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三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
1.国旗轻轻飘动,根据风吹动国旗的状态此时的风速为( )
A.微风 B.无风 C.大风
2.把大小不同的两块方糖同时放进温度和水量都一样的两个杯子中,( )先完全溶解。
A. B.
3.喝牛奶时,只要用力挤压牛奶盒,牛奶就会从吸管里流出来,说明(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有形状
4.今年冬天七台河气温最低达到﹣27℃,正确读法是( )
A.摄氏度负27度 B.零下27摄氏度
C.零下27度
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6.潜水员叔叔背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
A.下沉 B.呼吸 C.上浮
7.水在加热过程中,达到( )就沸腾了。
A.0℃ B.100℃ C.80℃
8.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是( )
A.摸不到的 B.白色的 C.会流动的
9.当水温度达到( )时会慢慢结冰。
A.1℃ B.10℃ C.0℃
10.当我们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的现象时,那么有可能( )
A.将变冷 B.将有大风 C.将要下大雨
11.测量雨量的雨量器应放在( )
A.大树底下
B.屋檐下
C.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方
12.下列物品中,运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 B.
C.
13.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A.蒸发 B.冷却 C.凝结
14.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 )热量。
A.放出 B.吸收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存在于空气中。 (判断对错)
16.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判断对错)
17.烟柱向哪个方向倾斜,风向就是那个方向。 (判断对错)
18.空气没有形状,也没有质量。 (判断对错)
19.我们看不到植物呼吸,所以植物不需要空气。 (判断对错)
20.一天之中清晨和傍晚的温度一定相同。 (判断对错)
21.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气温。 (判断对错)
22.加热和搅拌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判断对错)
23.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冷热空气不均匀造成的。 (判断对错)
24.把橡皮泥捏成球状,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判断对错)
25.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判断对错)
26.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判断对错)
三、连线题(26分)
27.(8分)连线
风向标 测量降水情况
风速仪 测量风向
雨量器 测量气温
温度计 测量风速
28.(10分)请你连一连水和冰的特点。
有固定的形状
水的特点 无色、无味、透明
会流动
冰的特点 占据一定的空间
有一定的质量
29.(8分)下面是几种天气符号,请你用线连一连。
小雪 晴 多云 雷阵雨
四、填图题(6分)
30.(6分)把“受冷”或“受热”分别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五、实验探究题(18分)
31.(6分)填写气温计的各部分名称。
这支气温计可以测出最高温度是 ,最低温度是 ,现在所显示的温度是 。
32.(10分)小文对某日的天气预报进行了记录,根据他的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哈尔滨 牡丹江 七台河 佳木斯
天气状况 晴 多云 阴 小雪
气温 ﹣7℃/﹣15℃ ﹣8℃/﹣17℃ ﹣12℃/﹣20℃ ﹣9℃/﹣19℃
(1)这些城市中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
(2)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 ℃,最低气温是 ℃。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三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
1.国旗轻轻飘动,根据风吹动国旗的状态此时的风速为( )
A.微风 B.无风 C.大风
【分析】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水面的物体上所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
【解答】本题考查了风力歌,包括: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所以“风吹动国旗”描述的是3级风,属于微风。
故选:A。
2.把大小不同的两块方糖同时放进温度和水量都一样的两个杯子中,( )先完全溶解。
A. B.
【分析】颗粒物的大小影响溶解的快慢,相同情况下,颗粒物越小,溶解得越快。
【解答】相同情况下,颗粒物越小,溶解得越快。图中A杯中的糖块小于B杯中的颗粒,所以A杯先完全溶解。
故选:A。
3.喝牛奶时,只要用力挤压牛奶盒,牛奶就会从吸管里流出来,说明(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有形状
【分析】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解答】空气具有流动性,充斥在地球的角角落落,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喝牛奶时,只要用力挤压牛奶盒,牛奶就会从吸管里流出来,说明空气占据空间,挤压牛奶盒,压缩空气占据的空间,就把牛奶挤出来了。
故选:A。
4.今年冬天七台河气温最低达到﹣27℃,正确读法是( )
A.摄氏度负27度 B.零下27摄氏度
C.零下27度
【分析】温度前面的“﹣”表示零下温度,读数时要读作“零下”,后面跟上多少摄氏度。
【解答】﹣27℃表示零下温度,读作零下27摄氏度。
故选:B。
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分析】正确安全使用酒精灯:①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引火,要用火柴从侧面点燃;②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物体应放在外焰上加热;③熄灭时,不能用口吹,应该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解答】A、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是禁止的,做法错误;
B、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操作正确。
C、严禁用嘴吹灭酒精灯,做法错误。
故选:B。
6.潜水员叔叔背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
A.下沉 B.呼吸 C.上浮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
【解答】人类是水下无法完成自主呼吸,所以潜水员下水都要背氧气瓶来帮助完成呼吸。
故选:B。
7.水在加热过程中,达到( )就沸腾了。
A.0℃ B.100℃ C.80℃
【分析】根据水沸腾温度的认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是100℃。
【解答】根据对沸腾的认识,通常情况下,当水的温度达到了100℃就沸腾了。
故选:B。
8.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是( )
A.摸不到的 B.白色的 C.会流动的
【分析】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解答】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是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故选:C。
9.当水温度达到( )时会慢慢结冰。
A.1℃ B.10℃ C.0℃
【分析】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解答】当水温度达到0℃时会慢慢结冰。
故选:C。
10.当我们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的现象时,那么有可能( )
A.将变冷 B.将有大风 C.将要下大雨
【分析】在一些情况下,动物对变化的天气情况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它们能够捕捉到非常细微的变化。
【解答】下雨前,大部分的昆虫、鸟类、部分水生动物会有特殊反应。如蚂蚁搬家必有雨下;泥鳅在雷雨到来前常常显示得焦躁不安;蜻蜓低飞要下雨。
故选:C。
11.测量雨量的雨量器应放在( )
A.大树底下
B.屋檐下
C.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方
【分析】雨量器应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应准确记录降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降水结束之后,应及时读出并记录降水量。
【解答】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所以雨量器应该放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给出的选项中C符合题意。
故选:C。
12.下列物品中,运用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 B.
