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 :《无题》(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 :《无题》(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15:3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无 题
原文呈现
1
写作背景
2
古诗词曲鉴赏
4
文学文化常识
3
5
常考名句理解
6
知识过关检测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原文呈现】(红色加线字为重难点易错字词)
【写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文学文化常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里与“思”字谐音。
【古诗词曲鉴赏】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油,称为“蜡泪”。
炼字: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指心境的痛苦不堪,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写作手法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深沉和缠绵。
修辞: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赏析】相见的机会难得,分别的时候也是难舍难离,春风也没有办法,到了暮春,百花就会凋谢。春蚕自缚,蜡烛自煎,生命耗尽而爱心不变。常被用来赞美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
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借代:借用“蓬山”和“青鸟”两个意象,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之情。
【赏析】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但愁”“应觉”均是诗人的猜测之词,担心、怜惜之情尽流于外。“云鬓改”“夜吟”指因相思之苦,青春年华消逝,夜不成眠。“月光寒”不仅指月光的清冷,还指诗人孤独的心境。诗人希望青鸟传信,借缥缈的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之情,惆怅而又伤感,也流露出无法常相见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
【常考名句理解】
(1)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2)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被后人用来赞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3)《无题》中,以比喻和双关表现自己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1.(2021柳州)“晓镜但愁云鬓改”中“晓”的意思是①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原指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这里是②_____________的代称。(2分)
早晨
爱情的使者
知识过关检测
课堂检测提能力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的两个难字,第一个“难”指相见困难,第二个“难”指离别时及离别后二人心境的痛苦难堪。
B.颈联拟写诗人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内心无限的相思悲苦与无奈。
C.尾联借用“蓬山”和“青鸟”两个意象,进一步表达出相互关切之意,诗人希望青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
D.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全诗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寓意,借景言情,极尽表现诗人与恋人离别时的忧伤和痛苦。
【解析】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而非诗人。B项表述有误。
B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广为流传,请简要赏析。(3分)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3分)示例: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比喻、双关的修辞手法来抒发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答案】(3分)全诗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能与爱人早日团聚的美好愿望的追求。(意思对即可)
1.(教材“积累拓展”改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三首诗词都表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请以其中一首为例,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
【答案】示例一:从《行路难(其一)》中,我学会了始终要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示例二: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我学到了要有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示例三: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我明白了要用豁达的胸襟面对世间的悲欢离合,要对生活有无限热爱之情。
教材教参整合训练
2.(教参“问题探究”改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首诗词都运用了典故,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姜尚、伊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的强烈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用宗悫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是事典,既暗示了诗人自己遭遇贬谪的时间之久,又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开头化用李白的诗句,结尾化用《月赋》中的词句,是对语典的改造运用。这些典故的运用,使诗词语言凝练含蓄,表意丰富,议论抒情形象化,并让读者借助典故的原始意象,展开联想,扩大了诗词的意境,增强了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