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 图册
1 .下图所示学堂的创办有利于( )
A.西方技术的学习 B.军事力量的提高 C.维新思想的传播 D.革命军人的培养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学习外语,福州电气学塾、天津电报学堂学习科技,由此可见这些学堂创办有利于学习西方技术,A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军事领域,无从得出有利于军事力量的提高,B排除;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学堂的创办与洋务运动有关,而维新思想的传播是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时期,革命军人的培养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黄埔军校有关,CD排除。故选A。
2 .从洋务运动的形势图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B.洋务运动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C.洋务派兴办的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地区
D.洋务运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兴办的企业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大中城市。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地图体现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在轮船招商局门前的合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其中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因此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于洋务运动时期。选项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时期轮船招商局没有创立,A排除;甲午战争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与图片史实不符,CD排除。故选B。
4 .如下图,早在鸦片战争前清军就已大量装备抬枪。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英国议员贝思福对金陵机器制造局考察后表示:“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这说明了( )
A.清军武器长期领先世界 B.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C.因循守旧加深民族危机 D.贝思福无心帮助清政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当欧美军队使用散兵线战术后,其实用价值直线下降。1899年,清军还在大量生产抬枪”可知,清朝生产的武器是比较落后的,看不出是强调洋务运动的成效。材料是特别强调清朝政府还是在使用以前的旧式兵器,即使在洋务运动以后,仍然在大量的制造以前的旧式兵器,所以说因循守旧加深民族危机。故C正确;A项说法与题目考查的内容完全相反,故A错误;洋务运动没有取得显著效果,故B错误;贝斯福的观点体现了当时清政府洋务运动没有取得实效,不是无心帮助清政府,故D错误。故选C。
5 .某班级举办“近代化艰难起步”图文展,拟分“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四个篇章。应入选“自强求富”篇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有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等。①②符合题意;同盟会纲领与“民主共和”相符,排除③,排除BC;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与“民主科学”相符,排除④,排除D。A符合题意,故选A。
6 .从下图表格中可以看出,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
李鸿章的实业清单
1865年 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江南制造总局
1872年 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9年 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1年 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A.技术 B.制度 C.思想 D.文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示内容可知李鸿章开办的实业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所以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故选A;根据李鸿章创办的实业看不出他在制度、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主张,排除BCD。
7 .观察下图,由此判断“沪局”
A.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 B.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C.达到了“自强”的目的 D.是最大的军事企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开展了洋务运动,由题干“赴美购买”“上海铁厂”“苏州洋炮”的信息可判断,“沪局” 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以求“自强”,故A正确;洋务运动创办的最大的民用工业是轮船招商局,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故B、D错误;洋务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未达到了“自强”的目的,故C错误。综上故选A。
8 .下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治标不治本,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史实,B符合题意;ACD项与材料反映的洋务运动无关,排除。故选择B。
9 .下列图示中错误的一项是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促进教育近代化培养人才
C.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D.促进军事近代化创办新式军队
【答案】C
【解析】
【详解】
通过“清政府内外交困”以及“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可知,中间的事件应为洋务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并未改变政治制度,因此C不正确。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教育近代化培养人才,促进了军事近代化,创办新式军队,因此,ABD正确。根据题意,本题应选C。
【点睛】
注意本题为否定问句。
10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外因: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内因:清政府统治危机 中国近代化开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可知,这一事件是指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洋务派官员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A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鸦片战争之后,故B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爆发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是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北伐战争发生在民国时期,此时清政府统治已经被辛亥革命推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理解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11 .下图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有利于
A.促进科举考试 B.发展排外顽固势力
C.培养近代外交、科技人才 D.促进近代民族工农的生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开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旨在培养外交人才和翻译人才,培养了新式人才和科技人才,培养了外交人才,促进了近代化教育的发展。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有利于培养近代外交、科技人才。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 .仔细观察下图,它可以帮助理解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故B符合题意;A项虎门销烟的时间是1939年;C项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D项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3 .如图是李明的笔记,其中部分字迹因种种原因不清晰了,这部分字迹应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李明的笔记,可知,其中部分字迹因种种原因不清晰了,这部分字迹应是洋务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军事上的改革,使得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经济上的改革,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选项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14 .下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从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B.洋务派筹建的北洋舰队
C.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D.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以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5 .下图中人物属于下列哪一政治派别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进步的知识分子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关于阳物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图片中的“国富民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洋务运动中学习西方科技的表现,故选A。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16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下图)交接入列,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的现代化水平。中国海军起步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陆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共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故选C。
17 .对下图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
B.洋务派兴办新式学校
C.洋务派筹建近代海军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信息“海军公所”,可知与海军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洋务运动中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图片刘公岛海军公所是北洋水师建设成就的象征之一。C符合题意;A是工业方面的,不合题意;B是教育方面的,不合题意;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
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措施。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批近代民工工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3、洋务运动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4、洋务运动为了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兴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8 .下图是洋务运动时中国工匠独立制作的铁甲舰“平远号”。造此舰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清朝的统治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远洋航行,进行科学考察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造“平远号”的目的其实也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排除。
19 .下图是某校八年级学生刘明的课堂笔记,他可能在学习
A.虎门销烟 B.黄海大战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提出的口号是“自强”“求富”,C符合题意;虎门销烟的时间是1839年,A不符合题意;黄海大战的时间是1894年,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1年,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 .王岩与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举办“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的影响”的展览。请你帮助看一看,下面这些图片可以在展览中使用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福州船政局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①②符合题意。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领导人,③符合题意。梁启超是维新变法时期的人物,④排除。故本题选择D。
21 .下图为某同学的课堂笔记,反映的史实是
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三、设立新式学堂
