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图表题专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4 08: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图册
1 .如图反映我国实行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图片可知,图片中标出了我国五个自治区,故D符合题意;A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B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C体现了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政治智慧,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 .如果我们要为下列一组图片确定主题,最恰当的是
A.西藏的百年变迁
B.重工业成就显著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新兴工业的崛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蒙牛乳业是内蒙古自治区企业,克拉玛依油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企业,青藏铁路促进了青藏高原地区与全国各地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各民族之间联系。所以这些图片表明了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各民族共同发展,C项符合题意,故选C。
3 .如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中的地区属于
A.民族自治区 B.经济特区 C.特别行政区 D.经济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内蒙古”可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有五个民族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4 .下图的纪念币是我国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发行的。它发行于哪一年?
A.1947年
B.1997年
C.2007年
D.2017年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所以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应发行于2017年,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5 .下图歌词表达的主旨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繁荣 D.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歌词把花比作民族象征,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因此歌词表达的主旨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部分票样,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尊重民族文化
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部分票样,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平等原则、尊重民族文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D符合题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7 .阅读下图,在图中文字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中红色区域可知都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我国在这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管理,C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行使人民民当家作主的制度,A不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针对农村实行的体制改革,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属于社会性质的制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 .下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跃进”的开展
②“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③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④党和国家的关怀及全国各地的支援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在不断增长,主要的原因是党和国家的关怀及全国各地的支援,国家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及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①“大跃进”的开展是1958年,并且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②“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港澳回归属于祖国统一。所以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9 .下图说明我国实行的是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如今,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0 .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
歌手 民族 歌手 民族
阿里郎组合 朝鲜族 布仁巴雅尔 蒙古族
乌兰图雅 蒙古族 阿朵 土家族
降央卓玛 藏族 彝人制造 彝族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1 .为感受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节日,学校要求搜集资料,并以“民族文化之旅”为题设计板报,九年级的小明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与下列图片相对应的民族分别是()
A.苗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
B.藏族、苗族、傣族、满族
C.苗族、藏族、回族、蒙古族
D.傣族、壮族、回族、蒙古族
【答案】C
【解析】
【详解】
观察题干图片可知,第一幅图片是苗族的服饰,第二幅图片是藏族的文字,第三幅图片是回族的食品,第四幅是蒙古族的文化活动方式。C项符合题意。A、B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2 .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1套3枚。该邮票中的地区属于
A.民族自治区
B.经济特区
C.特别行政区
D.经济新区内蒙古70周年大庆邮票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邮票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邮票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制度,1947年5月,我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A符合题意。内蒙古不属于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BC不符合题意。邮票反映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3 .下图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政治制度是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为解决民族问题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我国目前有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B项符合题意;各民族一律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A项不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C项不合题意;为了解决国家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点睛:“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题的关键。依据表中,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4 .下图是乐山市行政区划简图,①、②地区实行的不同于图中其它地区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一国两制”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①是峨边黎族自治县,②是马边黎族自治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乐山其他地区不同,故C正确;“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故A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故B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故D错误。
15 .下图反映了新疆自治区成立后生产总值和人口的变化。六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有力地回击了西方不良媒体对新疆的污蔑。新疆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B.新疆地区未进行计划生育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新疆自治区成立后人口的变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定了基础。因此新疆自治区成立后人口増长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故选A;新疆地区未进行计生育的从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排除D。
16 .下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的场景。除宁夏回族自治区外,我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还有( )
A.5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有五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17 .对下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图示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会议确立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B.图二宪法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图三蕴含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智慧
D.该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民族自治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蕴含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智慧,C符合题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立的,A排除;图二“1954”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排除;图片没有涉及科技成就,D排除。故选择C。
18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人民币图案中不能获取到的信息是
A.完成了三大改造 B.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人民币图案没有体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因此,不能从图片中得出完成了三大改造,故A项符合题意;根据图三“各族人民大团结(1965年)”可以得出我国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排除B项;图一“飞机(1953年)”和图二“拖拉机(1953年)”代表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我国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排除C项;根据图四“人大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1965年)”可以得出我国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9 .如图的木鼓舞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象征
A.傣族
B.佤族
C.彝族
D.仡佬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鼓舞分布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单甲、糯良、勐来、勐角、班洪等乡镇,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木鼓歌舞场。木鼓舞是佤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象征。2006年5月20日,木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 .见下图中的西藏农奴,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可以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这种状况得到彻底的改变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西藏和平解放时
C.20世纪60年代初期 D.改革开放后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藏农奴,他们没有人身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广大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土地的主人,也成了自己人身的主人。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1 .下图为某自治区成立70周年纪念图标。该自治区应该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
依据图标信息:1947—2017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最早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所以A项符合题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2 .民主改革6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扎实推进民族工作,各族人民亲如一家,雪域高原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年,当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以下图片符合“藏族文化与民族风情”主题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民族舞蹈、民族传统节庆、民族语言文字。
【详解】
①是藏族的弦子舞,②是藏族的标志性建筑布达拉宫,④是藏族文字,符合题意;③是彝、白、纳西等民族的火把节,排除。故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
