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十课
情景导入
依法治国
概念解析
法治:“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
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
法 治
第一部分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法治建设有何成就?
自主学习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时代(阶段) 内容 影响
1949年9月
(开启历程)
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
开启了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
20世纪50年代
(初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4宪法)等一系列法律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各项制度,
初步奠定法制建设基础
文革时期
(挫折阶段)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
(发展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2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
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
(形成体系)
“法制”改为“法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制体系
国家各方面有法可依,推动社会主义制度
不断自我完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
法治基础
十八大以来
(全面依法治国
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
法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时空坐标
法制
进程
1949
共同纲领
1954
五四宪法
1966
1976
造文革破坏
1980
1990
1997
依法
治国
八二
宪法
2001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
2004
2010
20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修正案
2020
民法典
—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历程
材料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组织法》规定了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将作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协商机关而长期存在。——人民网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2、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4、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0):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
3、文革时期(1966—1976):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5、改革开放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成就:
①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③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3)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4、中共十八大以来(2012年):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人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
(2)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合作探究
“法制”与“法治”的比较
材料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根据材料,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提示: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法律的运行状态和过程。法制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健全的法制是实行法治的必要条件;法治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法治”更能体现政府对国家依法治理的决心和目的。
时空横联
新中国再各个阶段法制建设的同时,国家经济又各处于哪个阶段?
时代(阶段) 内容 经济建设
1949年9月
(开启历程)
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
经济恢复
20世纪50年代
(初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4宪法)等一系列法律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文革时期
(挫折阶段)
严重挫折
改革开放后
(发展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2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20世纪90年代
(形成体系)
“法制”改为“法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十八大以来
(全面依法治国
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涌现无数可歌可泣的时代英雄,
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时代精神 的脊梁。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孕育出这些杰出的人物呢?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自主学习
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各个时代均有其独具特色的时代精神,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前进的车轮。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梳理我国各个发展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时空坐标
法制
进程
精神
文明
1949
共同纲领
1954
五四宪法
1966
1976
造文革破坏
1980
五讲
四美
三热爱
1990
爱国
主义
教育
1997
依法
治国
八二
宪法
2001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
《公民道德建
设实施纲要》
2004
2010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体系
20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修正案
2020
民法典
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这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科学家李四光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改革开放新时期(80年代)
(1)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
——邓小平
(2)表现:"五讲四美三热爱",是20世纪80年代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改革开放新时期(90年代——2001)
(1)创建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2)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3)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2)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3)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合作探究
当今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何现实意义?
提示: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内化再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竭的精神原动力。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杨善洲、黄大年等一大批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全国道德模范。他们的事迹说明,只要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时代楷模黄大年
全国道德模范杨善洲
思考: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提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是社会主建设义道德建设,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规范、保障。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将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旗,继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有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课堂小结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框架
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
中国法制建设的形成时期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新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法制建设的完善时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学生的我们能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些什么……
积极参与法制教育,拓展法律知识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争做“知法、守法、护法”合格公民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相信法律的力量
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尊重社会公共秩序,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文明创建公益活动
(2017·天津高考·13)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大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真题演练
依据材料,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答案提示
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
特点: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谢谢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教学理念:
本课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新中国的法治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为两条线索,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相关史实,构建该时期全方位的时空观。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探究—感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将教材理论内化为学生能容易理解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字、图片等史料补充,引导学生感悟法治、道德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强化学生的情感感知,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的第10课,课题为“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本课分为两个子目,第一个子目以时间顺序介绍了新中国法治渐进发展的进程,体现了中国法治建设发展之曲折,取得成果之不易;第二个子目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在各个时期取得的重大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特别强调了依法治国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力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精神文明意识。两部分内容之间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起到总结与升华的作用。
学习本课,需结合思想政治必修三《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实现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和“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完成了初中生向高中生的过渡,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较强的学习动机,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本课理论性较强,与“法治”相关的知识比较枯燥,需要教师创设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阶段的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对历史事实、历史概念有直观的认识,但抽象思维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尚且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启发性原则,注重引导学生解析史料、发掘事实背后的深刻历史意义。同时,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联,能够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实践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四、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课标要求)