C.
【分析】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产生弹性。
【解答】风扇转动能够加快空气流动,塑料瓶可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轮胎中充满空气具有弹性,利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故选:C。
13.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A.蒸发 B.冷却 C.凝结
【分析】水会变成看不到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 蒸发。
【解答】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有:湿毛巾、湿衣服晾干了:水分蒸发掉了。出汗后感觉皮肤凉爽:汗液蒸发时带走了热量。面包放久了就硬了:水分蒸发,脱水变硬;拖过的湿地板一会就变干。
故选:A。
14.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 )热量。
A.放出 B.吸收
【分析】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解答】根据对水结冰的认识,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故选:A。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存在于空气中。 √ (判断对错)
【分析】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是水的气态形式。
【解答】根据对水蒸气的认识,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存在于空气中。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6.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 (判断对错)
【分析】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米做单位。
【解答】根据雨量器的使用可知,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7.烟柱向哪个方向倾斜,风向就是那个方向。 × (判断对错)
【分析】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烟柱飘向的反方向。题意错误。
故答案为:×。
18.空气没有形状,也没有质量。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解答】通过实验验证可知,空气具有一定的重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9.我们看不到植物呼吸,所以植物不需要空气。 × (判断对错)
【分析】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解答】植物虽然没有呼吸器官,但是,实际上植物在它的一生当中,无论是根、茎、叶、花,还是种子和果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呼吸。只是植物呼吸,人的肉眼看不出来。
故答案为:×。
20.一天之中清晨和傍晚的温度一定相同。 × (判断对错)
【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6时。
【解答】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一天之中清晨和傍晚的温度不相同,题目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21.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气温。 × (判断对错)
【分析】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6.5℃~37℃。
【解答】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专用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42℃之间,气温测量要求的范围大致在﹣20℃~50℃,远大于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所以用体温计测量气温不合适。
故答案为:×。
22.加热和搅拌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 (判断对错)
【分析】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温度等。
【解答】根据加快可溶物溶解速度的方法认识,加热、搅拌都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3.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冷热空气不均匀造成的。 √ (判断对错)
【分析】风的形成是因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主要和太阳光的照射有关。所以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解答】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就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4.把橡皮泥捏成球状,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 (判断对错)
【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有的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的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把橡皮泥捏成球状,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
25.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 (判断对错)
【分析】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加热的方法能进行分离。
【解答】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
26.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人们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和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解答】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一种用做传递作战信号的灯,它利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三、连线题(26分)
27.(8分)连线
风向标 测量降水情况
风速仪 测量风向
雨量器 测量气温
温度计 测量风速
【分析】根据对气象观测工具的认识,不同的工具具有各自的作用,综合运用获得更全面的气象数据。
【解答】根据对气象观测工具的认识,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雨量器是测量降水情况的,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
故答案为:
28.(10分)请你连一连水和冰的特点。
有固定的形状
水的特点 无色、无味、透明
会流动
冰的特点 占据一定的空间
有一定的质量
【分析】水和冰是水的不同形态,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从形状、颜色、流动性等方面区别。
【解答】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有一定体积、有一定的质量。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
故答案为:
29.(8分)下面是几种天气符号,请你用线连一连。
小雪 晴 多云 雷阵雨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解答】解:分析图可知,第一幅图表示大大的太阳,阳光明媚,天气晴朗;第二幅图飘着雪花,表示小雪,第三幅图表示大大的雨点,表示雷阵雨,第四幅图表示多云。
故答案为:
四、填图题(6分)
30.(6分)把“受冷”或“受热”分别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分析】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气温是影响它们相互转化的主要因素。
【解答】根据水的三态变化,气态的水蒸气受冷会凝结成液态的水,或者凝华成固态的冰,液态水受冷变成固态的冰。
故答案为:。
五、实验探究题(18分)
31.(6分)填写气温计的各部分名称。
这支气温计可以测出最高温度是 50℃ ,最低温度是 ﹣30℃ ,现在所显示的温度是 20℃ 。
【分析】气温计,常用于测量空气温度。
【解答】分析图片可知,从上到下分别是刻度、液柱、液泡。这支气温计可以测出最高温度是50℃,最低温度是﹣30℃,现在所显示的温度是20℃。
故答案为:50℃;﹣30℃;20℃。
32.(10分)小文对某日的天气预报进行了记录,根据他的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哈尔滨 牡丹江 七台河 佳木斯
天气状况 晴 多云 阴 小雪
气温 ﹣7℃/﹣15℃ ﹣8℃/﹣17℃ ﹣12℃/﹣20℃ ﹣9℃/﹣19℃
(1)这些城市中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七台河 。
(2)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 ﹣7 ℃,最低气温是 ﹣15 ℃。
【分析】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解答】(1)分析图表可知,这些城市中气温最低的城市是七台河,达到﹣20℃。
(2)分析图表可知,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最低气温是﹣15℃。
故答案为:(1)七台河。
(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