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4.1被动运输(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4.1被动运输(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23 21:0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被动运输
细胞生活在一个液体的环境中,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细胞膜。
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有什么不同特点?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就变成了红色。
问题探讨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如右图所示现象。
含水量高 溶液浓度低 滲透压低
含水量低 溶液浓度高 渗透压高
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中水的运输方向:
水分子过半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叫渗透作用。
半透膜
发生条件:
两侧溶液的浓度
水分子运动方向:低浓度→高浓度
或溶剂分子
水往高处流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等渗溶液:
等渗溶液,指的是渗透压相当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可发生水肿,甚至破裂。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液,细胞在高渗溶液可发生脱水而皱縮。
质量分数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发生原理: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适膜
(2)细胞质与外界溶液构成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度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维持正常性状。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水进出植物细胞是否与动物细胞现象相同?
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膜吗?
作出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实验: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进行实验:按预定方案选行实验
分析结果: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总结,写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科学探究一般过程
设计方案: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大小的变化;再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预期实验的结果:
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适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皱缩;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液泡又会变大。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
形态不变 细胞膨胀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发生质壁分离前提:成熟的植物细胞
发生质壁分离原因: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细胞壁伸缩性<原生质层伸缩性
注意事项:
材料的选择: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液应具有颜色,易于观察。
试剂的选择:对细胞无毒害且浓度适当。
观察质壁分离时间不易过长,以免细胞长时间失水而死亡。
三次观察,只用低倍镜。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现象:
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当细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如清水)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
不复原:外界是蔗糖等植物细胞不能吸收的溶液
手动复原:将外界的蔗糖溶液换成清水
自动复原:外界是KNO3、尿素等植物细胞可以吸收的溶液
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自由扩散:指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又称简单扩散。
特点: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低)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能量
例如:水、氧气、二氧化碳、苯、甘油、脂肪酸、尿素、固醇、乙醇。
影响因素:细胞内外浓度差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乙醇、甘油苯、脂肪酸、尿素
O2、CO2、N2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指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又称简单扩散。
特点: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低)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能量
例如:水、氧气、二氧化碳、苯、甘油、脂肪酸、尿素、固醇、乙醇。
影响因素:细胞内外浓度差
细胞外
细胞内
细胞膜
载体蛋白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被动运输:像水分子这样,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跨膜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