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图册
1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组合。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得到考古证实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半坡原始社会文明。A是出土的半坡人的生产工具,能够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B是河姆渡人的牙齿,不能反映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C纺轮出现在半坡人时期,C错误;D是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D错误。故此题应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的生活
2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某同学搜集了下列文物图片,可为原始社会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佐证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动物,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会纺线、织布和制衣,打猎捕鱼。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的生活
3 .历史图片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选项C鱼纹彩陶盆,这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制作的,是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故C符合题意;铜鼎是从陶制的三足鼎演变而来的,最初用来烹煮食物,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享,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司母戊鼎是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如图是小史同学做的复习卡片,他复习的主题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聚落的代表。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懂得饲养猪狗等家畜,已懂得种植农作物,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距今约70万—20万年,排除;B项距今约3万年,排除;C项距今约7000年,排除。故选D。
5 .某同学参观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文化遗址,在这里他看到了碳化稻谷和复原的干栏式房屋。他参观的是下图中________处。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碳化稻谷和复原的干栏式房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是原始农耕时期的典型代表,他们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居民住在干栏式房屋中,过定居生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地点不是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地点,不符合题意;故选D。
6 .建筑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下列几幅图片中具有中国最早木构建筑,并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四幅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他们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B项符合题意;A项是陕北的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传统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C项是半地穴式房屋,多用木头做柱子,是距今约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房屋;D项是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由此可知ACD三项与题干“中国最早木构建筑”信息不符。故选B。
7 .下图是船型彩陶壶。下列表述与图片无关(错误)的是 ( )
A.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B.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
C.印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 D.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船形彩陶壶为1958年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鱼网状的图案,渔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小船刚刚捕鱼回来,在晾晒鱼网。陶壶上端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又可穿绳背负,随身携带。这件陶壶的壶身两侧均画有鱼网纹,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有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造船技术,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船型彩陶壶印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已经很高,ABC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船就是黄帝的发明”这种说法不能从船型彩陶壶上得到印证,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干图片船型彩陶壶的历史,通过船型彩陶壶的发掘和考古价值分析,四个选项的说法,利用排除法解答本题,黄帝是传说中的上古人物,他发明了舟车,但与题干船型彩陶壶无关,可以排除,由此得出正确答案。
8 .中国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看右面《中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局部),可以说中华文明
A.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 B.在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种植小麦
C.最早诞生于长江流域余姚河姆渡 D.早期先民均居住于半地穴式房屋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局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选项A符合题意;中国不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农耕最早诞生于长江流域余姚河姆渡,选项C不符合题意;半坡聚落居住于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聚落居住干栏式房屋,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 .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须臾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下列组图中,与“粮食”直接相关的是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河姆渡猪纹陶器
C.半坡粟粒和贮粟陶罐
D.轩辕庙(陕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半坡粟粒和贮粟陶罐表明,我国是最先种植粟的国家,故C符合题意。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研究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河姆渡猪纹陶器是原始手工业,和粮食无直接联系;轩辕庙(陕西)是祖先崇拜,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下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________”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距今约7000年”、“种植水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会种植水稻,C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AB不符合题意;;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粟,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1 .下图是一种简单的乐器骨哨,最早发明这种乐器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乐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骨哨,其年代的上限为距今7000年左右,发现于中国河姆渡遗址中,为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的。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2 .下图所示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片中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生活的人类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他们那时已经处于原始农耕时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属于新石器时代。A落后于新石器时代,CD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之后。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 .据下图提示可知,描述的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人 D.禹部落居民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距今约7000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聚落的代表,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房屋,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河姆渡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B正确;北京人距今70万——20万年前,排除A;半坡人距今约6000年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排除C;禹部落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排除D。故选B。
14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石器时代”示意图,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石器时代主要分为两种:使用打制石器的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为主的称为新石器时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距今年代久远,只会打制石器,应该生活在旧石器时代;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距今较近,已经懂得磨制技术。应该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文化
15 .如下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会纺线、织布和制衣。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长江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元谋人和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住的是洞穴,答案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16 .下图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名称分别是“干栏建筑”“稻作农业”“划桨行舟”,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下列选项中得出的结论有误的是
A.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B.他们已经能够大量人工栽培水稻
C.他们已经学会了制作舟船 D.他们使用的农具以青铜器最为典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农具是磨制石器,D项错误;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A项正确;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B项正确;河姆渡居民还会制作舟船,C项正确。故选D。
17 .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品尝下图中人物蒸的米饭,那么你应该到
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C.六千年前的陕西半坡村
D.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主要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AD生活的远古人类不会种植农作物。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 .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 “China”时,意思就是指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见下图),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
A.元谋 B.半坡 C.北京 D.河姆渡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结合所学知识,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生活在今陕西西安一带,他们已经懂得烧制彩陶,题干示意图即是半坡人烧制的人面鱼纹彩陶盆,B正确;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远古人类,不符合题意,A排除;生活在北京的远古人类先后有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不符合题意,C排除;生活在今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他们会制造黑陶,D排除。故选B。
