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15: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水调歌头
原文呈现
1
写作背景
2
古诗词曲鉴赏
4
文学文化常识
3
6
5
常考名句理解
知识过关检测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原文呈现】(红色加线字为重难点易错字词)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作背景】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
【文学文化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共称文坛“三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古诗词曲鉴赏】
【赏析】点明作词时间及缘由。丙辰年,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
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宫殿。
回到天上去。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哪里比得上。
炼字:“恐”字刻画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赏析】上片以问句开篇,把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写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转朱阁”,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低绮户”,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思亲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为什么。
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明月的阴晴圆缺,表明人生不会完美无憾,要有豁达的胸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和对明月的赞美及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任何事都不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常考名句理解】
1.(2019河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知识过关检测
课堂检测提能力
【解析】“我欲”“又恐”“何似”这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虽然向往天上的生活,但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而不是“对人间生活的厌弃”。C项表述有误。
【答案】C
(2)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3分)
加线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011河北)(1)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加线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答案】(3分)示例:表达了词人对天下离人的良好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答出一点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5分)(1)(2分)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可给分)
(2)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3.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3分)“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答案】(3分)“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了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意思对即可)
4.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2分)
【答案】(2分)词人在词中阐释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的人生哲理,词人超然达观的思想境界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之情,使人深受感染。(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