23 .下列政治制度与图片有关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从图片可知反映的是民族自治区。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如:西藏自治区。C项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A项不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项不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在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图片“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是解题的关键,据此可知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24 .下图表明的信息是
A.我国在民族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援助
B.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重点工程
D.图中标注地区成为独立王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
图片上是我国的五个自治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制定的基本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5月1日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1955年10月1日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是1958年3月5日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是1958年10月25日建立,西藏自治区是1965年9月9日建立。故图片反映的信息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符合题意;我国在民族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援助在图片信息中不能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重点工程与图片信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图中标注地区成为独立王国违背了图片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 .下图为1962年的藏族题材人物画《翻身奴隶的儿女》,描绘了一群藏族孩子盘坐在毡子上读书写字的场景。这幅画说明了
A.藏族地区普及了义务教育 B.国家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
C.藏族地区教育获得新发展 D.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缩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
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翻身奴隶的儿女》描绘的藏族孩子读书写字场景,体现出当时民主改革开启了藏区发展新篇,C项正确;AB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C。
26 .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大的区别是
A.实施群体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一国两制”,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以两种政治制度最大的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两者的最大不同点是社会制度的不同,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7 .如图表明的信息是
A.在民族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援助 B.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重点工程
C.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图中标注地区成为独立王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于1947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于195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于1958年10月;西藏自治区建立于1965年7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因此图片表明的信息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在图片信息中没有体现,可排除;“图中标注地区成为独立王国”,违背史实,D排除。故选C。
28 .下下图元人民币的背面右上角印有壮文、蒙古文字、藏族文字和维吾尔文字。下列有关这种设计理念原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民族平等的原则
B.民族团结的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正式建立
D.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 “壮文、蒙古文字、藏族文字和维吾尔文字”可知,这些都是少数民资的文字,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理念,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建立的内容,故选C。
29 .如图是青藏铁路线路图,带动青藏铁路修建的政策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一带一路”建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
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青藏铁路的通车,沟通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巩固了国防,C符合题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1953-1956年实施,A排除;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1956年实行,B排除;“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是在青藏铁路修成之后,D排除。故选择C。
30 .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如图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的“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邮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青藏铁路开通”“《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育问题考察报告》”等方面的素材可知,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政策、措施。故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素材不符,故选B。
31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促进上表数据变化的原因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③党和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④文化保护及西部大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及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及文化保护及西部大开发是分不开的,①②③④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择D。
32 .为下面资源包命名,最恰当的是( )
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天路》《爱我中华》
新闻:《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于
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文档:《民族区域自治法》
照片:孔繁森
视频: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经济特区 B.民族大团结 C.西藏民主改革 D.一国两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资源包图片,《翻身农奴把歌唱》反映的是西藏农奴制的废除;《天路》反映了青藏铁路的修建;《爱我中华》的歌词体现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反映了对民族区域自治区的管理;孔繁森是援藏的杰出代表。这些资料都与少数民族,民族团结有关,B正确;经济特区是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地区,与材料无关,A排除;材料还涉及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西藏地区,C排除;一国两制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方针,D排除;故选B。
33 .有人认为,青藏铁路是“中国梦”的完美诠释。下表中,青藏铁路从提出设想到全线通车的过程说明了
青藏铁路大事记(部分)
1921年 孙中山设想了西藏的“高原铁路系统”
1955年 铁道部西北设计分局迈出了考察青藏铁路的第一步
1959年 “大跃进”期间,完成初测的青藏铁路被迫停止建设
1974年 开始一期工程的建设
进入新世纪 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藏铁路多处工程同时开工
2006年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A.孙中山很重视铁路交通建设 B.青藏铁路修建过程较为顺利
C.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表明,青藏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设计修建,在新世纪完成,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故C符合题意;孙中山设想了西藏的“高原铁路系统”,但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建设。材料主旨不是孙中山重视铁路交通建设,排除A;材料表明,青藏铁路修建时间跨度大,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排除B;材料无法表明我国已经建成小康社会,排除D。故选C。
34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陈庆之出使北魏时说:“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摘自《洛阳伽蓝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阳从晋宋到北魏的变化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
——摘自宋王溥《唐会要.杂录》
(2)材料二中提到的“天可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事。遇吐蕃有事。则设分院驻镇;如大征伐,则与枢密院协商处理。至元初立总制院,以国师领院事。二十五年,因唐代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使臣,更名宣政院。
——《元史·百官三·宣政院》
(3)材料三中的宣政院管辖之地就是今天的什么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材料四:
(4)请问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为维护民族团结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1)北魏孝文帝改革
(2)开明的民族政策
(3)西藏地区;民族大交融
(4)①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②加强经济交流,精准扶贫: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危机:保证少数民族代表参政议政的人员比例: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扶持。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使洛阳从荒土到富饶。故这一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2)依据材料二信息“贞观四年,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从而获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拥戴,被称为“天可汗”。
(3)问题一: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皇帝设置了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问题二: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互相融合。
(4)问题一: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为维护民族团结,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加强经济交流,精准扶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证少数民族代表参政议政的人员比例;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扶持。
35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个?
(2)国家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制度?推行这一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3)20世纪末,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央做出了怎样的决策?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还采取了什么行动?
【答案】(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
(2)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西部大开发 兴边富民
【解析】
【详解】
(1)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针对该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地区,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在1947年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2)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为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及实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使新中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3)决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针对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的局面,中共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策略,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这时期我国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行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为振兴边境、富裕边民,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和对广大边民的帮扶,使边境地区尽快发展起来,边民尽早富裕起来,在发展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而采取了兴边富民的行动。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