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5秋天的怀念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06:4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我一直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听,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史铁生《有关庙的回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破题存疑
01 文题“秋天的怀念”在怀念谁?
02 为什么怀念?
03 又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呢?
背景链接
史铁生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在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他的第六个年头,年仅四十九岁的母亲因肝病早逝了。后来,在他的许多的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可以说是他的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而成的。因为他对母爱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所以这也就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这篇《秋天的怀念》便是他怀念母亲的文章。
自由研读,真情感知
扫清障碍
瘫痪 捶打 憔悴 整宿 侍弄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tān huàn chuí qiáo cuì xiǔ shì
xǐ chū wàng wài xù dāo
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唠叨。
遇上出乎意料的好事而特别高兴。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叙述的故事。
我因为瘫痪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对生活失去希望,母亲两次建议带我去北海看花,最后母亲去世了,我没能和母亲去看花。
重点择读,深情感悟
关于“看花”
本文以“看花”为线索展开叙事和议论,文章共三次写到看花,其背景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以景衬情,通过菊花的烂漫衬托作者对生活的热情;照应上文“母亲生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这件事,借此怀念母亲。
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要详细描写多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绽开得烂漫?
由拒绝看花到主动看花,“我”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关于“看花”
关于“母爱”
母亲的感人形象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体现出来的,画出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小组交流,说说其动人之处。
补充资料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最终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史铁生《我与地坛》
结合文章思考,史铁生为何说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亲就悄悄儿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身患绝症之苦
隐忍坚强之苦
切盼忧思之苦
关于“母爱”
母亲活得这样苦,却时刻鼓励儿子相信生命、热爱生活。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尝试用以下句型说一说:
示例:母亲是慈爱的。她的慈爱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想方设法宽慰儿子,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
母亲是 的。她的 体现在 。
关于“母爱”
透过菊花,母亲给儿子的究竟是什么?
补充资料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史铁生
关于“母爱”
母亲的“苦”与“爱”,“我”最终理解吗?细读文章语句,感受我对“母爱”的顿悟。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补充资料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关于“母爱”
就是这怀念,一个又一个秋天过去了,从21岁开始坐在轮椅上到现在,从母亲去世到现在,这份对母亲的怀念已经整整33年。这33年的怀念他对“好好活”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补充资料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
——史铁生《病隙碎笔》
入情入境,实情表达
对于史铁生的“好好活”,我们是怜悯吗?感到他活得痛苦吗?那究竟是什么?
佩服
敬重
敬仰
当我们走进秋天的故事,讲述秋天的故事,品味文中的母爱时,还应该走出这份怀念,寄托秋天的怀念,获得人生的思考。那么,这思考究竟是什么?
诉说心声,笔尖生情
课后作业(二选一)
【A】:联系生活,写出你对文中“母爱”“爱母”及“好好活”的思考,自选角度,200字左右。
【B】: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完成一篇读书笔记,300字左右。
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