1.唯物史观:联系新中国各阶段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获取可信史料,努力重现现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培养学生筛选、辨析史料的能力。
4.史料解释: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 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从而对当代中国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加以客观地评述。
5.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培养崇尚法治的精神和民主法治意识,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情操。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
教学难点:理解依法治国方略的含义;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突破方法:本课内容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结构的梳理,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史料作为补充,运用自主学习、史料研习、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关内容。通过学生集体宣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具有仪式感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六、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图示法、讲解法。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时代性较强,可采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方式辅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中的实践结合,在践行过程中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
视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梳理新中国的法制进程——学生小组探究法治进程背后新中国的发展——学生归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探索核心价值观现实意义(视频展示先进人物事迹、集体宣誓)——课堂小结——习题演练——布置作业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法治中国》视频片段并设置问题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三问”,最终给出怎样的回答?从而引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师: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我们国家是如何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又经历了哪些曲折呢?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导入,将教学情境立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并带着问题进行思考。
【讲授新课】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梳理我国当代法治建设的发展。
(学生归纳总结,在表格内填充,教师引导梳理)
时代(阶段) 内容 影响
1949.9(开启历程) 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 开启了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程
20世纪50年代(初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4宪法)等一系列法律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各项制度,初步奠定法治建设基础
文革时期(挫折阶段)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发展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2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 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形成体系) “法制”改为“法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国家各方面有法可依,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法治基础
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 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设计意图】
通过表格归纳法,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以便于记忆。
【合作探究】
师:在20世纪90年代的法治建设中,我们提到了由“法制”向“法治”转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法制”与“法治”有何区别?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
通过基本概念的对比分析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
【时空横联】
教师:新中国在进行各个阶段法治建设的同时,国家经济建设又各处于哪个阶段呢?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归纳总结(PPT呈现中国各个阶段建设)
学生归纳,教师点拨
时代(阶段) 内容 经济建设
1949.9(开启历程) 通过《共同纲领》等文件 经济恢复
20世纪50年代(初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4宪法)等一系列法律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文革时期(挫折阶段) 严重挫折
改革开放后(发展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2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法律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20世纪90年代(形成体系) “法制”改为“法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新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 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明白精神文明的建设跟随当时的物质文明发展,渗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过渡 师: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同样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时代英雄。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时代精神的脊梁。又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孕育出了这些杰出人物呢?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师: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各个时代均有其独具特色的时代精神,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前进的车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梳理我国在各个发展时期,各有哪些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注意分阶段引导,凸显不同阶段的时代精神。
时代(阶段) 时代精神 代表人物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英勇奋斗、艰苦奋斗健康向上道德风尚 孟泰、时传祥、焦裕禄、王进喜、李四光、华罗庚
改革开放后 “五讲四美三热爱”
90年代 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三大系列创建
21世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黄大年、杨善洲
师:当今我们提倡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现实意义?
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内化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竭的精神原动力。
师:在刚刚过去的抗疫行动中,我们有涌现了哪些时代英雄?彰显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生:略。
播放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法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有怎样的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在物质文明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文化建设上同样硕果累累。我国的物质建设决定了文化建设,不同时代的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成就都凸显了当时的经济建设进展,同时对经济建设起能动的反作用。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精神文明建设更成为推动我国迅速发展的精神原动力。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我们将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旗,继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教师继续提问: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些什么?(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九、教学评价设计
在本课的学习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力求调动学生主动性,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采取学生梳理加深对重点知识记忆,采用小组合作突破难点。借助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辅助学生更好理解本课内容。通过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学生建立时空联系,渗透唯物史观;通过展示材料,引导剖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我国各阶段时代精神的探求,熏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与家国情怀。在课堂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挂钩,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有利于更深理解本课内容,培养祖国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板书设计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真题演练】(材料研读)
1.(2017·天津高考·13)(20分)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考点】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解析】
第一小问历程,从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可概括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第二小问特点,从材料三可知,民法典发展历程是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相一致的,并且是速度不断加快,内容不断完善,故可总结特点是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第三小问因素,从三则材料,可知推动民法典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状况,结合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可知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答案】
历程: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
特点: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十一、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枯燥。对于高二的学上而言,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更多采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力求将课堂内容拉近,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学生活动,在活跃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将五大核心素养融入,希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课堂中同样存在一定的不足。囿于主客观因素,教师对核心素养把握稍显不足,深度上略有欠缺。与政治学科知识连接准备也不够充分,未能有效促成学生在已有知识上生成新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联系与深刻含义,将现代科技与课堂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力求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搭建历史学科素养,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十二、学习延伸
1.宪法誓词
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261,维护宪4102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1653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2015年6月24日拟定)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2015年7月1日通过)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2018年2月24日通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
我国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修改。修改内容涉及序言、总纲、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国歌等内容。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