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之古诗词:《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总复习 之古诗词:《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件( 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25 15: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原文呈现
1
写作背景
2
古诗词曲鉴赏
4
文学文化常识
3
5
常考名句理解
6
知识过关检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原文呈现】(红色加线字为重难点易错字词)
【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淳熙八年,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同甫的。
【文学文化常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著名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情怀,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赏析】描述军旅生活。这两句刻画了一位典型的落魄英雄形象,“醉里”点明酒醉,“挑灯看剑”的动作和神态,表现词人杀敌报国的迫切愿望。“梦回”指回到梦中,是词人的想象,“吹角连营”表现士气的高涨、军心的振奋,描绘了词人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
【古诗词曲鉴赏】
梦中回到。
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用典:“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汰侈》,用典贴切,写出战前的准备充分。
军旗下面,指部下。
指牛,这里泛指酒食。
烤熟的肉食。
炼字:“秋”字点明了季节,烘托了出征前肃杀的气氛。
战场。
原指瑟,这里泛指乐器。
演奏。
指悲壮粗犷的军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用典】引用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卢”的典故,写出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突出惊险的战斗场面。
修辞: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弓弦发声比作“霹雳”,将激烈的战斗场面惊心动魄地描绘了出来。
响雷,震雷。这里喻指射箭时弓弦的响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了结,完成。
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
【赏析】“可怜”这里指可惜,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充满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主旨】整首词处处扣着“壮词”来写,追忆了梦境中雄壮豪迈的军旅生活和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激励和慰勉之情。
【常考名句理解】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写战争前用酒食犒劳出征士卒,听乐曲翻奏出塞外歌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词的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词人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B.词的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词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了词人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愿望,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D.这首词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绘声绘色,形象鲜丽,结句虽戛然而止,却内涵丰富,读之余味无穷。
知识过关检测
课堂检测提能力
【解析】词的上片写军旅生活,“梦回”指回到梦里,是词人的想象而非现实,A项中的“实写”表述有误。
【答案】A
2.请对“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进行简要赏析。(3分)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分)
【答案】(3分)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将士们分牛肉的欢乐,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意思对即可)
【答案】(3分)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弓弦发声”比作“霹雳”,将激烈的战斗场面惊心动魄地描绘了出来。
示例二: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绘了战马飞驰的战争场面,表明了战斗的激烈和顺利,刻画了一个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4.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3分)
5.(教材“思考探究”改编)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请分析“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3分)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候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遂。现实与上文的梦境形成鲜明对照,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意思对即可)
【答案】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