四、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一、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设立新式学堂”“四、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学堂,培养军事、外交、科技人才;派遣学生到外国学习等,故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主张政治制度变革,提出改革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故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故C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主张思想启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 .与如图中的学堂创办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恭亲王奕 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之后又增设了算学馆,上海方言馆等,成为了一所综合性质的学堂。军事方面的有福州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等。技术学堂则有上海机械学堂和天津电报学堂等。创办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中一项跨时代的壮举,为我国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故正确答案为A。BCD均与题干史实不符,故选A。
23 .在下列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示意图中,A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即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A项符合题意;《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震惊全国,在面对甲午战败和民族危亡时,为实现“救亡图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B项不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项不合题意;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新青年》。以《新青年》为阵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24 .安庆市江滩公园有一处名为《萌动·觉醒》的雕塑(如下图所示),其寓意为近代我国第一座军工厂,据你推断,该雕塑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20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安庆市”和“近代我国第一座军工厂”可知此军工厂为曾国藩于1861年建立的安庆内军械所。A项20世纪50年代指1950——1959年,与安庆内军械所建立的时间不符;B项19世纪60年代指1860——1869年,与安庆内军械所建立的时间相符;C项19世纪90年代指1890——1899年,与安庆内军械所建立的时间不符;D项20世纪初指1900年之后,与安庆内军械所建立的时间不符。故选B。
25 .下图是王刚同学整理的某一历史课的笔记,请问他在学习( )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前期是自强,后期口号是求富,题干信息是洋务运动,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6 .下图是清政府于1861年1月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的正门图。这一机构设立的客观积极作用不包括( )
A.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趋势
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D.使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化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在思想界流行开来。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A、B、C这三项是这一机构设立的客观积极作用,D项使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化是这一机构设立的客观消极作用,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27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做出了回应,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根据知识结构示意图的提示,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一些近代工业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它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A
28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下午,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为配合这一活动,举办主题为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展览(见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应该从洋务运动开始,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海军,故选C。
【点睛】
关于洋务运动,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有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性质: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9 .下图漫画是对哪一事件的形象描述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给出图片上的西方先进技术和嫁接封建制度等可知,评价的是洋务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这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失败是其必然结果。A项是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B项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改革;C项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故选D。
30 .一帧历史照片、一幅数据图片…都孕育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造成下图1873~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下降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洋务运动的开展
D.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与洋人争利,导致1873~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下降,这说明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1945年。ABD均与题干时间“1873~1890年” 不符,故选C。
31 .符合下图叙述的中国近代著名人物的是
A.曾国藩
B.张之洞
C.左宗棠
D.李鸿章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左宗棠曾带兵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的统治;洋务运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清军去收复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以外整个新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32 .下图可以直接佐证的是
上海轮船招商局
A.民国兴办的轮船公司
B.晚清对外贸易的发展
C.晚清民用工业的发展
D.晚清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清末最早设立的大型轮船航运企业,是洋务运动中开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1872年洋务派代表李鸿章招商筹办,实际上是官商合办,是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企业之一。C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洋务运动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3 .中国第一座匾额专题博物馆——洛阳匾额博物馆2009年4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包括左宗棠在内的许多名人题写的珍贵匾额(见下图)。今天人们纪念左宗棠,是因为他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
A.在虎门率军抵抗英军 B.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D.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左宗棠做出的突出贡献是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所以答案选C。
34 .依据历史漫画可以获取和解读信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对此漫画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
B.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漫画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没有达到,因此A项说法错误,所以A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项说法正确,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项说法正确,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富国强兵,D项说法正确,因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
【点睛】
抓住题干“不正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最终由于单纯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不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而失败,因此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35 .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文字为“总理衙门大臣合影”
材料二:李鸿章的实业清单: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务局;189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1888年,中国第一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材料三: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奏设同文学馆与上海,译出西书颇多。……光绪元年(1875年),筹办铁甲兵船。二年,设船政学堂于福州,并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迨二十二年(1896年)乃以盛宣怀督办其事。是年,又设邮政局。此戊戌以前所办新政之大略也。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如何理解图片标题“顶戴花翎与‘自强’‘求富’”?
(2)阅读材料二,将李鸿章的实业清单上的内容归纳为两个方面。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成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目的。
(4)关于材料三中的“新政”,中国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洋务运动”,外国史学界一般称之为“自强运动”,还有学者称之为“同光新政”“自救运动”等。你最认同其中的哪一种称呼?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洋务运动;揭示洋务运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的本质。
(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教育)
(3)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我最认同第一种称呼。理由:“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相关事务,因此可以叫做“洋务运动”。
我最认同第二种称呼。理由:“新政”是清朝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进行的一项运动,他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因此可以叫做“自强运动”
我最认同第三种称呼。理由:“新政”开始于同治元年,一直持续到光绪二十二年,因此可以叫“同光新政”;“新政”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一次运动,因此可以叫做“自救运动”。(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材料一中的“自强”“求富”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材料一的图片标题“顶戴花翎与‘自强’‘求富’”结合所学可知“顶戴花翎”象征封建专制制度,从而揭示洋务运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的本质。
(2)根据材料二“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务局”可知李鸿章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根据材料二“189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1888年,中国第一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可知李鸿章建立新式海陆军。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发展实业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针对“洋务运动”、“自强运动”、“同光新政”“自救运动”等不同的说法,要求学生首先要确定一个自己认可的观点,然后加以阐述。如认同“洋务运动”的称呼。理由可以从“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相关事务,进行回答。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