们落难之时伸出援手,已是难得,我们应该感谢你。
C.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国政府历来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地区间的矛盾,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毕业之后,学生对恩师甚是思念。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校外培训杋构举办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钧的竞赛,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奥赛学习的功利化降温。奥赛为升学加分的政策导致众多学校和千千万万家庭授入到奥赛中去。很多孩子对奥赛不感兴趣,甚至视奥赛训练为痛苦,部分家庭也因负担过重而苦不堪言,但家长仍然,不计成本地把孩子送进奧赛培训班。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为奥赛热降温,也。
取消奧赛加分,让奧赛和升学脱钩,并不意味着奧赛不重要、不用学。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权限的扩大,( )。顶尖高校重视学生学科竞赛的经历,与高考取消臭赛加分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以前的高考奧赛加分是全国通用的,是一种普适性加分,任何高校、任何专业都必须对之。而自主招生对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降低分数线,只是针对特定高校,且局限于该校的特定专业。与过去加分权限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不同,这实际上是将加分权限过渡给高校,让高校拥有更多自主权,可以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录取学生。自主招生的初衷在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的学生,重视奥赛成绩,。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奋不顾身 无力回天 等量齐观 无可厚非
B.全力以赴 无济于事 一视同仁 无可非议
C.奋不顾身 无济于事 一视同仁 无可厚非
D.全力以赴 无力回天 等量齐观 无可非议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奥赛学习的功利化降温。
B.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钩的竞赛,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奥赛学习的功利化降温。
C.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D.政府取消奥赛加分政策以及举办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生升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13.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很多顶尖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不过是在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
B.很多顶尖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尤其是在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
C.学生的奧赛成绩在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被很多顶尖高校非常看重
D.很多顶尖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
三、语言表达
14.某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老师把同学们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进行了分类汇编
(1)请你为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写上前言。
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钧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①名言集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言集的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次活动中,大家就“是多读流行作品还是多读经典作品”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作品。请结合你读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读书
朱光潜
①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就是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杀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②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③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中国文化名人论读书苦乐》,有删改)
15.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
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C.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16.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C.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D.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的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D.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