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名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抗日战争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
时间 重大事件 主要探索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 建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心任务
1924年-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 进行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但遭受重大挫折
1928年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会师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等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历史解释:“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的区别
(1)背景不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形成军阀割据局面;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
(2)社会根源不同:军阀割据是分散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帝国主义分而治之侵华政策的结果;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农村统治相对薄弱,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3)出现范围不同:军阀割据遍及整个中国,以城市为统治中心;“工农武装割据”
集中在中国南部,以农村为主。
(4)政权性质不同:军阀是地主阶级政治利益的代表,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是封建军事专政;“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专政,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5)影响和前途不同:军阀割据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工农武装割据”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解救,经济上翻了身,最后解放全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中国革命战略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以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难点。南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3.多媒体、粉笔、教科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稍后,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
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
【新课讲授】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师】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时间、背景是什么?
1.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
(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师】思考宁、汉政府为什么能够合流?
生:蒋介石和汪精卫有共同的反共立场。
【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开始着手建立反革命政权,与武汉尚未叛变革命的汪精卫国民政府对立。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也走上反革命道路。经过国民党内部派系关系的调整,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迁往南京,两个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也就是蒋家王朝的建立,由国民党一党专政,故又称国民党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直到1949年被推翻为止,持续了22年的反动统治。从阶级属性上看,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官僚资产阶级的政权从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特点看,是国民党一党专制。
【师】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后,中国此时并存两个政权,一个是南京国民政府,另一个是张作霖控制的北京政府,为了实现全国统一,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北伐的时间、对象是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
生: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师】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蒋介石命令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回东北。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将他炸死。通过教材进一步了解“济南惨案”的史实。
“济南惨案”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其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北伐。国民革命军于5月1日克复济南后,日本在5月3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的耳鼻割去,然后枪杀,并杀害交涉署全部职员。同时日军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根据国际红十字会济南分会事后调查统计,中国军民共死亡6000余人,伤1700余人。
【师】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有何不同?南京国民政府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是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而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是新军阀向旧军阀争夺地盘和统治权的战争。
【师】这次北伐的结果如何?
生:(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师】讨论思考为什么说“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生:在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消灭旧军阀的过程中,国民党内部又产生了新的军阀,各地还有小军阀,背后还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北伐战争结束后,新军阀之间展开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师】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找出民族工业发展的背景、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
2.民族工业的发展
(1)背景: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问题: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师】什么是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是指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1927年以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通过军事行动掌握国家政权,利用政权掌握国家财政,利用财政手段进而控制并建立起金融垄断,利用金融优势地位建立商业垄断和吞并私人资本主义工业。他们凭借国家政权,接收以前政府的国家资本,发行公债,征收苛捐杂税,进行商业投资,在抗日战争前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僚资本。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师】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南昌起义
【师】通过教材总结南昌起义的背景、爆发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
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爆发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结果 起义军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油画
【师】南昌起义的失败暴露了起义领导人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召开八七会议,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提出了重要思想。请同学们通过教材学习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
2.八七会议
(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2)内容: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八七会议旧址
【师】秋收起义的背景和结果是什么?
3.秋收起义
(1)发动: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结果: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师】共产党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井冈山会师》(油画)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和毛泽东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师】“史料阅读”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
教师讲解:这段史料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夺取城市受挫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有了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这说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取得胜利。
【师】阅读“历史纵横”学习古田会议的内容。
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5.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概况: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10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
【师】通过观察示意图分析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特点是什么?
大多数根据地分布在南方各省的交界处,且以山区为中心的农村。这些城市远离城市中心和交通要道,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党和群众条件较好,大革命时期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依然存在。地势险要,幅员辽阔,有游击战争的回旋余地。自己自足的地方农业经济,具有为红军初期发展提供给养的经济能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3)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读图,结合相关史实,思考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
生: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红军长征
【师】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以中央根据地为重点的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到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9月,蒋介石自任总司令,调集100万军队“围剿”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总结红军长征的背景。
1.背景:1930年10月-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1933年9月,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师】思考什么是“左”倾,什么是“右”倾?