19 .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猪纹陶钵 ②干栏式房屋 ③人面鱼纹彩陶盆 ④骨针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猪纹陶钵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①正确;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②正确;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制作的,③排除;骨针是山顶洞人使用的,④排除。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理解和识记能力。在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生活用具的基础上来解答此题。
20 .如图年代尺数轴中是中国农耕开始的年代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居民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所以最佳答案是③,C符合题意;生活在距今约170年的是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的是山顶洞人,元谋人和山顶洞人不会种植农作物,AB不符合题意;距今约5000-4000 年比河姆渡居民生活时期晚,D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ABD,故选择C。
21 .某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生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小明看到如图做所示的彩陶盆,想知道这是哪类远古居民制作出来的,你能告诉他吗?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中的图片是人面网纹盆,人面网纹盆是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的代表作品,所以C项符合题意;元谋人和北京人时期没有出现陶器,河姆渡人使用的是黑陶。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
22 .下图是小刚同学参观河姆渡博物馆时看到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这件文物说明了
A.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B.这里的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C.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家畜
D.人们开始用骨骼制作工具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器上面的猪纹图案证明了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家畜。C符合题意;建造房屋说明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生活,陶器上不是河姆渡人所居住的干栏式房子,A不符合题意;图为猪纹陶钵,陶器制作无法证明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故B不符合题意;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不是用骨骼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3 .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居民使用骨耜;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铜器,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春秋后期出现铁制农具。由此可见,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③④①②,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4 .如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C.教人耕种与医药
D.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理了洪水,造福了人类。故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5 .小明参观某个原始居民遗址博物馆后,带回下边这张图片。请你判断小明去的地方是
A.半坡遗址博物馆
B.元谋遗址博物馆
C.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D.周口店猿人遗址博物馆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片是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所以答案选C。
26 .胖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了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模型。根据下图可知,他参观的是( )
A.元谋人博物馆 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半坡遗址博物馆 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图中的早期房屋模型,是典型的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建筑。这类建筑是木结构的。下部是插入地下的木桩,上面用木板等拼接而成,屋顶是坡面的。它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湿润多雨气候,故D符合题意;元谋人不会建造房屋,A排除;周口店遗址与图片内容无关,B排除;半坡人生活在今天的西安市,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建筑,故排除C。故选D。
27 .某同学去云南旅游,看到当地特色建筑“吊脚楼”(如下图),这种建筑与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关。他想起历史课上也学过类似 的房屋,建造这种类型的房屋的是( )
A.炎黄部落联盟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使用干栏式房屋,这种类型的房屋处于南方,与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关,故B符合题意;炎黄部落联盟、半坡原始居民均在北方,住半地穴式的房屋,故AD不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没有定居,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
28 .下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其创作的历史依据最可靠的是
A.影视作品 B.神话传说 C.文献记载 D.考古发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半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因此“半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创作的历史依据最可靠的是考古发现。选项D符合题意;影视作品是后人创作的,A排除;神话传说是口头传承的,B排除;文字是从商朝开始出现的,C排除。故选D。
29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是房屋,会种植粟,会制作彩陶。AB项都是河姆渡居民的文化特征;C项是磨制石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使用磨制石器;D项是半坡居民制作的彩陶。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30 .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一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纺轮是半坡居民时期使用的,符合题意,④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符合题意。①骨耜是河姆渡居民使用的农具,不符合题意。③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不符合题意。②④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1 .考古学家通过发掘一个原始聚落遗址,发现其居民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该遗址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考古学家通过发掘一个原始聚落遗址,发现其居民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可知该遗址最有可能是图中的②处。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因此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②位于黄河流域,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2 .某班同学进行主题研究,根据下图提供的三个关键词可以判断,横线上应填入(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会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农业生产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过着定居的生活,所以D项符合题意;AB项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排除;C项是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会种植粟,排除。故选D。
33 .考古学家采用新的技术复原了一位半坡人(下图)他手握一把双刃石矛,背后是一处河畔,散落几处茅屋,山间炊烟袅袅。这是一个宁静而美丽、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出现在这“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之中( )
A.农田里粟谷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石铲耕地
C.半地穴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青铜技术是在商周时期才出现的,在半坡居民时期不可能出现,其它选项都属于半坡居民的生活特征。故选D。
34 .初一某班的历史拓展活动丰富多彩,大家针对史前人类活动展开充分探究。
(1)通过上面考古发现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推测史前人类们已经掌握的技能(至少说出三项,并说明理由)
(2)以下是小吴同学搜集的反映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选择后两件文物,完成你的考证。
(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3)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答案】(1)①技能一:北京人已学会用火;推测理由:北京人遗址发现厚达6米的灰烬层。②技能二: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推测理由: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穿孔骨针。③技能三:半坡人已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推测理由: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2)“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彩陶;“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可以见证河姆渡人已掌握了雕刻技术。
(3)考古发现或者考古发掘。
【解析】
【详解】
(1)根据“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层”可知北京人已学会用火;根据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穿孔骨针可知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根据爆破遗址出土的纺轮可推知半坡人已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2)本题结合所学和材料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如“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彩陶;“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可以见证河姆渡人已掌握了雕刻技术。
(3)综上所述可知,了解事前时期历史的最重要的依据是考古发现或者考古发掘。
35 .历史遗迹将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
(1)如果想实地参观上面四个遗址,应分别去哪些省市?
(2)图三和图四是我国农耕时代的遗址代表,在这两个博物馆参观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他们的房屋样式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3)依据图片中的遗址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重大的进步
(4)历史遗迹是人类宝贵财富,请你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提一点建议。
【答案】(1)图一:云南省元谋县;图二:北京周口店;图三:浙江余姚;图四:陕西西安。
(2)农作物:水稻、粟; 房屋样式: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因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为了适应环境,其房屋构造就不相同。(言之有理即可)
(3)从穴居到建造房屋;从居无定所到定居;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采集狩猎到农业出现。(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4)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意识;政府采取适当举措进行保护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片内容,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图一: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图二: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图三:河姆渡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图四:半坡遗址在陕西西安半坡村。
(2)依据所学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潮湿,房屋主要是干栏式房屋;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干燥,居住的房屋主要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所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居住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为了适应环境,其房屋构造就不相同。
(3)依据图片中的遗址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从穴居到建造房屋;从居无定所到定居;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采集狩猎到农业出现。
(4)历史遗迹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提高保护意识;政府要采取适当举措进行保护等。
(
1
)