(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等。
(2)“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师】通过教材总结红军长征的历程。
2.历程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路线
①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攻克遵义后召开遵义会议。
②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样组成的3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教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旧址
课后总结
1927年7月后,随着国民革命的失败,一方面“宁汉合流”,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确立。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北伐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民族工业也有较快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武装起义、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终找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由于“左”倾错误,红军被迫长征,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召开,挽救了中国革命,迎来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板书设计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建立:1927年4月
北伐:形式上统一全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革命第一枪
革命方针的确定:“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胜利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红军长征
长征的原因
长征的过程
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第22课 南京国名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学 案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抗日战争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
时间 重大事件 主要探索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 建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心任务
1924年-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 进行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但遭受重大挫折
1928年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会师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等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历史解释:“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的区别
(1)背景不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形成军阀割据局面;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
(2)社会根源不同:军阀割据是分散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帝国主义分而治之侵华政策的结果;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农村统治相对薄弱,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3)出现范围不同:军割据遍及整个中国,以城市为统治中心;“工农武装割据”
集中在中国南部,以农村为主。
(4)政权性质不同:军阀是地主阶级政治利益的代表,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是封建军事专政;“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专政,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5)影响和前途不同:军阀割据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工农武装割据”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解救,经济上翻了身,最后解放全国。
重点: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中国革命战略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以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难点。南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遵义会议。
探学新知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
(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民族工业的发展
(1)背景: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问题: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南昌起义
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爆发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结果 起义军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
(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2)内容: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
(1)发动: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结果: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3)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概况: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10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3)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三、红军长征
1.背景:1930年10月-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1933年9月,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历程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路线
①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攻克遵义后召开遵义会议。
②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样组成的3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教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深化探究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革命纲领 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中国国情(社会性质、革命对象等)制定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革命力量 从工人运动高清的失败中,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
革命领导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南昌起义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
革命道路 秋收起义与广州起义的相继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城市中心论”的局限性,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围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
纠正错误 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内部矛盾,挽救了中国革命。
主要矛盾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协调国内阶级矛盾,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上不断走向成熟
随堂训练
1.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决议强调:“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材料反映了( )
A.国民政府鼓励官僚资本发展 B.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
C.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 D.北洋军阀削弱了中央权力
2.1931年~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铁砂产量 铁砂及生铁输出量 钢铁消费量 钢铁输入量
1931 1840279 831652 804000 557625
1932 1839212 758441 404000 430655
1933 1903466 992521 694000 525673
1934 2135031 864107 770000 617726
根据上表可知,当时( )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3.南昌起义军南下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在江西南部农村进行了三次整顿,建立了党支部,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军事训练。这些整顿( )
A.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军事斗争的开端
C.推动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4.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指出:“当时大家的根本观念都以为国民党是人家的,不知它是一架空房子等人去住。其后像新姑娘上花轿一样勉强挪到此空房子去了,但始终无当此房子主人的决心。我认为这是一大错误。”毛泽东意在( )
A.批评党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B.强调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意义
C.指出党应该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D.宣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5.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事部署为:三路围攻长沙。第一路,从安源出发进攻萍乡、醴陵,向长沙进军;第二路,从修水出发,夺取平江,向长沙进发;第三路,由铜鼓向浏阳进攻,形成包围长沙之势。材料表明( )
A.农村包围城市思想正在形成 B.湘赣边工农运动发展很迅猛
C.中共以俄为师领导中国革命 D.对敌我力量的对比认识不明
6.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肯定农民运动重要性
B.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秋收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D.井冈山时期提出工农武装革命思想
7.“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八七会议
8.1929年,古田会议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这一决议( )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B.反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C.促进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D.表明了反“围剿”形势的严峻
9.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31年11月7日开幕。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土地法、经济政策等一切关于全中国工农利益的法令。材料反映了( )
A.社会保障巩固了中央苏区政权 B.众多的法律法规保证了反“围剿”胜利
C.苏维埃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 D.红色政权的建立是社会保障的历史条件
10.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B.长征的胜利结束
C.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遵义会议的召开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务求军事绝对统一”“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国民政府在经济、军事方面加强中央集权,说明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故C项正确。A项的表述曲解了题干主旨。B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1929年3月,北洋军阀统治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从表格数据可知,1931年至1934年,中国铁砂产量增加,铁砂和生铁输出量基本稳定,钢铁消费量变动较大,一直需要进口钢铁。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需要长期进口钢铁,体现出我国工业基础落后,故D项符合题意。我国民族工业有发展空间,A项错误;从材料中不能看出民族企业规模变化,B项错误;从材料不能得出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C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后的军队建设。材料中的这些整顿措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推动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故选C项;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故排除A项;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力量进行军事斗争的开端,故排除B项;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故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八七会议召开于国民革命失败后,而国民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力量薄弱,对中国革命实际认识不到位,没有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材料“始终无当此房子主人的决心”说明毛泽东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故选C项。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道路。根据材料“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C项正确;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发生在城市,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项;南昌起义属于城市中心论,与材料强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符,故排除B项;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8.答案:A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根据材料“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可知,这次大会的参加者主要是工人、农民、士兵,大会通过的“劳动法、土地法、经济政策”关乎工农切身利益,由此可知苏维埃政权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政权,故选C项;材料并未强调社会保障的问题,故排除A、D项;战场瞬息万变,法律法规本身无法保证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故排除B项。
10.答案:D
解析:A项所述是中国开始走向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与题目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不相符,故A项错误;B项所述内容的意义是保留了中国红军的主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题目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不符,故C项错误;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共37张PPT)
第22课 南京国名政府的统治和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目录
CONTENTS
01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02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03 红军长征
学习目标
时间 重大事件 主要探索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 建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心任务
1924年-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 进行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但遭受重大挫折
1928年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会师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等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
学习目标
“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的区别
(1)背景不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形成军阀割据局面;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
(2)社会根源不同:军阀割据是分散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帝国主义分而治之侵华政策的结果;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农村统治相对薄弱,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3)出现范围不同:军阀割据遍及整个中国,以城市为统治中心;“工农武装割据”集中在中国南部,以农村为主。
学习目标
“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的区别
(4)政权性质不同:军阀是地主阶级政治利益的代表,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是封建军事专政;“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专政,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5)影响和前途不同:军阀割据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工农武装割据”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解救,经济上翻了身,最后解放全国。
新课导入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稍后,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
(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1.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
思考宁、汉政府为什么能够合流?
蒋介石和汪精卫有共同的反共立场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其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北伐。国民革命军于5月1日克复济南后,日本在5月3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的耳鼻割去,然后枪杀,并杀害交涉署全部职员。同时日军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根据国际红十字会济南分会事后调查统计,中国军民共死亡6000余人,伤1700余人。
“济南惨案”
(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1.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
讨论思考为什么说“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在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消灭旧军阀的过程中,国民党内部又产生了新的军阀,各地还有小军阀,背后还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北伐战争结束后,新军阀之间展开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1)背景: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问题: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2.民族工业的发展
什么是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是指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在中国的通俗名称。1927年以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通过军事行动掌握国家政权,利用政权掌握国家财政,利用财政手段进而控制并建立起金融垄断,利用金融优势地位建立商业垄断和吞并私人资本主义工业。他们凭借国家政权,接收以前政府的国家资本,发行公债,征收苛捐杂税,进行商业投资,在抗日战争前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
第二章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南昌起义
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爆发: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结果:起义军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
(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2)内容: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
(1)发动: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结果: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井冈山会师》(油画)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1卷
这段史料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夺取城市受挫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有了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这说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才能取得胜利。
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古田会议”。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古田会议
5.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概况: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10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
大多数根据地分布在南方各省的交界处,且以山区为中心的农村。
5.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3)土地革命: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思考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的意义。
第三章
红军长征
1.背景:1930年10月-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1933年9月,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等。
“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历程
(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路线
①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攻克遵义后召开遵义会议。
②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3)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样组成的3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教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旧址
巩固练习
1.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决议强调:“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材料反映了( )
A.国民政府鼓励官僚资本发展 B.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
C.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 D.北洋军阀削弱了中央权力
C
巩固练习
2.1931年~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 单位:吨
根据上表可知,当时( )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年份 铁砂产量 铁砂及生铁输出量 钢铁消费量 钢铁输入量
1931 1840279 831652 804000 557625
1932 1839212 758441 404000 430655
1933 1903466 992521 694000 525673
1934 2135031 864107 770000 617726
D
巩固练习
3.南昌起义军南下失利后,朱德、陈毅率领余部在江西南部农村进行了三次整顿,建立了党支部,规定了部队的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军事训练。这些整顿( )
A.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军事斗争的开端
C.推动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C
巩固练习
4.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指出:“当时大家的根本观念都以为国民党是人家的,不知它是一架空房子等人去住。其后像新姑娘上花轿一样勉强挪到此空房子去了,但始终无当此房子主人的决心。我认为这是一大错误。”毛泽东意在( )
A.批评党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B.强调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意义
C.指出党应该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D.宣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
巩固练习
5.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事部署为:三路围攻长沙。第一路,从安源出发进攻萍乡、醴陵,向长沙进军;第二路,从修水出发,夺取平江,向长沙进发;第三路,由铜鼓向浏阳进攻,形成包围长沙之势。材料表明( )
A.农村包围城市思想正在形成 B.湘赣边工农运动发展很迅猛
C.中共以俄为师领导中国革命 D.对敌我力量的对比认识不明
C
巩固练习
6.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肯定农民运动重要性
B.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秋收起义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D.井冈山时期提出工农武装革命思想
D
巩固练习
7.“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八七会议
C
巩固练习
8.1929年,古田会议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这一决议( )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B.反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C.促进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D.表明了反“围剿”形势的严峻
A
巩固练习
9.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31年11月7日开幕。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土地法、经济政策等一切关于全中国工农利益的法令。材料反映了( )
A.社会保障巩固了中央苏区政权
B.众多的法律法规保证了反“围剿”胜利
C.苏维埃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
D.红色政权的建立是社会保障的历史条件
C
巩固练习
10.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B.长征的胜利结束
C.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遵义会议的召开
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